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宫吴文英赏析 吴文英《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吴文英《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原文:
春语莺迷翠柳。烟隔断、晴波远岫。寒压重帘幔拖绣。袖炉香,倩东风,与吹透。花讯催时候。旧相思、偏供闲昼。春澹情浓半中酒。玉痕销,似梅花,更清瘦。
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翻译及注释
翻译春风殆荡,莺语啁啾,翠柳如烟,水波潋灩,远山如黛。室内帘幔重重,挡住了窗外的春光,仍透著寒意,令人感到压抑。袖中虽然笼著燃著香料的手炉,还是希望春风能将手炉吹得旺些。春花催发,引起了旧日的相思情。如今孤身一人,闲极无聊得难挨这早春的清昼。唯有以酒销愁,来冲淡那春的引诱,情的煎熬。将醉未醉,闺中人玉损香销,有如梅花,甚或更加清瘦。
注释1夜游宫:词牌名,调见毛滂《东堂词》,贺铸词有「可怜许彩云飘泊」句,故又名「念彩云」。又因有「江北江南新念别」句,亦名「新念别」。双调,五十七字,上下片各六句四仄韵。此词上、下片末后三个三字句。2远岫(xiu):远山。岫,峰峦。谢胱《郡内高斋闲望》诗:「窗中列远岫。」3寒压:写闺中人对室内重帘叠幔的压抑的感受。拖(tuō):同「拖」。「绣」指室外春光。4袖炉香:即炉香拂袖,此代指闺中人。倩:同「请」。5花讯:二十四番花信风。古人认为花期有信,应风而开。由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6闲昼:指极至无聊的时光。7春澹(dan):春之淡薄,这是闺中人思春的心里感受。情浓:指闺中人的内心情感。中(zhong)酒:因酒醉而身体不爽,犹病酒。
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创作背景
词人吴文英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梦窗在苏州曾纳一妾,后遭遣去。在杭州亦纳一妾,后则亡殁。集中怀人诸作,其时夏秋,其地苏州者,殆皆忆苏州遣妾。」有认为这首词即是创作于该时期的一首怀念虞姬妾的作品。也有人以为这是吴文英的一首普通闺怨词。
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鉴赏
发端「春语莺迷翠柳。「烟隔断、晴波远岫」二句,以丽语勾出春暖花开的美景。「春语」句为近景,著「烟隔断」三字,点明下面所写「晴波远岫」是远景,开头所绘之春景,有柳之翠,莺之黄,山之青,水之绿,色彩鲜明清丽;有峰峦之静谧,水波之动荡,翠柳之摇曳,黄莺之歌唱,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动静交织、远近交融的立体画面。这画面充满蓬勃的生机,为下文起著反衬的作用。
「袖炉香」三句,写闺中人在薰香的室内,敬请春风的吹拂,「吹透」二字,刻画出闺中人要驱走重帘叠幔所造成的寒气与重压之情何等强烈。这里没有春天来临的欢愉与轻松,由此将「闺怨」正面作了暗示。
过片紧承「倩东风」,「花讯催时候」写闺中人盼望春天的迅速到来。「旧相思、偏供闲昼」一句,以直抒胸臆手法写出「闺怨」之情。「旧相思」与上片的「寒压」相呼应,可见「寒压」之感绝非客观的重帘叠幔所致,而是有内在的原因。因此,就更感到永昼漫漫,百无聊赖了。「春澹情浓半中酒」一句,继写闺中人的所为所感。正因「春澹情浓」这种感情的反差,造成的内心矛盾,也只好以酒消愁了。然而酩酊之后更引起身体不适。最后道「玉痕消,似梅花,更清瘦」,以闺中人玉损香销,如清瘦的梅花作结,从而将「闺怨」之情一笔托出。
此首小令在艺术颇具特色:一、含蓄委婉以景托情,反复渲染,揭示主旨。开章描绘春景之美,用以反衬闺怨之情,后以帘幔塞压从正面衬托闺怨,进而以「倩东风,与吹透」表达闺情之渴望;下阕又以闲昼相思,情浓病酒来揭示「闺怨」,最后以玉容消损如清瘦梅花的比喻将闺怨写足。二、善于炼字。词语声调铿锵,色彩鲜明,景物描写富有主体感。如「春语莺迷翠柳」一句,写翠柳飘拂,黄莺婉转,不仅有声有色,动静交织,而且加上一个「迷」字,将黄莺拟人化了,有力地表达了人对春天的喜悦之情,它起了诗眼的作用。又如「晴波远岫」二个词的修饰语为「晴」「远」二字,于是就将晴空如洗,水波荡漾,峰峦起伏,山青如黛的美好境界勾出。

诗词作品: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诗词作者:【宋代】吴文英诗词归类:【春天】、【写景】、【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