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曹魏 解密:诸葛亮怎样错过消灭曹魏势力的最好机会?
解密:诸葛亮怎样错过消灭曹魏势力的最好机会?
清人毛宗岗在评《三国演义》时认为,子午谷奇谋亦韩信暗渡陈仓之计,惜孔明之不用。这个子午谷奇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诸葛亮一向用兵谨慎,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后世有人认为诸葛亮过于谨慎,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大大地失策,错过了绝好时机;当然,也有人认为是诸葛亮的私心作怪。
喜欢三国的人都知道,诸葛亮跟魏延有点不是很合拍,演义上甚至说魏延有反骨,正史当然也好不到哪去。要让诸葛亮去执行小年轻魏延的计划,自然是没有戏的。
不过,这可能还不是最重要的,要解读子午谷奇谋,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诸葛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在这个地球上,任何人都是无法十全十美的,就算是传说中那位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诸葛亮也一样是如此。今天如果把诸葛亮说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这个可能有些人会有意见,但我没有意见。在中国漫长的五千年历史里,伟大的政治家不是很多,诸葛亮可以算做一位。问题是,政治家跟军事家不同,诸葛亮能治理国家,但打仗不一定在行,身为政治家的诸葛亮,就好象一个篮球教练,现在让他在足球场上担任前锋,他的球队不能击败对方,在情理之中。这跟整个蜀汉的命运结局是吻合的。
那么既然让一个政治家去指挥军事斗争,那诸葛亮放弃子午谷奇谋也就可以理解了,今天看来魏延的子午谷袭击战略,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大战略,跟当年韩信的暗渡陈仓没有分别,跟当年曹操迎击袁尚的柳城白狼山之战,更十分相似,全都危险万状。当时,如果陈仓道上,或白檀塞上,设有伏兵,韩信,曹操二人的命运,将无法想象。问题是,恰恰没有伏兵,所以获得成功。军事行动,有赖冒险,在已知的史料上,看不出子午谷有伏兵,夏侯的智谋,还不到这个水平。而且,从以后的消息,却看出不仅子午谷一线而已,而是曹魏全国都没有戒备。所以乍听到一向静悄悄的西南边陲,忽然大军压境,全国立刻震动。
诸葛亮认为子午谷战略太过冒险,但在魏延看来并不是盲目冒险,而是正常冒险,因为对手恰恰是花花公子夏侯之故;如果对手换成司马懿,大军一旦进入谷口,就等于进入地狱。所以魏延的大战略一旦被否决,便永无再行的可能。从此,曹魏帝国安如磐石,诸葛亮的出兵祁山,对曹魏帝国的伤害,不过隔山打牛,徒消耗军士的性命。
诸葛亮的错误决策,由于他天生的谨慎性格,使他追求万全所致。偏偏军事上没有万全之策的,所以他用尽心力,不能寸进。魏延是当时名将,而终于英雄无用武之地,被驱逐到错误地点,打绝望的战争,而最后还被诬以谋反,身死自己人刀下,可惜,可悲又可恨呀。

相关文章
- 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 在曹魏的名将中,诸葛亮最怕的人是谁?为什么?
- 北伐曹魏 曹魏到底是哪一位一牛人,曾识破诸葛亮的计谋?
- 曹魏军师是谁 曹魏五大隱藏猛將,一人打傷馬超,一人智斗諸葛亮,一人斬蜀大將
- 曹魏军师是谁 曹魏一牛人,曾识破诸葛亮的计谋,如果他活着,司马懿只能等死
- 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 以诸葛亮的智慧,明知不可能打败曹魏,为何依旧坚持北伐?
- 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 三国曹魏将领孙礼的简介 诸葛亮诸葛亮计破孙礼历史名人
- 曹魏军师是谁 诸葛亮明知灭不了曹魏,为何非要进行北伐?这2个原因才是关键
- 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 若曹魏灭亡,吴蜀如何分割天下?诸葛亮想法很高明
- 曹魏军师 诸葛亮五次被罚攻打曹魏,姜维11次,为什么曹魏只防守不反抗呢?
- 北伐曹魏 诸葛亮当初加入曹魏阵营 诸葛亮又能混到什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