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袁隆平的水稻 水稻是怎么被人类发现能吃的谁教人类种植的
水稻是怎么被人类发现能吃的谁教人类种植的
相传神农氏教会农民种稻的技术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国家,而稻在3000多年前,就是中国人的主要粮食,时代约在商朝,当时稻这个字,只有类似“臼”字的字形,后来周朝种稻较为普及了,就加上了如稻穗挺立般的“禾”字。
在金文当中,臼的上面加上了“爪”,形如迎风打稻,用手舂米。
至于“米”字在甲骨文中,原先只有六直点,上下三点,代表着米粒。

后来将中间的点连起来,用以表示放米的架子隔板,就成了“米”字。
而东汉许慎在其著作一本关于汉字的解说书《说文解字》中说到“米,穬粟实也。
像禾实之形。”,后在汉字中也有将“粟米”称为“小米”,“稻米”为“大米”。
透过文字可以看出中国种稻的历史相当悠久是无容至疑的,但有不少学者依然希望找出最早的水稻或旱稻品种,亚洲有很多考古地点曾陆续发现了一些早期的稻谷。
如1995年在中国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里,发现了四粒黄色的稻谷,测定年代为公元前一万年前,据知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谷。
此外在长江下游河姆渡也曾出土有约7000年前的稻种残留物;广东英德出土的约一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的水稻硅质体。
中国的古稻有些甚至被科学家拿来重新种植,并加入杂交稻的品种当中。
一幅日本的浮世绘;描绘农人下雨天在农田工作的情景日本米大部份以粳稻为主,而黏性较大和外型圆短则较像糯稻,却非常适合需要黏度的日本传统食品“寿司”的制作。
水稻的种植方法是在西元前3世纪传入日本的,当时是日本的绳文时代(亦有是弥生时代中期之说),科学家化验炭化了的稻谷和米,从残留在土器上的痕迹等得到了这方面的数据。
但今日学者对何地传入的起源仍有所争议,有资料指向是由中国大陆传入朝鲜半岛,后再将水稻及相关农耕技术传入九州北部再流传到全国各地;亦有另一说法支持是从中国大陆经台湾、琉球再传到九州南部,此后再广而流行全国。
不过,这二个见解都被认为是从中国大陆慢慢传到九州再传到中国地方、四国地方、近畿、中部、关东、东北按顺序再扩大到周边的日本地区直至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