钟会姜维 姜维为什么不能挽救蜀汉灭亡的命运?
姜维为什么不能挽救蜀汉灭亡的命运?

原标题:姜维为什么不能挽救蜀汉灭亡的命运?
姜维,字伯约,天水人,自小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年纪轻轻就官至中郎将,在三国演义中的确是一员文武双全的将领。他一出场就识破了诸葛亮取天水的计谋,并计陷赵云,且与赵云这一三国顶尖高手战数回合毫无败迹,反而越战越勇;诸葛亮在世时,姜维也像关兴、魏延一样都是独当一面的猛将。诸葛亮死后蜀汉在姜维的苦心经营下又苦撑了九年,但处在漩涡中心的他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蜀汉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汉末年,宦官专权使皇权受到削弱;黄巾起义后,军阀混战,民生凋弊。曹操有诗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如此无度征伐对人力、物力、财力是严竣的考验。人民厌倦了战争,希望国家统一,得到安定。
其次,蜀汉国力弱小,人才凋零。蜀国国力最直观的数据是蜀汉投降时递交文簿上登记的信息:“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仓粮四十余万,金银各两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九十四万人,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小县人口,却供着十万二千将士和四万官吏,考虑到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蜀汉经济怎能承受如此重负。
第三,姜维在蜀多有羁绊,有志难伸。姜维在弃魏投蜀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只是一个依计行事的战将;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去世后姜维似乎在蜀国一直是主角,其实诸葛亮后的十九年里蜀汉真正的掌权者是蒋琬、费玮,蒋、费主政时强调修明政治,与民休养生息,徐图进取,姜维的处境并非演义中的光鲜。蒋琬、费玮二人去世以后,姜维主政似乎可以倾全国之力北伐了,但政治却不简单。各种政权斗争消耗了国内太多的资源,结果更多时候表现出的是力不从心,空负兴复汉室的大志。
第四,姜维对时局的判断不准确,战略战术上较大失误。姜维一直认为蜀汉粮用足支数年,人强马壮,军器皆整,正是北伐的时机,作出这种判断的前提条件是蜀汉经历蒋琬、费玮的治理,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仔细分析这恐怕只是姜维北伐的托辞;另一误判则是姜维一直希望借魏国内部争斗时起兵,低估了司马家族在魏国的影响力,司马氏由于长期领兵在外,在军队中有其他人无法超越的影响,所以司马家族的统治能力是不容姜维怀疑的。
第五,姜维兴兵二十万二伐中原,司马师派司马昭作大都督,徐质领先锋,姜维计杀徐质,又将司马昭围于铁笼山,司马昭手下有六千余人,仅有一口供百人饮用的山泉,危急关头司马昭拜泉出水,最终魏兵智败羌兵并合兵一处,将姜维大败,司马昭似乎有天助,姜维被上天遗忘。另一次命运悲剧也是姜维悲剧一生的终结,蜀汉灭亡,姜维诈降钟会,挑起邓艾与钟会的矛盾,让钟会计收邓艾,并鼓动钟会杀死魏将,但就在领武士前去杀魏将时,忽然一阵心疼,昏倒于地,半响方苏,而魏将已里应外合杀入,姜维拔剑上殿,不幸又心痛转加,姜维自刎而死。可见英雄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无奈。
“天数”二字解作把一切不可解的事,不能抗御的灾难都归于上天安排的命运。姜维的悲剧命运并不是不可解的,但最终的失败却是无法避免的,或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本身就是悲剧。弃魏投蜀,承武侯遗志兴汉室。虽然蜀汉国力弱小,后主暗弱;虽然无武侯的绝世才学,权倾朝野的影响力;虽然多次伐魏多有掣肘,难有支持;虽然时运不济,命运作祟。但仍坚持复兴汉室,鞠躬尽瘁。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说出来了姜维的悲剧人生。
相关文章
- 正史蜀汉名将 蜀汉忠诚境界最高的名将是谁?不是关张兄弟!
- 刘备的五虎将是哪五个 解密三国:刘备建蜀汉竟是因其富贵相?
- 三国姜维是怎么死的 姜维十一次北伐动力何在?姜维在蜀汉受到了排挤
- 刘备的五虎将是哪五个 揭密三国:刘备建蜀汉竟是因其富贵相?
- 一个人伤心难过的图片 三国最难过的一年,蜀汉痛失三位能人,东吴失去大都督,曹魏最惨
- 刘备的五虎将是哪五个 蜀汉之所以一步步衰亡 皆因刘备错用此人!
- 蜀汉酒楼 「 ”敛兵聚谷”,蜀汉冲出偏安一隅的唯一良机
- 刘备的五虎将是哪五个 蜀汉安平王刘胤简介,刘胤和刘备是什么关系?
- 刘备的五虎将是哪五个 蜀汉最强经学家,预言汉亡及刘备去世时间,对自己结局却大哭不止
- 蜀汉灭亡 此将本可阻止蜀汉灭亡却不被刘禅重用,投降西晋后助西晋平定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