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唐伯虎江南四大才子 明朝一才子,比唐伯虎有才,留下一国宝级别的文物,现在下落不明

火烧 2022-06-02 11:11:41 1077
明朝一才子,比唐伯虎有才,留下一国宝级别的文物,现在下落不明 明朝出现过不少才子,其中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唐伯虎最为出名,尤其是经过《唐伯虎点秋香》电影的影响,唐伯虎成为明朝才子的代名词。其实,明朝初期曾

明朝一才子,比唐伯虎有才,留下一国宝级别的文物,现在下落不明  

明朝出现过不少才子,其中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唐伯虎最为出名,尤其是经过《唐伯虎点秋香》电影的影响,唐伯虎成为明朝才子的代名词。其实,明朝初期曾有一位才子,他比唐伯虎要要才,最终却被人埋在雪地里活活冻死,下场极为凄惨。更令人惋惜的是,他曾经留下一国宝级别的文物,现在却下落不明,此人就是解缙。

解缙,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是当时远近闻名的神童,5岁就能出口成章,12岁尽读《四书》、《五经》,贯穿其义理。公元1387年,解缙参加了当年的乡试,取得了第一名。此年,到京城参加会试,获得了三甲第十名的好成绩,被授庶吉士,并于同年升迁为翰林学士。

不久后,解缙即呈上万言书,主张应当简明律法、并赏褒善政,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称赞。尽管解缙相当有才,但因才高好直言被人所忌,朱元璋觉得他缺乏涵养,现在还不能担起大任,就解除了解缙的官职,让他回家好好沉淀一下,直到建文帝继位后才重新入朝为官,在家待了近十年时间。

朱棣登基称帝后,解缙升任翰林侍读,并很快得到重用,文渊阁参预机务。为了彰显大明国威,朱棣就命人修纂《永乐大典》这部旷世奇书,而解缙则被任命为总主编。经过五年多的奋斗,解缙带领一批人才日夜工作,终于完成了《永乐大典》的编纂,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也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

虽然修纂《永乐大典》不是解缙一个人的功劳,但他绝对是居功至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额财富,《永乐大典》也是一件无价的国宝。现如今,因为战乱等原因,副本却惨遭浩劫,今存不到800卷,而正本更是消失了,有人认为可能在长陵中,但没有确凿的证据。

唐伯虎江南四大才子 明朝一才子,比唐伯虎有才,留下一国宝级别的文物,现在下落不明

当初朱棣曾想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就召解缙入宫,磋商立太子之事。谁知解缙丝毫不给皇帝朱棣面子,并大声说道:“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导致朱棣相当不爽,朱高煦更为记恨他。

公元1410年,朱高煦诬陷解缙:“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意思是说,解缙趁着皇帝出征之事,与太子走的太近,这相当危险。朱棣相当愤怒,就以“无人臣礼”罪下诏狱。解缙被关了五年,当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上囚籍,朱棣看到解缙的名字后,只说了四个字:“缙犹在耶?”

纪纲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就用酒将解缙灌醉,而后拖到积雪中埋起来,一代才子解缙就这样活活被冻死了。之后,解缙家中财产被抄没,妻子、儿女、宗族都流放到辽东,相当的凄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