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难言

火烧 2009-09-16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文章探讨贤能之士进言难的原因,揭示持权者对不同言论的态度,引用历史人物案例,强调分权与监督的重要性,体现难言之道与进言策略。

难言  

贤能之士非不能言也,难言者皆因于:  

言语流畅,思维敏捷,富于文采,则视为华而不实;  

厚道恭敬,耿直坚定,认真周全,则视为拙而不伦;  

洋洋洒洒,旁证类喻,图数俱上,则视为空乏无用;  

概括精微,论述简要,直率不饰,则视为锐不善辩;  

激烈畅快,涉名牵贵,触人隐私,则视为诬而不谦;  

数落家常,陈述朴质,不引经典,则视为粗俗浅薄;  

海阔天空,广征博引,玄妙高深,则视为浮夸无边;  

言利民众,不违人情,顺从世俗,则视为媚悦世人;  

言利己私,不通世故,不从主流,则视为私心清高;  

引言希腊,说及欧美,称赞外国,则视为崇洋媚外;  

尽说华夏,不用外文,咏吟国人,则视为井底之蛙;  

言称书经,效法古人,以史为鉴,则视为抱残复古;  

不言古典,不师远贤,弃古道今,则视为数典忘祖。  

这些就是贤能之士难于进言且深虑的原因。  

所以原则虽然正确,持权者未必听从;道理虽然完备,持权者未必采用。假若持权者认为进言者的话不可信,那么轻者则把进言者的话看做诋毁诽谤,重则可为进言者招致祸患,灾害。因此,伍子胥善谋划而吴国却杀害了他,孔仲尼善游说而宋国却围困了他,管夷吾有才智而鲁国却囚禁了他。此三贤者难道是没有才能吗?不是,是吴,宋,鲁三国的持权者不明智啊!  

上古有至圣之持权者商汤,至智之臣伊尹。以至智伊尹说至圣商汤,尚且进言七十次而不受。于是伊尹亲操厨具为商汤做菜,以此来亲近商汤,商汤乃知伊尹之智,而重用之。  

由此可见,以至智说至圣,未必一说就通。如果是以智说愚,那么不仅不会有结果,还会有以下之人的后果,如:  

尹子被抛尸荒野,翼侯被纣王烤死,鬼侯被做成肉干,  

比干被挖心而死,管仲被鲁国囚禁,苌弘被裂腹取肠,  

傅说被专卖数次,孙膑遭膑刑于魏,吴起遭肢解于楚,  

关龙逄谏而遭杀,文王谏纣而入狱,百里奚乞讨路边,  

董安于死而陈尸,宰于死田常之手,范睢断胁于魏国。  

此十数人皆世间的仁贤忠良且有经邦济世才能的人,不幸遇到昏庸不明,自私荒唐的持权者而遭难。为何贤能圣明的人也不能逃脱死亡避免受刑凌辱?那是因为昏庸自私的人掌握了权柄,而贤能圣明的人却远离了。所以君子难于进言。  

若要使君子易言,非以下之法不可:  

一是置持权者的权利于民众的监督之下,使其无以谋私。  

二是欲持权者需以可查之事以证其仁贤忠良。  

三是不可集众权力于一人一生,需分权而制之。  

(本人师法韩非,这是是本人的习作,改写于《难言·韩非子》,欢迎大家批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