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常识历史 东汉的历史小常识
东汉的历史小常识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共十三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汉朝。 光武帝:刘秀 公元前5年到57年)字文叔,汉高祖九世孙。建平元年起
东汉的历史小常识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共十三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汉朝。 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到57年)字文叔,汉高祖九世孙。建平元年起兵南阳郡,更始三年称帝,经过12年的统一战争结束了军阀乱战与地方割据状态。中元二年(57年)驾崩洛阳。其庙号为汉世祖,其谥号为汉光武帝。年号有建武、建武中元。开创「 ”建武中兴”时代。 汉光武帝 汉明帝:刘庄(28——75年)光武帝第四子,建武十九年(43)册立为太子。中元二年登基,内修儒学、严防外戚干预朝政,外敌匈奴。永平十八年(75)驾崩洛。其庙号为显宗,其谥号为孝明皇帝。在位十八年,与其子共开创「 ”明章之治” 汉明帝 汉章帝:刘炟(57----88年)汉明帝刘庄第五子,永乐三年(60年)册立为皇太子,永乐十八年(75年)年登基,其少宽容,好儒术,显宗器重之。章和二年(88)驾崩,其庙号为肃宗,其谥号为孝章皇帝。在位十三年,与其父共开创「 ”明章之治” 汉章帝 汉和帝:刘肇(79——105年)汉章帝第四子,建初七年(82年)册立为皇太子,章和二年称帝,内扫灭外戚,外击匈奴。元兴元年(105)驾崩。其庙号为穆宗,其谥号为孝和帝。在位十七年,开创「 ”永元之隆”时代。 汉和帝 汉殇帝:刘隆(105——106年)和帝少子。时诞育百余日即登皇帝位,因年幼太后临朝听政。延平元年(106)驾崩,其庙号无,其谥号为孝殇帝。在位仅一年,有史称「 ”八月皇帝” 汉殇帝 汉安帝:刘祜(94——125年)章帝之孙,延平元(106年)年即位,平定西域,降服车师,北敌匈奴之举。延光四年(125)驾崩,其庙号为恭宗,其谥号为孝安皇帝。在位十九年。 汉安帝 汉顺帝:刘保(115——144年)汉安帝之子,永宁元年(120年)册立为皇太子,后被废,因刘懿(前汉少帝,正史不列)病逝,延光四年(125年)登基。时权落宦官,宦官又与外戚梁氏勾结,结果是长达20多年的梁氏专权。建康元年(144年)驾崩。其庙号为敬宗,其谥号为孝顺皇帝。在位十九年。 汉顺帝 汉冲帝:刘炳(143——145年)汉顺帝之子,建康元年(144年)册立为皇太子,同年登基,因年幼由太后梁妠临朝摄政。永憙元年(145年)驾崩,其庙号为无, 其谥号为孝冲帝。年仅两岁,在位仅一年便死去。 汉冲帝 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汉章帝玄孙,永憙元年登基,年号为本初。本初元年(146年),因不满外戚干政,被大将军梁翼毒死,年仅九岁。其庙号位无,其谥号为孝质皇帝。在位仅一年。 汉质帝 汉桓帝:刘志(132年—168年)汉章帝曾孙。本初元年(146年)被拥护为皇帝,掌权后抑制宦官权力,一定程度加强了皇权。永康元年(168年)驾崩,其庙号是威宗,其谥号为孝桓帝。在位22年。 汉桓帝 汉灵帝:刘宏(157——189年)章帝玄孙,建宁元年(168)即位。其任时农民起义相继,例如黄巾起义。中平六年(189)驾崩,其庙号为无,其谥号为孝灵皇帝,在位21年 汉灵帝 汉少帝:刘辩(176——190年)灵帝长子,中平六年(189年)四月即位,称少帝,此时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被军阀董卓废黜,其庙号位无,其谥号为怀王。在位仅四个月。 汉少帝 汉献帝:刘协(181——234年),灵帝中子也。中平六年(189年)九月在董卓拥立下登位,在位期间受制于董卓,曹操,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在魏王曹丕的逼迫下退位,魏青龙二(234年)逝去,庙号为无,谥号为孝献皇帝。在位仅无实权,31年。 汉献帝 至此东汉灭亡。开始三国乱战时代!!!
很赞哦!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