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上的拓跋宏 历史上怎么评价孝文帝的?

火烧 2022-08-09 19:42:54 1048
历史上怎么评价孝文帝的? 孝文帝一生勤学,喜好读书,手不释卷。性又聪慧,精通五经,博涉史传。善谈《庄子》、《老子》,尤其通晓佛教义理。舆车之中,戎马之上,都不忘讲经论道。博学多才,擅长文章,诗赋铭颂,

历史上怎么评价孝文帝的?  

孝文帝一生勤学,喜好读书,手不释卷。

性又聪慧,精通五经,博涉史传。

善谈《庄子》、《老子》,尤其通晓佛教义理。

舆车之中,戎马之上,都不忘讲经论道。

博学多才,擅长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占,侍臣笔录,不改一字,辞旨可观。

自太和十年以后,诏令、策书皆亲手拟写;至于议定礼仪律令,润饰辞旨,刊定轻重,也都亲自下笔。

其他文章,不下百余篇。

爱惜人才,亲贤任能,刘芳、李彪诸人以经书见知,崔光、刑峦之徒以文史显达;对有才能的大臣十分器重,不吝爵赏,如对元澄、李冲、王肃、高闾、宋弁等都一一予以重用,他们在制礼作乐、改革旧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亲政以后,日理万机,不辞辛劳,勤于为政。

操劳于朝堂之中,奔波于疆场之上,十几年如一日。

祭天地、五郊,祀宗庙,常必躬临,不以寒暑为倦。

尚书奏案,多自审阅;百官大小,无不留心,务于周洽。

他常说:“人君怕的是不能处心公平,推诚待人。

能做到这两点,则胡、越之人都可以变得如亲兄弟。”

虚心讷谏,从善如流。

他常对史官说:“直书时事,无隐国恶。

人君作威作福,史官又不写,将何以有所畏惧。”而用法严谨,虽王公、贵戚、大臣也从不宽贷;然不计小过,宽以待人。

左右进食,曾于食中得虫,又进汤误伤帝手,都是一笑了之。

爱惜民力,生活俭朴。

每次外出巡游及用兵,有关官吏奏请修筑道路,孝文帝说:“粗修桥梁,能通车马就行了,不要除草、铲得过平。”在淮南行军,如在境内,禁止士卒踏伤粟稻,有时砍伐百姓树木以供军用,也要留下绢布偿还。

历史上的拓跋宏 历史上怎么评价孝文帝的?

宫室非不得已不修,衣服破旧了,洗补以后又重新穿上,所用鞍勒仅铁木而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