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劝文种 文种的“伐吴七术”,是哪七术?
文种的“伐吴七术”,是哪七术?
春秋越国,文种的“伐吴七术”,是哪七术?
麻烦历史,文学达人帮忙解惑,我找到资料...
请给我白话译文,可以的话,请附上分析师!
1.「伐吴七术」,哪七术?
2.句践赐剑予文种时,曾说过他用了三术,是哪三术?
没用到的四术,又是哪四术?
3.如果可以,请提供有关句子践复国,史记有记载的资料之外的其他传说,故事,以及越国除了文种,范蠡以外的臣子将领的名字事迹。
1.尊天地,敬鬼神,使越王有战胜的信心。
2.提供吴王大量财币,使他贪图享乐,毫无防越国的意思。
3.先向吴国借粮,再以蒸过的大谷归还,吴王见谷大,
发给农民种植,结果大股无法增长,吴国闹劫荒。
4.提供美女西施和郑旦,使吴王迷恋美色,不理政事。
5.赠巧匠,引诱吴王大量建筑,损耗国库。
6.贿赂吴王左右奸臣,使败坏朝政。

7.离间吴王的忠臣,终于迫得伍子胥自杀。
8.积蓄粮草,充实国家财力。
9.铸造武器,训练士兵,等待时机攻打吴国。
荆平王时为宛令,知范蠡名,驾车而往,并与之交。后同为越国著名大夫。文种,名会,字伯禽,子禽,春秋楚之邹人。
公元前494年,句践败于夫椒,使文种议和,成。句践入质吴国,命种守越。种焦思竭力,恢复生产,治理国政。“外守疆土之界,句践归国,问政于种,种曰“爱民而已”。“利之无害,成之无败,生之无杀,与之无夺。” ”“无夺民所好,则利也。民不失其时,则成之。省刑去罚,则生之。薄其赋敛,则与之。”“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是子,如兄之爱其弟,闻有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越王乃缓刑薄罚,省其赋敛。于是人民殷富,皆有带甲之勇。种又献伐吴“九术”(《史记》作“七术”):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贵粟槁,以空其邦;四曰遗之好美,以为劳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六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九曰坚厉甲兵,以承其弊。句仅用三术而灭吴。
灭吴后,范蠡功成身退,曾致书种,劝其应识“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煮”之大势,早日离越。种不忍而称病不朝。人诬其作乱,越王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伏剑自杀。赐葬卧龙山,故名种山。现府山公园越王殿中有刻石像,府山望海亭东侧有文种墓。《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均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