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托尔斯泰幸福的生活都是相似的 托尔斯泰幸不幸福

火烧 2021-11-11 23:12:56 1042
托尔斯泰幸不幸福 托尔斯泰幸不幸福, 列夫托尔斯泰幸福不幸?, 300字周记列夫托尔斯泰幸不幸福晚年托尔斯泰遇到了很多不幸的事,内心的转变也极为痛苦,你看看下面材料就知道了。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

托尔斯泰幸不幸福  

托尔斯泰幸不幸福, 列夫托尔斯泰幸福不幸?, 300字周记列夫托尔斯泰幸不幸福

晚年托尔斯泰遇到了很多不幸的事,内心的转变也极为痛苦,你看看下面材料就知道了。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大文豪,其一生创作颇丰。他的作品对欧洲文学影响极深,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晚年却做了一件让世人皆惊的事,即离家出走。托尔斯泰为何要离家出走,这还得从他晚年的思想变化及其生活说起。晚年的托尔斯泰开始笃信宗教,宗教观、社会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73岁时,托尔斯泰回到了故乡雅斯纳雅·波良纳庄园。然而晚年的托尔斯泰对他庄园的看法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他开始习惯于关注在他的农田上辛苦劳作的农民们,这些贫苦可怜的农民让托尔斯泰感到不安与自责。为了减轻自己的内疚感,托尔斯泰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开始自我折磨:他变得厌恶人情世故和亲友间的应酬,也拒绝出席贵族的宴会。他经常戴着草帽,穿上旧衣服,脚踏树皮鞋,在农田里干活。到了后来,托尔斯泰想要解放他的那些农民,把田地分给他们。同时,他也打算把他全部著作的版权,无偿地献给社会。托尔斯泰不顾妻子反对,最终公开发表声明:从1881年以后他出版的任何作品,可以由任何人免费出版。在这样一个阶级社会里,托尔斯泰的朋友亲人都不理解他的社会观、宗教观。在家里,家人不时与他发生冲突;在社会上,许多报刊攻击他;科学家、家教界、沙皇政府都表示对他不满。正在作家受到了孤立与打击之时,切尔特科夫出现了,他用花言巧语取得了作家的信任,在作家生命的最后9年,切尔特科夫在老人众多家人、随从者中地位最特殊,对老人的思想也影响最大。其实这个家伙的真正目的,是要夺取托尔斯泰那些作品的继承权,尽管作家自己的许多朋友都知道切尔特科夫的险恶用心,但他们都没有敢直接告诉托尔斯泰。本来,作家的日记都是由妻子保管的。但由于与妻子产生了矛盾,再加上切尔特科夫的花言巧语,托尔斯泰把他最后10年的全部日记都交给了切尔特科夫这个骗子。妻子索菲亚也敏感地猜到了发生的事情,她对此非常痛苦,脾气也越来越坏,把怒气全都撒在了作家的身上。1910年8月30日晚,她又和作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她甚至愚蠢地说她并不是痛恨切尔特科夫,而是不能原谅托尔斯泰。对于妻子的愤怒与谴责,作家采取的是宽容谅解的态度,因为他在晚年一直奉行“不抵抗主义”,他总是把错误都想到自己身上,而尽量原谅别人的种种不对。在作家的最后一段岁月里,他的生活并不美好,他的周围充满了责难。为了能够平和地过完后面的日子,作家开始打算离家出走,以躲避这些纷争。10月28日还不到早晨5点,作家就带着私人医生离开了波良纳。在火车上,作家病倒了。寒冷的天气使他不停咳嗽,并开始发高烧。他们在阿斯塔波瓦车站下了车,7天后他就病逝在这个荒凉的小站里。有关托尔斯泰离家出走一事,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曾对此进行过研究,许多复杂的因素纠合在一起促使这位巨匠作出了令人震惊之举,但这并不会影响这位文学巨匠在我们心中的地位。

托尔斯泰是否幸福

对于托尔斯泰自身来说,在他的有生之年,他并不幸福,时逢乱世,自己有心救世而不得,自己的思想不仅与时代格格不入,而且施行起来也没有太多的成效。感情生活也不太顺利,虽然有一位替他掌管家务的妻子,但夫妻二人感情并不深厚。理想不能实现,生活又不够如意,最终托尔斯泰只能出走,在一个小城的火车站病逝。
对于我们来说,托尔斯泰是幸福的,因为他创作的作品迄今为止还被世人传送。

列夫托尔斯泰是幸福还是不幸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
(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答案如下:
不矛盾。幸福的标准是能认识事物,认识世界,那么托尔斯泰这个智者能看清真相,他是幸福的。从另一方面说,托尔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最大的努力去改变它却徒劳无功,这是痛苦的。托尔斯泰是不幸的,从托尔斯泰晚年厌弃贵族生活,毅然放弃财产,以致于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离家出走,客死在火车站这一经历可以看出这一点。)

列夫·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

不矛盾,“能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
他有丰富的知识财富,是一个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可是,没人理解他,甚至他的家人都不理解他,他不得不离家出走,悲惨的是他死在了半路上

列夫托尔斯泰幸福

作者说,“具有这样犀利的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就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这句话与“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并不矛盾。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往往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他的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自己毕生的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途中。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

托尔斯泰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

他是不幸的,他希望看到一个平等的社会,但在他那锐利的眼光中观察得到的却是社会的腐败,他写出的小说也是这样反应的

托尔斯泰晚年幸福吗

1910年11月10日,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他82岁生日那天离家出走,途中患肺炎,十天后,人们发现他病逝于阿斯塔波沃车站。托尔斯泰晚年为什么要离家出走?我认为这是托尔斯泰在社会与家庭的冲突中寻求自我超越的必然结果。晚年的托尔斯泰始终为自己的思想情绪与农民有距离而深感痛苦,为自己的家庭生活与农民有巨大差距而十分不安。从1881年起,托尔斯泰一家每年都要在莫斯科住些日子,这成了他们的习惯。1882年,托尔斯泰参与了当时的人口普查工作,这使他真切目睹了大都市里的堕落。有一个时期,他对自己身陷其中的生活方式感到极度不满。而索尼亚满足于传统的宗教,并为了这个大家庭的幸福心甘情愿地辛苦劳作,她无法理解丈夫的追求,便在唠唠叨叨中喋喋不休地指责他,终于导致托尔斯泰在他82岁生日那天离家出走。家作为人的寄身之所安顿的往往只是身体,却未必是心灵。托尔斯泰晚年的离家出走正是为了谋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是他用心灵超越肉身的途径。他以生命的代价超脱了世俗的家庭,而奔赴心灵的召唤,这正是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伟大之处
参考资料::tianyablog./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46796&PostID=2000947&idWriter=0&Key=0

托尔斯泰幸福的生活都是相似的 托尔斯泰幸不幸福

列夫托尔斯泰幸福吗?

首先,这个问题要从列夫托尔斯泰的生活环境说起,他是一个贵族,但是他有没有一个贵族人应有的生活。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是高不可攀的、是富足的,因为有无数的人与他产生共鸣,他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足,是一位敢于真实的看待事物的贵族人,但是他又将自己排除在贵族圈子之外与穷人们相处,成为了一代伟大的文豪,所以说“可以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最后托翁死时,是自己独自一人在一个破陋的小茅屋身边没有她的亲人,从这一方面看,托翁是被贵族圈束缚,无法拥有知己真正的身份。说他是一位贵族人,可是贵族圈将他排除之外;说他是一位穷人,但她却是生活在一个贵族的圈子中。从这一方面说他无法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