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慧贤皇贵妃得乾隆宠爱吗 乾隆的慧贤皇贵妃高氏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火烧 2021-11-28 00:50:03 1048
乾隆的慧贤皇贵妃高氏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只要是关于乾隆朝的反琼瑶后宫小说,必然会提到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并且把她塑造成乾隆的最爱和真爱,而历史上真的如此吗,我们来看看史书里是怎么描写的吧。最权威的官方史书

乾隆的慧贤皇贵妃高氏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只要是关于乾隆朝的反琼瑶后宫小说,必然会提到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并且把她塑造成乾隆的最爱和真爱,而历史上真的如此吗,我们来看看史书里是怎么描写的吧。

最权威的官方史书记载

《清史稿?后妃传》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大学士高斌女。

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

乾隆初,封贵妃。

薨,谥曰慧贤皇贵妃。

葬胜水峪。

正史上关于她的记载很简略,无非是写了她是高斌的女儿,乾隆的嫔妃,死于乾隆十年,而对于小说里各种铺天盖地的的越制宠爱一笔不提,可见小说里的内容不过是小说粉的夸张描写。

现在我们可以来梳理一下她的其它资料,高氏何时给乾隆做侍妾不得而知,推测约是雍正五年之前,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谕曰:“宝亲王使女、高斌之女著封为王侧福金”。

高斌谢恩折奏:“伏念奴才女儿至微至贱,蒙皇上天恩,令侍候宝亲王,今乃于使女之中超拔为侧福金”。

也就是说,高氏给乾隆做了接近十年的使女(婢女)!而看看高斌当时的官职吧,。

清史稿高斌传写到:“雍正元年,授内务府主事。

再迁郎中,管苏州织造。

六年,授广东布政使,调浙江、江苏、河南诸省。

九年,迁河东副总河。

十年,调两淮盐政,兼署江宁织造。”,高斌在雍正六年是从二品的布政使,十一年是正二品总督,对比下同时期的哲妃富察氏父亲是四品佐领,纯妃苏氏是籍籍无名的江南女子,高氏一个高官女子居然给皇子做婢女做了接近十年,这可不是抬举。

并且,网文流传的高氏是由乾隆请封侧福晋无史料佐证。

一言以蔽之,慧贤皇贵妃的侧福晋由雍正所封。

娴妃那拉氏册封时间并不清楚,所以也不存在那拉氏被高氏超越的想象了。

乾隆二年,册高氏为贵妃。

这里经常流传着一个神奇言论,乾隆册封高氏早于册封皇后,甚至早于追尊雍正。

但清史稿清实录里明明写着确认太后皇后身份是雍正死的当天,但是不知道诏封高氏是神马时候,至于正式册封后妃,都是在乾隆二年十二月。

《清史稿》

雍正十三年八月丁亥,以遗命尊奉妃母为皇太后,【复奉懿旨以上元妃为皇后】。

网络上有这么一种说法,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在《心写治平》中衣服和皇后一模一样,证明她享受了皇后待遇。

那么仅凭一幅画就能断定她享受皇后待遇吗?恐怕不能。

首先这不是任何史书承认过的“越制待遇”,清史稿关于慧贤皇贵妃只是简略地记录了一句:“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大学士高斌女。

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

乾隆初,为贵妃,晋皇贵妃。

薨,谥曰慧贤皇贵妃。

葬胜水峪。”其余任何私家史料也没承认过这一点。

我们查阅一下清朝人物的画像,会发现画像衣服颜色撞色是常有的事情,比如,《哨鹿图》里乾隆和傅恒衣服一模一样,道光后宫吉服像《雍宫式范》中所有后妃的衣服无论样式还是颜色都是一模一样,乾隆朝《塞宴四事》中所有嫔妃的衣服一模一样。

乾隆朝《亲蚕图》里慧贤皇贵妃衣服和娴妃一个颜色。

所以,画像里的服装颜色相同在清朝是很常见的事情,并不能嗲表她们实际的穿着。

要确定慧贤皇贵妃衣服和孝贤皇后一模一样,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比如史书记载和衣服实物来分析。

网文经常用高氏有命妇行礼来证明她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大略如下

册封贵妃时,高氏享有了公主王福晋和三品以上命妇到她的寝宫向她跪拜叩头朝贺的礼仪,而册封娴贵妃,纯贵妃,嘉贵妃这些由妃嫔逐步晋升上来的贵妃时。

乾隆以“初封即系贵妃,与由妃嫔晋封贵妃者不同,前者位份尊贵,所以得享公主王福晋大臣命妇的叩头。

由妃嫔逐级晋升贵妃的则不同,未便照初封即系贵妃的典礼”为由取消了贵妃的所享公主福晋命妇齐集叩头的大典。

?

可惜在打折前别忘了提升价位,史书记载了慧贤皇贵妃去世后不久,乾隆就为后宫新人们提高了仪仗规格,这可是高氏没享受过的仪仗待遇。

《清高宗实录》:?乾隆十年二月?○甲寅。

.......?

○谕、嗣后皇贵妃贵妃仪仗内。

红缎曲柄伞。

著改用金黄色。

妃嫔仪仗内。

著添用红缎曲柄伞一柄。

??

也就是把原规定贵妃仪仗的红缎曲柄伞改用为更高级的金黄色,而地位更低一些的嫔妃,仪仗内用高氏生前的红缎曲柄伞。

再开看档案里慧贤皇贵妃的用度更是不忍直视,乾隆朝史书明确记载了乾隆年间妃、贵妃的瓷器用度档次一样都是黄地绿龙,贵妃和妃用的瓷器一个档次,真是宫廷史中的异数。

《国朝宫史》

妃; 黄地绿龙盘2件,各色瓷盘20件,漆合2件,漆茶盘2件.

贵妃:黄地绿龙盘4件,各色瓷盘30件,漆合2件,漆茶盘2件.

妃; 黄地绿龙碗4件,各色瓷碗30件。

贵妃:黄地绿龙碗4件,各色瓷碗40件。

妃; 黄地绿龙碟4件,各色瓷碟8件。

贵妃: 黄地绿龙碟4件,各色瓷碟10件。

妃; 黄地绿龙盅2件,各色瓷盅12件。

贵妃: 黄地绿龙盅2件,各色瓷盅15件。

桌 :

妃: 镀金铁云包角桌椅板凳一张。

贵妃:镀金铁云包角桌椅板凳一张。

妃: 羊角手把灯1个.

贵妃:羊角手把灯1个

高氏嫁乾隆二十余年,无子女,乾隆没有任何体恤行动真是令人汗颜。

汉朝明德皇后无子,汉明帝为她过继儿子,清朝董鄂妃丧子后,顺治为她找养女以释她的丧子之痛,嘉靖的沈皇贵妃无子,嘉靖让她抚养曹端妃之女,而乾隆丝毫不为无子女的高氏考虑,并且还让她忧虑皇后无子该如何(注:皇后嫡子永琏乾隆三年去世)

高氏在乾隆登基后的位份也不算顶级,《清史稿后妃传》载,“康熙以后,典制大备。

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 高氏在乾隆2年被封为贵妃,贵妃上尚有皇贵妃位号。

皇贵妃是明朝中期产生的,唐代宗为他的宠妃唐氏所特别设立。

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皇后之下不设皇贵妃,可惜乾隆并没有将皇贵妃这一桂冠赏给高氏,历史上宠极一时的妃子如万贵妃、郑贵妃、田贵妃、董鄂妃都在风华正茂的年华被封为皇贵妃,而且和皇后长期并存,而乾隆在乾隆十年,高氏快要咽气的时候才册封她为皇贵妃,等于是临终前的安慰。

并且在高氏被册封为皇贵妃的时候,乾隆顺带册立了一批后宫。

见于《清实录》:贵妃诞生望族。

佐治后宫。

孝敬性成。

温恭素著。

著晋封皇贵妃。

以彰淑德。

娴妃、纯妃、愉嫔、魏贵人。

奉侍宫闱。

慎勤婉顺。

娴妃、纯妃、俱著晋封贵妃。

愉嫔、著晋封为妃。

魏贵人、著晋封为嫔。

以昭恩眷。

钦此。

特行传谕。

该部将应行典礼。

察例具奏。

慧贤皇贵妃得乾隆宠爱吗 乾隆的慧贤皇贵妃高氏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在高氏病的快死的时候,被迁移至吉安所咽气,据清会典记载:凡皇贵妃丧礼,疾革自大内移至吉安所。

疾革者,病重也,也就是嫔妃在自己快死的时候迁移出内廷。

慧贤皇贵妃正独自一人在咽气的时候,乾隆居然有心情为别的女人晋封位份,有为她的死悲伤吗?其实这样做挺无情的,且不说董鄂妃死后,顺治追册为皇后,全身心投入哀思,就连康熙的孝懿皇后佟佳氏、雍正的敦肃皇贵妃年氏死的时候,她们的丈夫也是仅仅提升她们的位份,并没有急着为其他人册封,而乾隆却有那个心情为其他后妃提升位份。

哪怕不比较其他皇帝,只看乾隆这一朝,淑嘉皇贵妃、纯惠皇贵妃去世的时候,乾隆也并没有为其他女人晋封位份,

《清高宗实录》载:“谕、奉皇太后懿旨。

纯贵妃、久膺册礼。

克勷内治。

敬恭淑慎。

毓瑞椒涂。

今皇子、及公主、俱已吉礼庆成。

应晋册为皇贵妃。

以昭令范。

钦此所有应行典礼。

各该衙门照例举行。”

“嘉贵妃薨。

谕曰、钦奉皇太后懿旨。

嘉贵妃患病薨逝。

著追封皇贵妃。

钦此。

一切丧仪。

该衙门察例敬谨举行。”

并且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纯惠皇贵妃是乾隆帝的皇贵妃中(慧贤、哲悯、淑嘉、庆恭、纯惠)唯一在生前举行过皇贵妃册封礼的,而乾隆对慧贤皇贵妃那么特殊,为什么不能为她举办一个册封礼仪呢。

至于乾隆待遇高氏娘家的记载更是让人齿寒。

父亲高斌:乾隆十三年,孝贤皇后剃头案里的周学健有贪污嫌疑,高斌瞻顾了他,可悲可叹高斌才当了一年的大学士就这么莫名其妙没了。

而且因为这件小事被乾隆骂无襄赞之益,哪怕是累出残疾,也只换来乾隆一副鄙夷嫌弃的口吻,“身成废疾。

久缺进退之仪”,仿佛他那残疾之身给自己丢了脸面。

乾隆十四年,年仅26岁的傅恒却被封为首席军机大臣、保和殿大学士、一等公爵,在这一国家权力机关里的身份竟然超过了年龄比他长40岁立下无数功勋的高斌,真是莫大的讽刺啊。

可怜高斌年事已高,一直奔波到71岁的残疾之身也没回到久别的家,乾隆十八年( 1753),这年,黄河在铜山张家马路决口,令河督高斌与张师载堵塞,属员李炖、张宾侵帑误工、河工未成。

乾隆命将李炖、张宾正法,责高斌、张师载“ 负恩徇纵”,令将高、张二人一同绑赴刑场陪斩,事前并不言明是陪斩,高、张二人以为自己亦判处死刑。

尤其是高斌,是皇贵妃的父亲,系乾隆的岳丈、年过七旬。

行刑时,高斌、张师载吓得魂飞天外,全身瘫痪,“ 二人昏迷在地”。

皇帝还要他们的回奏语言“,醒后奏称:我二人悔已 无及。

此时除感恩图报,心中并无别念”。

被乾隆绑到刑场观刑吓得昏倒在地后,还是继续以残疾之身当河工干苦力。

这把老骨头整天在工地上风吹日晒散了架,不到两年就死在工地上,在《清史稿》的记载中,我没见到乾隆有任何表示。

乾隆自己年富力强,听闻死讯,只是给了1000两银子治丧,不但不给谥号、不入贤良祠,不派皇子、近臣去祭酒,连祭葬如例也没有。

一辈子为乾隆的江山鞠躬尽瘁功勋卓著拼尽最后一口气的高斌,去世时没有得到一生为之效命的主子的任何表示,结局未免有些讽刺。

三年后的乾隆23年,在河道总督白钟山奏请后,乾隆这才想起给自己折磨死的高斌赐谥号。

其弟高恒:乾隆三十年回京,改任内务府总管,查明他在盐政任内,贪污白银3万2千两,又查现任的盐政普福、原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均犯有贪污罪。

乾隆帝亲自处理此案,当下发下谕旨不下数十道,最后判处三人的死刑。

傅恒为之求情,乾隆颇感不快,将他处死后还抛尸荒野。

侄子高朴:乾隆四十一年往叶尔羌办事。

高朴役回民三千采玉,婪索金宝,并盗鬻官玉。

乌什办事大臣永贵告发他,乾隆对此深感厌恶,大骂高朴是孽种,并且将高朴处死后尸体喂狗。

事见《寄谕乌什参赞大臣永贵著速查办补放伯克时高朴索取金银案》:著寄信永贵,将高朴正法后,其尸骸即掷喂狼犬,断不可入殓携回内地,倘有潜行携回者,则必从重治罪。

在处死高朴之前,乾隆特意下圣旨:““高朴贪婪无忌,罔顾法纪,较其父高恒尤甚,不能念为慧贤皇贵妃侄而稍矜宥也。””

乾隆因为处死嫔妃家属赚足了正直美名,反观乾隆对同时期贪污大臣的纵容偏爱,实在是莫大的讽刺,先不说和珅这样贪墨富可敌国,就是一些乾隆偏爱的督抚贪污获罪也屡屡得到宽宥。

清史稿对此评论:

法者所以持天下之平。

人君驭群臣,既知其不肖,乃以一日之爱憎喜怒,屈法以从之,此非细故也。

焯、阿思哈、景素坐贪皆勘实,犹尚复起;图尔炳阿匿灾至面谩,反诛告者;兆麟口给,鹗元迎上指,至不胜疆政而始去之。

高宗常谓:“朕非甚懦弱姑息之主,不能执法。”执法固难,自克其爱憎喜怒,尤不易言也。

意思是说君主驾驭群臣,虽然知道他们不济,却因为对此人的爱憎而不按律法惩处,卢焯、阿思哈、杨景素都因为贪污,却重新得到重用,图尔炳阿当面蒙蔽灾情,乾隆反而杀了告发他的人,兆麟善于言辞,闵鹗元迎合乾隆的旨意拯救贪污的李侍尧,到了不能胜任边疆政务时才让人去职。

乾隆常说,我非懦弱姑息养之人。

执法虽难,克服自身对大臣的宠爱不包庇却更不容易。

说到和珅,就不得不提到慧贤皇贵妃娘家的另一个人书麟。

书麟因为受到和珅的厌恶,乾隆为了讨宠臣和珅的欢心,睁一只闭一只地默许和珅把书麟从两江总督降成三等侍卫,知道嘉庆四年,乾隆驾崩,和珅被处死后,嘉庆皇帝才因为对和珅不满而把书麟召回京授吏部尚书,兼正红旗汉军都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