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石油开采技术的发展历史 标准石油的发展历史
标准石油的发展历史
对世界石油史上若干事件的思考
世界近代石油工业的诞生
今年8月27日,是世界石油工业诞生150周年纪念日。
150年前的这一天,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泰特斯维尔的石油溪旁,塞尼卡石油公司的代表埃德温• 德雷克用蒸汽机驱动的一台冲击钻机钻出了油流,而且用蒸汽机驱动的泵抽油生产。
人们把这口井称为德雷克井。
世界公认,这是世界石油工业的发端。
为什么把德雷克井出油的日子定为世界石油工业这个巨大产业的诞生日?又为什么把这德雷克井所在的地方定为世界石油工业的诞生地?
石油生产要称其为产业,首先要上规模,如果一个地方,仅仅钻那么几口井,产出少量原油,不称其为产业。
德雷克井投产以后,在宾州石油溪周边地区,形成了找油热,许多人都在钻井找油。
不到10年,阿帕拉契亚地区成为大面积石油产区,仅仅三年时间,年石油产量达到300万桶(41万吨)。
这场禁运于1974年3月18日结束。
第一次石油危机是减少石油供应和提高油价的双重产物。
多年来,对于美、欧等国家,石油是非常便宜而又用之不尽的资源,石油已经占全部能源消费的一半。
突如其来的供应紧缺,弄得到处紧张,日子难过。
这一下教训了他们,让他们明白:石油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不可以挥霍浪费。
危机中诞生的国际能源机构,协调各国的能源政策,把节能降耗摆到第一位,石油消费迅速上升势头得到扼制。
第一次石油危机,对于世界石油工业是一个大转折点。
“乾坤倒转”,“石油七姐妹”不再主宰石油生产和石油价格了。
主导权转到了欧佩克手中。
他们要减产就减产,巨头公司在阿拉伯产油国的子公司不能不服从。
他们要涨价就涨价,“石油七姐妹”被剥夺了定价权。
第一次石油危机具有异常强烈的政治色彩。
在关键时刻,阿拉伯产油国表现出罕见的团结一致。
海湾阿拉伯产油国,尤其是沙特,一向是“亲美”的。
在上次中东战争中,一部分阿拉伯国家曾经搞过石油禁运,沙特不赞成也不参加。
另外一些欧佩克国家还乘机大量销售石油,以致禁运失败。
这一回,沙特的立场鲜明,阿拉伯产油国同仇敌忾,欧佩克国家全部支持。
时代不同了,在关系阿拉伯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民族大团结上升到了第一位,阿拉伯人拿起了石油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