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皆是遗憾 大小雁塔皆是罌粟,陝西在近代到底種了多少鴉片?數量太驚人!

火烧 2022-09-13 19:27:33 1052
大小雁塔皆是罌粟,陝西在近代到底種了多少鴉片?數量太驚人! 《白鹿原》中,六娶六喪的白嘉軒幾乎耗盡了家產,然而,大雪天他意外發現的一株「靈草」似乎改變了白家的氣運,時來運轉,《白鹿原》的故事也從這裡展
皆是遗憾 大小雁塔皆是罌粟,陝西在近代到底種了多少鴉片?數量太驚人!

大小雁塔皆是罌粟,陝西在近代到底種了多少鴉片?數量太驚人!  

《白鹿原》中,六娶六喪的白嘉軒幾乎耗盡了家產,然而,大雪天他意外發現的一株「靈草」似乎改變了白家的氣運,時來運轉,《白鹿原》的故事也從這裡展開。然而,仔細回顧白嘉軒的致富道路,卻是用七十塊大洋換來的一包罌粟種子開始的。一本萬利的鴉片很快讓白嘉軒的家道殷實了起來,同時也惹得其他村民眼紅。不久之後,整個原上瀰漫著罌粟花淡淡的香味。
這樣的景象並非作者的杜撰,而歷史上的真實狀況比小說還要嚴重。《白鹿原》背景所在的晚清民國,正是全國鴉片流毒最嚴重的時期,而陝西地區又因為優越的地理條件,成為北方種煙吸煙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以至於當時普遍流傳著「十個陝西人,十一個大煙鬼」的戲言,甚至當地一些長壽的老人,對此至今還有著清晰的記憶。
一、鴉片何時傳入國內?
不管是普通的罌粟,還是作為毒品的鴉片,都不是中國本土的產物。大概在隋唐時期,被當做一種觀賞性花卉,罌粟化第一次在國內落地生根。有唐詩為證:「行過險棧出褒斜,歷盡平川似到家。萬里客愁今日散,馬前初見米囊花。」而米囊花就是罌粟花的別稱之一。
但是,將罌粟的果實提煉成鴉片,並且將其加入到國際貿易中,還要「歸功於」東印度公司(荷蘭)。大航海時代,荷蘭人在印度搞殖民侵略的同時,也開始在印度種植罌粟,其本意是為了提煉藥材,卻意外發現罌粟果實可以讓奴隸變得興奮,幹活賣力。最後,邪惡的殖民者將罌粟的果實製成了鴉片膏,而且改進了食用方法,鴉片逐漸在印度和和爪哇一帶流毒。明末荷蘭人佔據了台灣,作為毒品的鴉片正式被帶到華夏大地。
二、陝西何以成為鴉片種植大省?
鴉片就像肆虐的瘟疫,急速在中國的領土上傳播,很快從台灣進入了內陸,在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泛濫。1729年,雍正頒布了世界上第一條禁煙法令,由此中國開始了長達數百年的孤軍禁煙鬥爭。然而鴉片流毒並沒有就此停止,反而愈發嚴重,英國、西班牙以及後起的美國紛紛加入了販毒大軍。一邊是大量白銀不斷外流,一邊是鴉片不斷流入國內,染上煙癮的人越來越多,甚至滿清皇室也被沾染,中英雙方因鴉片爭執不斷,最終發生了鴉片戰爭。
戰爭失敗之後,在後來的附屬條約中,清政府基本同意了鴉片貿易的合法化,鴉片如洪水一般在國內泛濫。因為從鴉片運售途中,清朝各級政府可以徵收相當可觀的厘金,清朝內部有人從與「洋人爭利」的角度,提倡種植土煙,同樣是花錢買煙,為何不買自己種的呢?就在這樣的思路之下,國內土煙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罌粟的生長環境需要充足日照,但是不能太乾燥;不能太多雨水,但是要有一定的濕潤度,同時土壤要有足夠肥力以及一定的海拔。同時滿足這些條件,陝西的關中地區簡直是種植罌粟的天堂。
關中八百里秦川,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加上縱橫的水網,渭水平原向來是陝甘一帶的糧食主要產區。然而,清末隨著當地種植鴉片,糧食產量不斷下降,到光緒年間則需要從其它地區調運。
陝西從北至南,陝北的宜川、延川,關中的渭南、涇陽、鳳翔以及陝南的漢中,都是當時著名的土煙產區。進入20世紀,陝西每一個縣都種鴉片。從產量講,當時全國年產量是33萬擔,而陝西一省的產量就佔到了全國的六分之一。
廣種鴉片的直接後果就是煙民數量與日俱增。咸陽地區的武功縣,有40%的婦女吸食鴉片,甚至連自殺都剩下「吞食鴉片一條路」。陝北幾個縣城,都開著煙館煙市,「夜裡燈火萬點,皆為吸食鴉片所燃」。陝西巡撫在1906年給光緒皇帝的奏摺中,清末陝西的煙民竟有20萬之多。
陝西關中平原地形圖
三、北洋時期的鴉片流毒
民國北洋政府時期,陝西的煙毒狀況更加惡化。由於中央缺乏權威,地方軍閥肆無忌憚種植鴉片。相繼主政陝西的陸建章、陳樹藩以及劉鎮華等軍閥,都把鴉片視為其擴展勢力的關鍵。
陳樹藩在陝西的時間最長,為害也最為嚴重。為了斂財,設立了一個種煙機構,派遣「種煙委員」督促各地種鴉片。種植鴉片的暴利幾乎都被陳樹藩拿來購買武器,賄賂北京的官員,強化其在陝西的統治。《民國日報》報道:「在進出陝西的主要道路上,武器裝備源源不斷,而道路兩旁的田地里,長著旺盛的罌粟。」
鴉片的利潤高的驚人!舉個例子,在陳樹藩之後的軍閥劉鎮華,實際上只控制了十幾個縣城,通過種植販賣鴉片,稅收達到了1500萬大洋。這是什麼概念呢?當時陝西全省的農業收入只不過700多萬。
廣泛種鴉片帶了嚴重的危害。軍閥的脅迫以及種鴉片背後的高額利潤,農民的態度紛紛發生變化。全家投入全部精力維護煙苗的成長,對於莊稼卻不管不顧,由其自生自滅。甚至把已經種上麥子的農田犁掉,然後種鴉片。當普通的農田不夠時,城市的空地都無法倖免。西安大小雁塔周圍的空地,都滿滿開著罌粟花。
大面積種罌粟,使得農作物的產量不斷下降。而罌粟又是一種很霸道的植物,非常耗費地力,不僅三四茬之後就得換地方,其它莊稼也無法在此生長,這就導致農田的數量越來越少。1928年—1930年陝西地區發生了嚴重的旱災,全省極度缺糧,一時間餓殍遍地,宛如人間地獄。
儘管可以從鴉片貿易中可以獲得可觀的稅收,但是有遠見的施政者都意識到依靠鴉片解決財政困難,無異於飲鴆止渴,因此圖有作為的政府均採取禁煙措施。清末新政期間,頒髮禁煙上諭,使得全國的煙毒有所收斂。北洋政府時期,儘管宣布禁煙,但是由於地方軍閥作梗,像陝西這樣鴉片更加泛濫。南京政府成立之後,也採取了非常大的禁煙努力,持續十多年的努力,基本遏制了鴉片泛濫的勢頭。最後到新中國成立,逐漸肅清國內的煙毒流害。
文史君說
百年煙毒流害泛濫,給中國近代社會帶來長期災難性的影響。這一影響不僅只局限於身心道德方面,還有人力和物質資源的浪費、加劇近代中國社會的貧困化;同時,煙毒泛濫的影響更加複雜和廣泛,幾乎滲透到近代中國社會各個方面,大到外交、軍事、政治等國家層面,小到社會士農工商各個機體和階層。「一條辮子,一桿煙槍」是近代國人在外國的主流印象,成為國家衰敗和民族恥辱的象徵。
時至今日,毒品仍然不斷引發各種社會問題,緝毒警察還在一線用生命與毒販周旋。回顧歷史,反思當下,中國的禁毒道路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蘇智良:《中國毒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王宏斌:《清末新政時期的禁煙運動》,《歷史研究》,1990年第4期。
鄭磊:《鴉片種植與饑荒問題—以民國時期關中地區為個案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2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玉米醬)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