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刘伯温送给朱元璋一筐鱼的意思 刘基临终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不知其意,17年后终于顿悟
刘基临终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不知其意,17年后终于顿悟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几个特别厉害的军师。一个是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另一个是明朝诚意伯刘伯温,助朱

刘基临终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不知其意,17年后终于顿悟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几个特别厉害的军师。一个是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另一个是明朝诚意伯刘伯温,助朱元璋推翻元朝、平定天下。但刘伯温的地位显然与诸葛亮没法比,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把持蜀国内政,连刘禅都尊称他为「 ”相父”。而刘伯温却只得到了一个「 ”诚意伯”的爵位,在开国功臣中属实不算高。因此,当刘伯温去世后,让儿子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百思不得其解。直到17年后,朱元璋才终于顿悟。那朱元璋顿悟了什么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刘伯温也在朝廷身居要职。因为与丞相李善长政见不合,所以二人有很深的矛盾,李善长也数次在朱元璋面前说刘伯温的坏话。李善长退休后,他推荐的同乡胡惟庸又担任了丞相。当时为了能让淮西党称霸朝堂,胡惟庸等人不断排挤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党。刘伯温清楚朱元璋的性格,便很识相的告老还乡。 洪武八年正月,刘伯温感染风寒。朱元璋得知后,派胡惟庸带着御医前去探望。结果御医开的药非但没有让刘伯温病情好转,反而让他更加严重。刘伯温拖着病体觐见朱元璋,隐晦的向朱元璋提了此事。朱元璋不咸不淡的说了几句让他安心养病的话,让刘伯温有些寒心。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行动的刘伯温被儿子刘琏和朱元璋的护卫送回老家。 回到家之后,刘伯温让儿子从书房取来《时务十八策》,让他在自己死后立刻呈给朱元璋。同时,刘伯温让儿子准备了一筐鱼,同那本书一同奉上。刘伯温死后,他的儿子依言行事。看到那本《时务十八策》,朱元璋还能理解,这是刘伯温在临终前还想着为朝廷做贡献。但那筐鱼,朱元璋就百思不得其解了。朱元璋对左右的人说:「 ”刘基善弄巧谋,影弓昭危,死亦为之,其性如此。”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悲痛不已。但国不可一日无主,一个国家也不能没有储君。在剩下的诸多皇子中,朱元璋最欣赏的还是皇四子朱棣。在权衡是否立朱棣为太子时,朱元璋突然想起了刘伯温留给他的那筐鱼。那筐鱼虽然已经死了十七年,但朱元璋却记忆犹新。刘伯温当时让儿子送来鱼时的情况是:鱼入筐,筐入缸。虽然大缸内有水,但因为装鱼的筐网格太密,所以导致很多鱼都挤在一起,入宫没三天就死了。 想到此处,朱元璋立刻翻开了刘伯温留下的那本《时务十八策》。果然,最后一章讲的是:势有所梏,则小柔可以服大力;形有所格,则大猛不能破小坚。刘伯温这是在提醒他,为政的要领在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如今朝廷需要做的是对百姓宽柔。想起朱棣那与自己一模一样的性格,朱元璋便觉得不能再把江山交到朱棣手中。后来朱元璋将性格慈善的皇长孙朱允炆立为了太子,没想到却引发了靖难之役。 很赞哦! (1100)
相关文章
- 朱元璋到最后为什么要杀徐达 朱元璋令刘基等拓建建康城
- 刘伯温送给朱元璋一筐鱼的意思 刘基临终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不知其意,17年后终于顿悟
- 朱元璋时杨宪是怎么死的 朱元璋為何要處死七十多歲的李善長,看李善長做的這些事就知道了
- 朱元璋到最后为什么要杀徐达 明朝开国元勋第一人徐达
- 朱元璋时杨宪是怎么死的 李善长没犯什么大罪,朱元璋为什么一定要杀他?
- 朱元璋到最后为什么要杀徐达 朱元璋为何封李善长第一功臣
- 朱文正李文忠 李文忠的生平简介 朱元璋为何差点杀掉养子李文忠?
- 朱元璋有多喜欢朱标 李文忠随朱元璋征北 开国将领李文忠怎么死的
- 朱元璋到最后为什么要杀徐达 朱元璋树立了无数的仇敌又杀人无数 为何没有人敢刺杀朱元璋
- 朱元璋到最后为什么要杀徐达 朱元璋给了个机会,刘基断然拒绝,太祖遂意识到功臣不得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