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到最后为什么要杀徐达 朱元璋的奇谈:陈友谅逼死元朝忠臣是“罪人”
朱元璋的奇谈:陈友谅逼死元朝忠臣是“罪人”
朱元璋的奇谈:陈友谅逼死元朝忠臣是“罪人”
从某种程度上说,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天下的历史意义,并不亚于项羽与刘邦,且两者颇有相似点。比如论反秦战功,项羽大于刘邦;论反元功绩,陈友谅也大于朱元璋。然而,陈友谅的形象和影响远远比不上项羽。这与《明史》在清代由官方修撰有关,成王败寇是一个原因,刻意打压陈友谅是肯定的,《明史》中关于陈友谅的记载,大多数是负面的,说他“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就是说他好弄权术且下手狠辣。这也是现在的文学影视作品丑化他的重要原因。
毕竟,司马迁只有一个。项羽在历史浩卷里光彩照人,离不开司马迁。而陈友谅一直被贬损,失去了本来面目及历史上应有的位置。
陈友谅出身贫苦,自小看多了官吏欺压百姓之事,对官吏恨之入骨。他带领起义军每攻克一地,最拿手的事,就是把贪官处以烹刑,一煮了之。这种酷刑让官员们闻风丧胆,至今他的出生地还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歌谣:“蒸人的甑,煮人的锅,狗不快活,我快活!”这里的“狗”,就是指贪官。
陈友谅一直坚定地站在反元的最前线,1358年他直接指挥了安庆战役。当时守安庆的是余阙,此人曾被元朝任命为淮西宣慰副使、都元帅,后因守安庆有功,升任淮南行省左丞,并赐二品服,朱元璋不敢讨伐余阙,说什么此人是忠臣,如果大臣们都像余阙这样,元朝就不会乱了。
而陈友谅却敢于啃这块硬骨头,为了攻打安庆,三败三起,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两军大战于沙漠洲,余阙亲率兵士,冒着箭雨冲入阵内,连斩陈友谅十三员大将。一直打了七年,陈友谅损兵折将,终于拿下了安庆城,余阙“引刀自刭”,沉于清水塘中,他的妻妾也都投井而死,获得了“满门忠烈”的好名声。反倒是陈友谅,为反元之战立下汗马功劳,成了一个逼死忠烈的“罪人”。

后来,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余阙等元朝的殉葬者大加表彰。而对于元朝的降官或者在元朝任过职的文武官员,则大加污辱或者杀害。
明朝的蒋一葵《尧山堂外纪》记录过这样一个故事:元顺帝养有一头宠物象,很善于跳舞,元顺帝逃走后,朱元璋把象弄到了南京,在宴会上,让这头大象跳舞,大象死活不肯跳,朱元璋一怒之下杀了大象。有一个大臣叫危素,元朝时曾任翰林编修、礼部尚书等职,降了朱明王朝之后,朱元璋竟然在危素的身上挂了两块牌,左边是“危不如象”,右边是“素不如象”。
相关文章
- 朱元璋到最后为什么要杀徐达 朱元璋令刘基等拓建建康城
- 刘伯温送给朱元璋一筐鱼的意思 刘基临终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不知其意,17年后终于顿悟
- 朱元璋时杨宪是怎么死的 朱元璋為何要處死七十多歲的李善長,看李善長做的這些事就知道了
- 朱元璋到最后为什么要杀徐达 明朝开国元勋第一人徐达
- 朱元璋时杨宪是怎么死的 李善长没犯什么大罪,朱元璋为什么一定要杀他?
- 朱元璋到最后为什么要杀徐达 朱元璋为何封李善长第一功臣
- 朱文正李文忠 李文忠的生平简介 朱元璋为何差点杀掉养子李文忠?
- 朱元璋有多喜欢朱标 李文忠随朱元璋征北 开国将领李文忠怎么死的
- 朱元璋到最后为什么要杀徐达 朱元璋树立了无数的仇敌又杀人无数 为何没有人敢刺杀朱元璋
- 朱元璋到最后为什么要杀徐达 朱元璋给了个机会,刘基断然拒绝,太祖遂意识到功臣不得不杀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