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粤改革看渝打黑咋名正言顺
由粤改革看渝打黑咋名正言顺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党报早读》栏目中,分别发表了《重庆日报》和《南方日报》的文章。前者题为《重庆打黑除恶取得全线突破》,后者题为题为《广东顺德:党政联动深化大部制改革》。
在《重庆打黑除恶取得全线突破》这篇文章中看到,薄熙来按照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在“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思想的指导下,掀起了一股全国万众瞩目、全国欢声雷动的“打黑风暴”。
目前,14个横行重庆多年的重大黑社会性质组织已受到致命打击,陈明亮、龚刚模、陈坤志、岳村、黎强、王天伦等24名黑恶团伙头目无一逃脱漏网;周勇、吴刚、李洪、吴川江等近200名团伙骨干成员全部被缉拿归案。重庆的社会平安度由此得到大幅提升。3-8月,朝天门、菜园坝两地发案环比下降23%。
与此同时,一大批涉黑保护伞被“打黑风暴”掀翻。重庆市原司法局长、重庆市公安局原常务副局长文强被双规后,重庆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彭长健、重庆市经侦总队队长陈光明、重庆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原总队长、重庆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原局长陈洪刚、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副检察长毛建平、北碚区副区长赵文锐等30多个处级以上“保护伞”相继现出原形,另还处理了涉黑警员200多人。
近日,重庆打黑肃贪又爆出好消息,重庆煤矿安全监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西平被逮捕,万盛区政协副主席、区安监局局长赵威涉嫌违纪被双规,万盛区国土局副局长、黑山管委会副主任熊勇涉嫌犯罪正在接受检察机关调查,重庆振兴煤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建红涉嫌犯罪已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这预示着重庆“打黑除恶”行动已经全面开花,正向所有涉黑领域扩展。
也许重庆的打黑肃贪在中国不具有普适性,也许是因为重庆的黑社会和涉黑保护伞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严重,都要突出。因此,到目前为止,重庆的打黑肃贪还是一花独艳,还是孤军奋战,人们期待的打黑肃贪尚未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战国时代”。
那么其他地方又在忙些什么呢?不妨以广东为例吧。
据《南方日报》《广东顺德:党政联动深化大部制改革》的文章告诉我们,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按照邓小平“要杀开一条血路推进改革”的执政理念,在“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时间作结论”的思想指导下,全面推进政府改革。
广东顺德的这次党政联动深化大部制改革,将原有41个党政机构中职责相同、相近、相关的部门进行合并,有机统一整合为16个部门。此次改革还涉及到了省市垂直管理的工商局等9个部门。
此前,同处广东的深圳,推出了《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这个方案并没有因为许宗衡的下马而下马,从苏州空降到深圳的王荣,上任没多久,就正式启动了深圳历史上第八次机构改革。这一次改革, 从46个工作部门减少到31个,精简幅度达13,并且要在2个月内基本完成, 被学者喻为“改革开放30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
这种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呢?按照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刘海的说法,“我们关心的不是数量增减的‘物理反应’,而是要达到‘化学反应’”。
我在想,在当前黑社会猖獗、贪官疯狂的语境下,这个“化学反应”会不会出现异化现象呢?
我们知道,任何一项改革,都有一个磨合期,一个适应期。在这个阶段,如果不是抓打黑肃贪和推进改革两手都硬,或者说,光抓改革而忽略打黑肃贪,会不会出现化学中常见的“酸碱中和”现象?或者说,那些黑社会和涉黑保护伞会不会在这个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中,因为他们的不断漂白,不断渗透,不断装扮,最终变成可食用的“盐”和“水”,变成令民众只能仰视的社会或政治精英?
再说,如果黑社会猖獗,腐败盛行,社会不安定,人民不稳心,政府机构改革还会发生如人们所期待的那种“化学反应”吗?
当然,我的这个说法是以重庆为参照物而言的,广东肯定不属于这个范畴,属于社会太平,官场清廉的范畴。许宗衡也好,陈绍基也好,不代表广东的主流,只是偶然发生的特例而已。
我刚才说的这些话,是悄悄说的,大家都没有听见,对吧?大家就是听见了我的悄悄话,又如何呢?这又不是我说了就可以算数的,是不是呀?我们现在天天生活在一片史无前例的升平中,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有不一样的执政理念,就会达到不一样的执政境界。薄熙来通过强力打黑肃贪,使重庆赢得了天下百姓的民心;广东通过强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使广东重新夺回了改革开放领头羊的桂冠。
改革是时下这个社会最时尚的主题。谁能够赢得改革开放领头羊的桂冠,谁就能够最终赢得政治生命;而打黑肃贪一旦遇到梗阻,就可能半途而废,其中的风险是外人所无法参透的。
现在,广东的改革风头正盛,将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样本和示范;重庆的打黑肃贪就目前看,正势如破竹,但能否最终坚持下去,就看薄熙来能否也象汪洋那样,高使之名正言顺。这是至关重要的。
欢迎博友光临强国网:http://www.lnx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