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羊祜伐吴 历史上真实的杜预和羊祜是怎么样的人

火烧 2021-07-12 01:50:51 1065
历史上真实的杜预和羊祜是怎么样的人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喜读左氏《春秋传》,时人谓之《左传》癖,且精通典籍,通晓兵法,明于筹略,故朝野誉其为“杜武库”。杜预身不能武而善用兵,长于谋略,用兵制胜,诸

历史上真实的杜预和羊祜是怎么样的人  

杜预

字元凯,京兆杜陵人,喜读左氏《春秋传》,时人谓之《左传》癖,且精通典籍,通晓兵法,明于筹略,故朝野誉其为“杜武库”。

杜预身不能武而善用兵,长于谋略,用兵制胜,诸将莫及。

提出安宁边境及利国救边之策50余条,均被采纳。

278年,继羊祜任都督荆州诸

军事

、镇南大将军,筹划灭吴。

他巧妙地 实施水陆并进计划,派部将周旨等率精兵乘夜渡江,奇袭乐乡,俘获吴西线统帅、都督孙歆,乘胜顺流直取吴都建业。

灭东吴之功首推此人。

晋灭吴的战争结束了汉末、三国以来分裂割据的状态,也是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唯一成功的一次统一战争。

战后,杜预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勤于讲武,修立泮宫,江汉怀德,化被万里。

杜预卒于荆州邓县,时年六十三。

帝甚嗟悼,追赠他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成。

羊祜(221—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西晋著名的战略家。

羊祜出身于汉魏名门士族之家。

从他起上溯九世,羊氏各代皆有人出仕二千石以上的官职,并且都以清廉有德著称。

羊祜祖父羊续汉末曾任南阳太守,父亲羊衜为曹魏时期的上党太守,母亲蔡氏是汉代名儒、左中郎将蔡邕的女儿,姐姐嫁与司马懿之子司马师为妻。

羊祜十二岁丧父,孝行哀思超过常礼。

奉事叔父羊耽也十分恭谨。

他曾在汶水边上游玩,遇见一位老人,说他“孺子有好相,年未六十,必建大功于天下”(《晋书·羊祜传》)。

老人说完就走了,不知所在。

羊祜长大后,博学多才、善于写文、长于论辩而有盛名于世。

而且仪度潇洒,身长七尺三寸,须眉秀美。

郡将夏侯威认为他不同常人,把兄长夏侯霸的女儿嫁给他。

羊祜被荐举为上计吏,州官四次征辟他为从事、秀才,五府(古代五种官署的合称,所指不一)也纷纷任命他。

由于此时曹魏统治阶级内部正进行着争夺最高权力的斗争,这一斗争主要是在曹氏集团与司马氏集团之间展开的,羊祜与斗争的双方都有姻亲关系。

处于夹缝中的羊祜不愿意卷入到旋涡之中,所以采取了回避态度,没有同意。

太原人郭奕见到他后说:“此今日之颜子也”(《晋书·羊祜传》) 。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去世,继位为帝的齐王曹芳只有八岁。

大将军曹爽与太尉司马懿受遗命辅政,两大集团的斗争白热化。

正始初年,曹氏集团在斗争中明显地占据优势。

曹爽把司马懿排挤到太傅的闲职之上,将统领禁军、掌管枢要的权力皆掌握到自己的弟兄及心腹的手中,从而控制了政府的实权。

司马懿实行韬晦之计,假装生病,暗中却加紧布置,伺机反攻。

羊祜虽然年轻,但很有政治头脑。

他判断曹爽终将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后羊祜与王沈一起被曹爽征辟,王沈劝羊祜应命就职,羊祜就说:“委质事人,复何容易”(《晋书·羊祜传》)。

王沈便独自应召。

由于门第关系,尽管羊祜基本游离于两大集团争斗之外,但从思想感情上说来,他对司马氏的一派显得更为亲近一些。

正始十年(249),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并诛杀曹爽,夺得军政大权。

政变之后,司马懿大举剪除曹氏集团,与曹爽有关的很多人遭到诛连。

羊祜的岳父夏侯霸为逃避杀戮,投降了蜀国。

王沈也因为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罢免,于是,对羊祜说:“常识卿前语 。

”羊祜却安慰他,说:“此非始虑所及”(《晋书·羊祜传》)。

他就是这样,既有先见之明,又不肯显示夸耀。

在这场灾难中,羊祜并未因岳父降蜀受罚,这大约得济于他的亲司马氏的政治态度。

夏侯霸投降蜀国,其亲属怕受牵连,大都与其家断绝了关系,只有羊祜,安慰其家属,体恤其亲人,亲近恩礼,愈于常日。

不久,羊祜的母亲和长兄羊发相继去世。

羊祜服丧守礼十多年,其间以道素自居,笃重朴实,一如儒者。

正元二年(255年),司马师病逝,司马昭执政,为大将军。

司马昭任大将军,征辟羊祜,羊祜没有应命。

于是,朝廷公车征拜羊祜为中书侍郎,不久升为给事中、黄门郎。

时魏帝魏帝高贵乡公曹髦爱好文学,在位者希承上意,多献诗赋,汝南人和迪因为违逆上意而遭贬斥。

羊祜在朝廷,虽身处士大夫之间,但持身正直,从不亲亲疏疏,因此,有识之士,对他特别尊崇。

陈留王曹奂时期,羊祜被封为关内侯,食邑一百户。

因为羊祜心中对天子不以为然,所以不愿再做侍从之臣,请求出外。

后来改为秘书监。

曹魏末年已完全是司马氏的一统天下,司马懿父子兄弟相继执政。

他们先后废杀两位皇帝,又屡次诛杀大臣,改章变制,发号施令,成为没有皇帝名号的实际统治者。

这时,羊祜已加入司马氏集团,并逐渐上升为该集团中的重要人物。

司马炎建五等爵制,羊祜以功被封为巨平子,食邑六百户。

当时,钟会颇得天子宠爱,而又心性忌刻,羊祜怕他,敬而远之。

钟会被诛之后,羊祜任相国从事中郎,与司马炎的另一心腹荀勖共掌机密。

晋代魏前夕,司马炎调羊祜为中领军,在皇宫当值,统领御林军,兼管内外政事。

咸熙二年十二月(266年1月),司马炎受禅称帝,建立西晋王朝,史称晋武帝。

因为羊祜有扶立之功,被进号为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进爵为郡公,食邑三千户。

羊祜怕引起贾充等权臣的妒嫉,固让封公,只受侯爵,于是,由本爵钜平子进封为侯,设置郎中令,备设九官之职,并授给他的夫人印绶。

泰始初年,晋武帝下诏:“夫总齐机衡,允厘六职,朝政之本也。

祜执德清劭,忠亮纯茂,经纬文武,謇謇正直,虽处腹心之任,而不总枢机之重,非垂拱无为委任责成之意也。

其以祜为尚书右仆射、卫将军,给本营兵”(《晋书·羊祜传》)。

当时,王佑、贾充、裴秀等人均为前朝名高望重之臣,羊祜对他们心存谦让。

晋武帝称帝后,素有吞吴之志。

便积极筹划消灭孙吴政权的战争,以实现统一全国的大业。

泰始五年(269年),司马炎除任命大将军卫?、司马?品终蛄僮汀⑾纶忧慷运镂獾木虏贾靡酝猓痔氐氐魅窝蜢镂V葜罹级剑俳冢⒈A羲⑵锍J獭⑽澜俨槐洹?当时,西晋和孙吴各有一个荆州,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西晋的荆州包括今天的陕西、河南的一小部分和湖北北部地区。

吴国的荆州则有今天的湖北和湖南的大部分地区。

晋吴间的边界线以荆州为最长,所以这里是灭吴战争的关键地区。

羊祜到任后,发现荆州的形势并不稳固。

不但百姓的生活不够安定,就连戍兵的军粮也不充足。

于是,羊祜首先把精力放在开发荆州方面。

羊祜大量开办学校,兴办教育,安抚百姓,怀来远人。

并与吴国人开诚相待,凡投降之人,去留可由自己决定。

还禁止拆毁旧官署。

当时风俗,官长如果死在官署之中,后继者便说居地不吉,往往拆毁旧府,另行修建。

羊祜认为,死生有命,不在居室,命令下属,一律禁止。

最主要的是设计使吴国撤掉了对襄阳威胁最大的石城驻军,吴国石城驻军离襄阳七百多里,常常侵扰边境。

羊祜深以为患,于是巧用计谋,使吴国撤销了守备。

然后羊祜他把军队分作两半,一半执行巡逻戍守的军事任务,一半垦田。

当年,全军共垦田八百余顷。

羊祜刚来时,军队连一百天的粮食都没有,到后来,粮食积蓄可用十年。

羊祜的这些措施迅速地安定了荆州的社会秩序,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晋武帝为表彰他的功绩,下令取消江北所有的都督建置,授予羊祜南中郎将的职务,负责指挥汉东江夏地区的全部军队。

羊祜在军中,常穿着轻暖的皮裘,系着宽缓的衣带,不穿铠甲。

铃阁之下,应命侍卫的士卒也不过十几个人。

并且,喜欢打猎钓鱼,常常因此荒废公务。

有一天夜晚,他想出营,军司马徐胤手持柴戟挡住营门说:“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 !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

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晋书·羊祜传》)。

羊祜正色改容,连连道歉,从此很少外出。

不久,羊祜又被加封为车骑将军,并受到开府如三司之仪的特殊待遇。

羊祜上表固辞:“臣伏闻恩诏,拔臣使同台司。

臣自出身以来,适十数年,受任外内,每极显重之任。

常以智力不可顿进,恩宠不可久谬,夙夜战悚,以荣为忧。

羊祜伐吴 历史上真实的杜预和羊祜是怎么样的人

臣闻古人之言,德未为人所服而受高爵,则使才臣不进;功未为人所归而荷厚禄,则使劳臣不劝。

今臣身托外戚,事连运会,诫在过宠,不患见遗。

而猥降发中之诏,加非次之荣。

臣有何功可以堪之,何心可以安之。

身辱高位,倾覆寻至,愿守先人弊庐,岂可得哉!违命诚忤天威,曲从即复若此。

盖闻古人申于见知,大臣之节,不可则止。

臣虽小人,敢缘所蒙,念存斯义。

今天下自服化以来,方渐八年,虽侧席求贤,不遗幽贱,然臣不尔推有德,达有功,使圣听知胜臣者多,未达者不少。

假令有遗德于版筑之下,有隐才于屠钓之间,而朝议用臣不以为非,臣处之不以为愧,所失岂不大哉!臣忝窃虽久,未若今日兼文武之极宠,等宰辅之高位也。

且臣虽所见者狭,据今光禄大夫李??执节高亮,在公正色;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光禄大夫李胤清亮简素,立身在朝,皆服事华发,以礼终始。

虽历位外内之宠,不异寒贱之家,而犹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少益日月!是以誓心守节,无苟进之志。

今道路行通,方隅多事,乞留前恩,使臣得速还屯。

不尔留连,必于外虞有阙。

匹夫之志,有不可夺”(《晋书·羊祜传》)。

但朝廷未同意他的辞让。

这一年,羊祜四十九岁。

泰始六年(270年),吴国在荆州的都督换上著名的军事家陆抗。

陆抗到荆州后,注意到西晋的动向,立即上疏给吴主孙皓。

陆抗对荆州的形势表示忧虑,提醒孙皓不要盲目迷信长江天堑,应该认真备战。

他把自己的想法归纳为十七条建议,请求实行。

陆抗的到来,引起羊祜的警惕和不安。

因此,他一面加紧在荆州进行军事布置;一面向晋武帝密呈奏表。

密表建议,伐吴战争必须利用长江上游的便利条件,在益州(今四川地区)大办水军。

泰始八年(272年)八月,吴主孙皓解除西陵(今湖北宜昌)督步阐的职务。

步阐因害怕被杀,拒绝返回建邺,当年九月,献城降晋。

陆抗闻讯,立即派兵围攻西陵(参见西陵之战)。

晋武帝命令羊祜和巴西监军徐胤各率军分别攻打江陵(今湖北江陵)和建平(今四川巫县),从东西两面分散陆抗的兵力,以实现由荆州刺史杨肇直接去西陵救援步阐的计划。

但陆抗破坏了江陵以北的道路,5万晋军粮秣的运输发生困难,再加上江陵城防坚固,不易攻打,羊祜顿兵于城下,不能前进。

杨肇兵少粮悬,被陆抗击败,步阐城陷族诛。

有司上奏说:“祜所统八万余人,贼众不过三万。

祜顿兵江陵,使贼备得设。

乃遣杨肇偏军入险,兵少粮悬,军人挫衄。

背违诏命,无大臣节。

可免官,以侯就第”(《晋书·羊祜传》)。

结果,羊祜因此被贬为平南将军,杨肇则被贬为平民。

西陵救援失利后,羊祜总结教训认识到:吴国的国势虽已衰退,但仍有一定的实力,特别是荆州尚有陆抗这样的优秀将领主持军事,平吴战争不宜操之过急。

于是,他采取军事蚕食和提倡信义的两面策略,以积蓄实力,瓦解对方,寻找灭吴的合适时机。

鉴于历史上孟献子经营武牢而郑人畏惧,晏弱筑城东阳而莱子降服的经验,羊祜挥兵挺进,占据了荆州以东的战略要地,先后建立五座城池。

并以此为依托,占据肥沃土地,夺取吴人资财。

于是,石城以西均晋国占有,吴人来降者源源不绝。

羊祜于是实施怀柔、攻心之计。

在荆州边界,羊祜对吴国的百姓与军队讲究信义,每次和吴人交战,羊祜羊祜都预先与对方商定交战的时间,从不搞突然袭击。

对于主张偷袭的部将,羊祜用酒将他们灌醉,不许他们再说。

有部下在边界抓到吴军两位将领的孩子。

羊祜知道后,马上命令将孩子送回。

后来,吴将夏详、邵颉等前来归降,那两位少年的父亲也率其部属一起来降。

吴将陈尚、潘景进犯,羊祜将二人追杀,然后,嘉赏他们死节而厚礼殡殓。

两家子弟前来迎丧,羊祜以礼送还。

吴将邓香进犯夏口,羊祜悬赏将他活捉,抓来后,又把他放回。

邓香感恩,率其部属归降。

羊祜的部队行军路过吴国边境,收割田里稻谷以充军粮,但每次都要根据收割数量用绢偿还。

打猎的时候,羊祜约束部下,不许超越边界线。

如有禽兽先被吴国人所伤而后被晋兵获得,他都送还对方。

羊祜这些作法,使吴人心悦诚服,十分尊重他,不称呼他的名字,只称“羊公”。

对于羊祜的这些作法,陆抗心中很清楚,所以常告诫将士们说:“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

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晋书·羊祜传》)。

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晋吴两国的荆州边线处于和平状态。

羊祜与陆抗对垒,双方常有使者往还。

陆抗称赞羊祜的德行度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晋书·羊祜传》)。

一次陆抗生病,向羊祜求药,羊祜马上派人把药送过来,并说:“这是我最近自己配制的药,还未服,听说您病了,就先送给您吃。

”吴将怕其中有诈,劝陆抗勿服,陆抗不疑,并说:“羊祜岂鸩人者”(《晋书·羊祜传》)!仰而服下。

当时人都说,这可能是春秋时华元、子反重见了。

吴主孙皓听到陆抗在边境的做法,很不理解;就派人斥责他。

陆抗回答:“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晋书·羊祜传》)。

孙皓无言以对。

羊祜在边境,德名素著,可在朝中,却每遭诋毁。

他正直忠贞,嫉恶如仇,毫无私念,因而颇受荀勖、冯?等人忌恨。

王衍是他的堂甥,曾来见他陈说事情,言辞华丽,雄辩滔滔。

羊祜很不以为然,王衍拂衣而去。

羊祜对宾客说:“王夷甫方以盛名处大位,然败俗伤化,必此人也”(《晋书·羊祜传》)。

西陵之战,羊祜曾要按军法处斩王戎。

所以,王戎、王衍都怨恨他,言谈中常常攻击他。

当时人说:“二王当国,羊公无德”(《晋书·羊祜传》)。

咸宁二年(276年)十月,晋武帝改封羊祜为征南大将军,恢复其贬降前的一切职权,开府仪同三司,可以自行辟召僚佐。

当初羊祜便认为,要想伐吴,必须凭借长江上游的有利地势。

当时吴国有童谣:“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晋书·羊祜传》)。

羊祜听后,说:“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者耳”(《晋书·羊祜传》)。

正逢益州刺史王?F被征召任大司农。

羊祜发现王?F的才能可当重任,而王?F的小字又是“阿童”,正应了童谣之言。

而当时在西晋朝廷内部,王?F是个有争议的人物。

羊祜极力肯定王?F的军事才能,主张济其所欲,充分发挥他的才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