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搞出航母,我死不瞑目!”
“中國不搞出航母,我死不瞑目!”
來源:微信公衆號“北洋之家”(ID:bypm2016)
△這張照片,曾讓無數中國人淚流滿面,那是因爲……
1980年,照片裏的他已經64歲了
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登上航母
美方以保密爲由,不讓碰儀器
爲了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他踮起了腳、前傾着上身
投過去的眼神裏,是強烈的渴望和期盼!
而這位老人,就是時任
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的劉華清將軍!
他曾說:中國不搞出航母,我死不瞑目!
7年前的今天,他安詳地走了
帶着這份未完成的期待和遺憾……
劉華清,30歲往上的中國人
對這個名字會很熟悉
他身居高位、功勳卓著
但他對軍隊和國防事業的功績
在退休前並未有太多人注意
2017年
當第一艘國產航母橫空出世後
網友們都在追念他
這時我們才恍然知曉
他不僅是 “中國現代海軍之父”
也是“中國航母之父”!
劉華清將軍的一生
都在爲軍隊和國防事業奉獻
從核潛艇到航空母艦
從殲-10、直-8到空中加油機
預警機、戰略導彈
中國軍隊的每一次飛躍都與他有關!
今天,1月14日
是這位老將軍逝世7週年的日子
而我們每個中國人
都不該忘記他
不該忘記他的功勳!
1
從大別山的放牛娃,到共和國的海軍少將!
1916年
劉華清出生在湖北大悟縣
劉家院子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父親靠當裁縫、窖工
和打短工維持一家生計
劉華清兄妹6人,他排行老三
儘管家境窘困
父母還是竭盡所能把他送進私塾學習
1926年
大悟縣與周邊縣一起辦了新式學堂
縣裏來了一位姓徐的老師
這位地下共產黨員
他不僅傳授知識
還爲10歲劉華清
打開了認識世界的大門
傳遞了革命的思想。
年輕的劉華清
在紅軍長征年代已經初露鋒芒
而被傳唱幾十年
被譽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紅色經典”的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竟然還是他當宣傳幹部時編的
1949年的劉華清
劉華清回憶說:
“我們長征到陝南創造新蘇區時
天天去部隊講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我覺得太麻煩就與程坦一起
借用《土地革命完成了》的歌譜
唱過來哼過去,一唱一哼很合拍
於是在《紅色戰士報》登出這首歌
很快就傳唱開去”
1955年9月
新中國舉行了
第一次軍隊授銜、授勳
因劉華清軍功赫赫
他被授予海軍少將軍銜
或許,一路從長征走來的劉華清
也很難想到,有一天
他會被授予海軍少將!
1952年2月,中央軍委
把36歲的劉華清緊急招進北京
海軍司令員肖勁光親自找他談話:
劉華清同志
組織安排你到大連海校擔任副政委
你有什麼意見?
肖勁光見他有些躊躇
對他說
海軍對大家都是新課題
要一邊幹一邊學
你打過仗、辦過學,又年輕
相信你一定能勝任!
就這樣
在陸軍幹了23年的
劉華清半路出家
來到了海軍
從此他便與大海和
人民海軍結下了不解之緣
傾注了他後半生的無數心血
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接觸海軍
在“大陸軍”主義盛行的年代
中國絕大部分軍人
都對海軍毫無瞭解
而對於剛剛成立的新中國來說
海軍建設是個新課題
海軍人才培養更是個新課題
劉華清上任後
首先明確以教學爲中心的辦學宗旨
培養中國自己的海軍軍官
他明確了各種
規章制度,督促教學
不管是在操場還是教室裏
總能看到劉華清的身影
劉華清更重視學員的海上實習
1953年的夏天
劉華清親自帶領海校學員
出海實習訓練
途中遭遇七八級大風
艦艇劇烈搖晃
劉華清和學員們都暈得狂吐不止!
這次出海
也是劉華清有生以來
第一次體察到大海的壯闊
風浪的兇險和海上生活的艱苦
同時他也開始思考
這才僅僅是近海的實習訓練
真正的戰爭,中遠海纔是關鍵!
而征服中遠海,就要造更大的船!
1954年6月
38歲的劉華清遠赴
蘇聯著名的海軍學院學習
這所老牌海軍學院
教學管理十分嚴格
全程俄語授課
而且必須用俄語答辯
劉華清不懂俄語
沒有數理基礎
在接近不惑之年
去國外讀書難度可想而知
但他抱定了一個信念
刻苦攻讀
學成歸來報效祖國
建設中國強大的海軍
晚年劉華清回憶說:
我沒有語言天賦
就用笨辦法
把所有的自習時間和休息日全搭上
狠下一條心,苦讀俄語!
上課時,教師講一段,翻譯翻一段
我就拼命記筆記
再回去慢慢消化
1958年授予劉華清的畢業證書
就這樣
他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
到1958年畢業時
13門功課10門爲優
3門爲良,總評優秀
這四年的學習
爲劉華清
打開了一扇
觀察世界海軍的窗口
學成歸來後
劉華清運用蘇聯所學的知識
主持編寫、修訂了
海軍40餘種條令
訓練大綱和教材
爲中國海軍正規化訓練奠定了基礎
2
他保護了中國的核潛艇!
從蘇聯學成回國後
1958年3月
劉華清被派往旅順基地
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那時,新中國海軍一窮二白
當時僅有的裝備一靠繳獲
二靠蘇聯支援、三靠仿製
60年代中蘇關係破裂後
海軍科研和裝備建設受到很大影響
當劉華清準備在旅順基地大展身手時
國家對他有了更加重要的安排
1961年,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署命令
任命劉華清爲國防部艦艇研究院
(第七研究院)的院長
就這樣,劉華清離開了海軍
卻爲海軍裝備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艦艇研究院
是個新單位,困難重重
爲了建立科研基地
和落實辦公地點
劉華清全國四處奔波尋求支援
核潛艇是中國海軍
重要的威懾力量
中國戰略核潛艇水下發射彈道導彈取得成功
核潛艇保住了
劉華清卻不得不離開了研究院
1966年10月
劉華清任國防科委副主任
協助聶榮臻同志組織全軍裝備科研工作
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
促成遠洋測量船
和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
新型常規動力潛艇的上馬
組織研製和
改進高炮系統、地空導彈
反坦克武器以及高空高速殲擊機
爲中國軍隊武器裝備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1969年
劉華清被免職回到海軍
可海軍領導不給他安排工作,
只讓他當了個“船辦”主任
手下七八個人
他從大區副降到一個師級單位
連降好幾級!
劉華清在船辦當主任這段時間
有了空閒讀了大量的書
也正是這個時期
讓他對中國未來的發展
特別是中國的國防建設
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1974年,第一次登上西沙羣島
1975年,海軍編制了
《關於海軍艦艇十年發展規劃的請示報告》
劉華清看了報告後非常失望
落後的小艦艇竟佔了78%的比重
他非常憂心着急,幾天睡不着覺
這是海軍和國防建設的一件大事呀
竟處理得這麼不切實際
儘管彼時的劉華清還在被審查
但他伏案疾書
用兩天時間寫出了長達萬言的
《關於海軍裝備問題的彙報》
可這份彙報提出一個月之後
劉華清就再一次離開了海軍
他被調往了中國科學院
3
南沙打起來了!“堅決打,凡是能佔的島礁都上去!”
劉華清站在自己辦公室的窗前
一次又一次陷入深思
海軍機關大院一片荒蕪
上下班遲到早退……
劉華清司令員面前
擺着的是這樣一個“爛攤子”!
他感到非下決心改革不可
“再不改革,我們就要犯歷史性錯誤。”
1987年12月,視察某研究院
他開展海軍教育改革
進行海軍後勤改革,創建基地化保障
組建海軍裝備論證研究中心
這樣的高級智囊機構
他還設立法律顧問處,依法治軍!
劉華清在5年海軍司令任上
曾做過大大小小70多項改革
一直到今天
還在影響和推動着海軍的發展
20世紀80年代初
國際形勢波譎雲詭
大國掀起海洋爭霸的衝擊波
在南海,越南等國家相繼侵佔
我國南海部分島礁
掠奪我南海資源
使我國南海主權面臨嚴峻的挑戰
劉華清深刻認識到
海軍是海上盾牌
唯有有效控制海洋
才能捍衛領土和主權!
1987年4月1日
聯合國授權我國在南沙羣島選址
建設全球聯測海洋觀測站
這真是機不可失的國際授權
駐防南沙,經略南海
是劉華清海軍戰略的
重大使命與核心命題之一
當年的5月6日
劉華清一聲令下
一支由10艘導彈驅逐艦
導彈護衛艦和補給保障船
組成的多艦種編隊從湛江啓航
這是新中國成立38年來
人民海軍首次組織
大型戰鬥艦艇編隊巡邏南沙
在此期間
越南瘋狂阻撓中方建站
中國海軍展開反制行動
相繼登佔永署礁、華陽礁和南薰礁
3月13日
中國艦艇編隊登上赤瓜礁
次日
南沙海域響起了槍炮聲
資料圖:西沙海戰彩照(環球網)
“南沙打起來了!”
正在總參開會的劉華清得到急報
“打就打!”劉華清拍案而起
“堅決打,凡是能佔的島礁都上去!”
海上戰鬥只持續了28分鐘
海上編隊指揮員請示:
“要不要抓俘虜?”
劉華清果斷下令:“抓!”
戰報傳來:
越軍兩艘武裝運輸船被擊沉
一艘大型坦克登陸艦受重創燒燬
俘虜9人,斃傷人數不詳
中方參戰三艘護衛艦均完好無損
僅一人受輕傷
赤瓜礁海戰告捷
令劉華清“內心有說不出的痛快
多少年來堵在心頭的一口氣也順了”
至此,中國海軍在南沙羣島南部
中部和北部的6座島礁上實現常備駐守
結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無軍駐防的歷史
和沒有立足之地的窘迫局勢
劉華清清醒地認識到
要更好地保衛海疆和海洋權益
必須解決中國飛機“腿短”的問題
那時,中國飛機飛行半徑小
好不容易長途奔襲到了南海
油就剩下不多了
形不成真正的戰鬥力
劉華清一直盼着
早日能建成航母守衛南海
但在當時的情況下
建航母顯然還不現實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
劉華清主持開展了
兩個具有重大意義的工程
研發空中加油和在西沙建機場
航拍圖:西沙軍用機場擁有一條2,700米的混凝土跑道,可起降波音737飛機。主要接待民航包機,通航海南省海口市的美蘭國際機場。
終於,在1991年4月
珊瑚礁上建起了
南海諸島第一個現代化機場
1994年11月
中國已經掌握了空中加油技術
開啓國產飛機空中加油的時代
▲空中加油(2017空軍宣傳片)
空中加油有了
機場建成了
但在劉華清心中
始終有一個願望愈發強烈
那就是
一定要造中國自己的航母!
只有航母才能開啓人民海軍突破島鏈
挺進大洋的現代化航程!
才能帶領中國海軍從近海走向深藍!
4
中國不搞出航母我死不瞑目!
航母是一個綿延了近百年的中國夢
20世紀60年代以後
中國航母夢的標誌性人物
就是劉華清!
他曾擲地有聲地說:
“海軍戰略涉及海軍建設的頂層設計
發展有兩大問題:
一是航母,一是核潛艇
這兩項裝備,不僅是爲了戰
平時也是爲了看,看就是威懾! ”
劉華清第一次
與航母結緣可以推到1970年
那年
劉華清組織了第一次航母專題論證
7月,航母項目啓動
但不久之後
由於一系列變故
這個項目最終擱淺了
1980年5月15日
劉華清率團訪美
先後參觀了“小鷹”號
和“突擊者”號航空母艦
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級軍事將領
首次登上美國的航空母艦
64歲的他幾乎走遍了
航母的每個操作室
希望能多一些,在多看一些!
1986年,劉華清說:
“航母總是要造的
到2000年航母總要考慮。”
1987年3月31日
劉華清
向總參謀部和國防科工委
彙報了關於海軍核心力量
――航母和核潛艇的裝備規劃
當時的設想是
“七五”開始論證
“八五”搞研究
2000年視情況上型號
信心滿滿的劉華清下達指令
“今年秋季開辦一期‘飛行員艦長班’
10個人足矣
關鍵是綜合素質過硬、年輕
要優中選優,百裏挑一!”
很快
一個10人名單送到了劉華清手裏
他們將成爲中國海軍第一代
上天能架機,下海能操艦的
複合型海上指揮員
“他的這個設想深深鼓舞了後來人。”
時隔24年之後
海軍司令員張連忠上將
首度撰文公開證實:
“這期飛行員艦長班
目的就是爲將來的
中國航空母艦培養艦長。”
劉華清毫不懷疑
若中國第一艘航母
20多年後如期建成的話
它的首任艦長,乃至航母編隊司令
將從他們中間遴選產生並獲得任命!
時間是公正的
它爲劉華清深謀遠慮的戰略決策
作出了客觀的歷史見證
1987年,10人名單上寫着李曉巖的名字
2005年春節前夕
已經是89歲的劉華清欣聞航母立項
連道三聲
“好哇,好哇,好哇!”
2005年4月26日
中國海軍開始對“瓦格良”號
繼續建造改進
2010年歲末
海軍機關傳來喜訊:
即將試航的中國第一艘
航空母艦首任艦長
李曉巖獲中央軍委任命!
他就是1987年
飛行員艦長班的10名學員之一!
從1987到2010年歲末
整整23年了
劉華清終於在握別生命的十字路口
見證了他親手選拔培養的航母艦長
登上中國航母指揮台的歷史性時刻
十幾天後,2011年1月14日
一直牽掛着航母的
劉華清將軍病逝,享年95歲
2012年7月16日
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正式下海
2012年9月25日
正式交付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定名爲“遼寧號”!
劉華清和幾代中國人的夢想
終於實現了
▲2012年12月,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成功起降殲-15艦載機
從鴉片戰爭開始
侵略者一次又一次依靠堅船利炮
給中國人民帶來災難
海軍命運的背後
直接映照了當時的中國國運
中國人民因爲國家的貧弱和海軍的衰敗
承受了太多的苦難
以劉華清將軍爲代表的中國海軍人
一直在爲人民海軍不停探索
走向強大的道路
3天后,2017年4月26日,
國產首艘航母正式出塢下水。
▲2017年4月26日,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出塢下水!
“如果中國沒有航空母艦
我死不瞑目;
中國海軍必須建造航母”
劉華清老將軍,您的話還猶在耳畔
今天,您的心願了了
我們終於做成了這件事!
網友們一邊高喊:
星辰大海,中國來了
一邊揮灑着熱淚
再次把這張30多年前
劉華清將軍在美國航母上
踮起腳的照片發到網上
看着這張照片
對比今日中國的強大
忍不住淚流滿面……
老將軍
您在別人航母上的眼神我們看哭了
今天,中國人有自己的國產航母了
還有了第四代隱形戰機殲-20
大型運輸機運-20
轟-6K等新型戰機……
▲2017年3月,震驚世界的第四代戰機 殲-20正式列裝部隊!
將軍,您聽到了嗎?
今天的中國海軍世界第二
已足夠強大!
將軍,您看到了嗎?
人民海軍的“軍魂”更從未離開!
將軍,我們想大聲地告訴您,
您奮鬥一生的事業,已是碩果累累,
今天的中國,正如您所願!
結語
劉華清在臨終前
曾對自己評價說:
“作爲公民,我爲國家和民族盡心盡力,
貢獻了自己的全部才智;
作爲軍人,我一直在衝鋒陷陣
沒有讓軍裝沾上污點;
作爲下級,我完成了國家的重託
將來彙報,可以不用汗顏了”
劉華清
探索大國海軍戰略的追夢者
中國國防裝備現代化的開拓者
人民軍隊建設的推動者!
今天
請讓我們向這位共和國的上將
敬上一個莊嚴的軍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