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汉语拼音中什么是单音节 为什么西方难以流传九九乘法?汉字的单音节发音使得英文难以代替

火烧 2021-07-17 00:08:11 1068
为什么西方难以流传九九乘法?汉字的单音节发音使得英文难以代替 中国人的计算能力在世界是一流的,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人会背诵和熟练运用乘除法表。而许多外国人则必须借助于计算器。那么中国在什么时候就有了乘法表
汉语拼音中什么是单音节 为什么西方难以流传九九乘法?汉字的单音节发音使得英文难以代替

为什么西方难以流传九九乘法?汉字的单音节发音使得英文难以代替  

中国人的计算能力在世界是一流的,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人会背诵和熟练运用乘除法表。而许多外国人则必须借助于计算器。那么中国在什么时候就有了乘法表呢?在考古学出现之前,人们仅仅能够从古代文献中去了解这个历史。 一,中国发现世界世界最早的十进制乘法表 根据中国古代史料的记载,中国早在春秋早期就已经流传「 ”九九乘法表”了。 《说苑·尊贤》记载了齐桓公设庭燎招贤的故事。其中就说到其中有一个东野鄙人「 ”以九九之术见”,对此,齐桓公报以鄙视的态度,认为「 ”九九何足以见乎?”。这里的九九之术也就是今天的「 ”九九乘法”。战国时代的文献,如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提到的「 ”三九二十七”、「 ”六八四十八”、「 ”四八三十二”、「 ”六六三十六”等就是乘法表的一部分。 早期的乘法表的顺序和现在是相反的,是从「 ”九九八十一”开始到「 ”二二而四”止,春秋后期的《孙子兵法》已经出现了「 ”一一如一”,这说明乘法表在不断的完善。到了宋朝,乘法表的顺序才变成和今天一样,是从「 ”一一得一”开始至「 ”九九八十一”结束。 随着考古发现的不断丰富,人们不断发现中国早期的比较完整的乘法表。如在湘西里耶出土的秦简上发现了距今2200多年的比较完整的乘法表,在张家界古人堤遗址和楼兰文书也发现了类似乘法表,但是比较残缺。 里耶乘法表 2008年,清华大学收藏了一大批竹简,被命名为了《清华简》,经过不断的整理,到了2014年发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其中就有了中国最早的乘除法表——《算表》。《算表》由21枚竹简组成,能进行100以内的复杂乘法运算,被国际公认为世界世界最古老的十进制乘法表。 《算表》 二,西方也有乘法表,但未能流传下来 实际上,乘法表并非中国独有,在西方国家也同样拥有。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乘法表出土于在4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不过它并非是十进制的,而是六十进制而非十进制的。两河文明是六十进制的发明者,他们把一年化为360天,把圆的角度设为360度,至今影响着天文学、几何学和时间领域。 古巴比伦出土的三角函数表 但是为什么西方的乘法表没有广泛流传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十进制的广泛使用,使得六十进制所使用的领域大大缩小了。古代除了两河文明使用六十进制和玛雅文明使用二十进制以外,其他的文明都使用十进制。因此,最终十进制取得了胜利。 甲骨文中的数字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和语言有关系了。西方国家的文字是字母文字,是多音节的,因此背诵上是非常困难的。而汉字是单音节发音,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利于记忆和背诵,提高运算效率。九九乘法就是十进制和中国汉字的完美结合产生的结晶,这是其他任何记数法和语言文字所无法产生的。 甲骨文 三,「 ”九九乘法表”并不能证明中国数学先进 「 ”九九乘法表”加速了中国人运算能力,因此在中国的学生也常常在国际数学大赛中斩获大奖,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中国人的数学就十分先进。因为中国的数学和西方的数学属于不同的两种类型。 中国的传统数学叫做运用数学,也就是以计算为中心的「 ”算术”。中国古代结绳记数、观测天象、制定历法、丈量土地、预测产量、分配财产等都需要大规模的计算,因此产生了相应的算术、代数、算术几何。如中国著名的数学典籍《九章算术》就是246个实际应用问题的汇集。因此,中国的数学注重的实际上的运用,其结论来源于经验,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而西方的数学则不同,是一种以严密的逻辑体系构成的演绎数学。他们追求数学上的定理、公理,研究研究纯粹的、抽象的数学。西方数学强调定义、定理、证明、推论,而不强调其实际上的运用。因此,西方数学可以形成一个十分完整的严密的体系,这也是近代数学和物理学产生的理论基础。在西方,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往往也是数学家,如泰勒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牛顿等。 几何学 因此,中国的数学和西方的数学各有所长。西方的数学在科学演绎和逻辑上更加擅长,而中国的数学更加适合普及大众,让大众加快运算能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