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英国历史概况 绥阳镇的历史概况
绥阳镇的历史概况 绥阳,原名“小绥芬”,因小绥芬河从镇中穿过而得名。1882年(清光绪八年),推行“屯垦实边”政策,宁古塔以东设立6屯,绥阳地区设立小绥芬屯。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开始修筑中东铁
绥阳镇的历史概况
绥阳,原名“小绥芬”,因小绥芬河从镇中穿过而得名。
1882年(清光绪八年),推行“屯垦实边”政策,宁古塔以东设立6屯,绥阳地区设立小绥芬屯。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开始修筑中东铁路,从海参崴至此设第六站,人们惯称为“六站”。
清代“光宣之际”,先后属绥芬厅、东宁厅管辖。

中华民国成立后,隶属东宁县管辖。
1922年,奉系军阀张宗昌出任绥宁镇守使,在绥芬河一带屯兵数万,为了筹措军饷,广种罂粟和开设赌场,外省农民大量流入,小镇人口猛增,耕地发展到三四千垧之多。
东北沦陷后,1934年设小绥芬保,1938年伪东宁县公署于此设办事处,因其位于小绥芬河北岸,为“小绥芬河之阳”,遂命名绥阳办事处,从此改称“绥阳”。
1939年6月,伪满设置绥阳县,为伪县公署驻地,改为绥阳街。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2月为绥阳县政府驻地,仍称绥阳街。
1948年10月,绥阳县并入东宁县,改设第二区,并为区政府驻地。
同年,在小绥芬河南岸组建绥阳林业局,工业人口逐渐增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仍为第二区,1956年5月,撤区划乡,设置绥阳镇。
1958年9月,与金厂、细鳞河乡合并成立曙光人民公社,后改为绥阳公社。
1962年3月,与原金厂、细鳞河两个乡分开,分设绥阳镇公社和金厂公社、细鳞河公社。
1984年将绥阳镇公社改称绥阳镇。
镇内驻有国家一类大型森工企业—绥阳林业局,有森林资源57.6公顷,占全县森林资源的79.6%。
东北部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9公里,65911边防团驻扎镇内。
很赞哦! (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