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被凌迟 袁崇焕被凌迟,部下冒死将他埋葬,并立下一个祖训,后人恪守几百年
袁崇焕被凌迟,部下冒死将他埋葬,并立下一个祖训,后人恪守几百年
导读:万历四十七年,袁崇焕考中了进士,此时他刚满35岁,并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在做县令的这几年,不仅政绩显著,处理了不少冤假错案,当地百姓也对他赞不绝口。当时明朝已经出现了衰微的迹象,袁崇焕就开始研读兵法,打算弃文从武,为保大明江山的稳定做出一份贡献。
天启二年,在御史侯恂举荐下,袁崇焕被被任命为兵部职方司主事,从此开启了征战的生涯。在镇守辽东期间,袁崇焕多次痛击后金(满清)的军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皇帝对他也愈加重新。崇祯继位后,辽东形势相当危机,果断任命袁崇焕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并赐他尚方宝剑。
皇太极多次与袁崇焕交手,一直处于下风,知道自己不是他的对手,在谋士范文程的建议下,利用崇祯帝生性多疑的特点,就使用了狠毒的离间计。据《明史》记载:“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其人奔告于帝,帝信之不疑。十二月朔再召对,遂缚下诏狱。”

令人惋惜的是,崇祯果然中了皇太极的计策,很快以“擅主和议、专戮大帅”等罪名将袁崇焕逮捕入狱,并决定将他凌迟处死。当时不明真相的百姓,也以为袁崇焕真的通敌,对他恨之入骨,史书上这样写道:“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
此时有位名叫“佘义士”的小将,他是袁崇焕的部下,深知袁将军是被诬陷的。对于上司被冤杀,佘义士非常伤心,并冒着被诛九族的危险,带着家人将袁崇焕的尸体偷走,并埋在自己家的田地中。安葬好上司袁崇焕之后,佘义士跪在其墓碑前痛苦不起,并将家人都叫到身边,立下了这样一个规定:“佘氏子孙以后不得为官,不管发生什么事,世代都要为袁将军守墓,否则就是不孝!”
清朝乾隆年间,真相开始大白于天下,千古奇冤得以昭雪,后人为纪念袁崇焕,先后修建了祠和墓。在得知佘氏子孙一直为袁崇焕守墓的消息后,乾隆认为他们的精神难能可贵,正是朝廷所需要的贤才,故派人请他们入朝为官。但是,佘氏子孙谨记先祖的规定,婉拒了皇帝的好意,并一直为袁将军守墓。
直到现在,已经过去三百多年,佘氏也已经传到了第十七代,依旧遵守着祖训。在他们心目中,没有什么事比为袁崇焕将军守墓更值得骄傲,令人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