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清朝时间 清朝是国民党推翻的吗
清朝是国民党推翻的吗
不能简单的说清朝是国民党推翻的,随着大量史料被整理挖掘出来,历史的真相逐渐被还原的更清晰。
客观地说,国民党作为新兴政党,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参与了推翻清朝腐朽统治的运动。
现在很多人在争论究竟是谁推翻了清朝的问题,究竟是窃国大盗袁世凯还是民主先行者孙中山。
以前主流观点认为是孙中山的民族革命派推翻了清朝,而袁世凯后来做大总统是窃国。
很显然这种观点是国民党北伐成功之后才成为主流的,因为就当时的实力来看,袁世凯的实力还是很强的,孙中山的思想和观点尽管可能比老袁进步不少,但谁当大总统还是靠实力说话的,不能光靠一些理论和主张。
从这一点来看,袁世凯当大总统不可说“窃”而应该说靠的是实力,借用一句md的经典名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但是,清朝其实是三股力量一起推翻的,一股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一股是以孙文为首的民族革命派,还有一股就是那些持观望态度的地方大员。
其中袁世凯和地方大员是主要力量,而民主革命派是次要力量。
关于北洋和地方大员的崛起,最早可以追溯到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究竟是谁剿灭的?不是朝廷的绿营,更不是骁勇的满洲八旗,而是汉族地主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湘军和淮军。
不能说绿营和八旗在剿灭太平天国运动中没有起到一丁点作用,而是说,剿灭太平天国的主力军是湘军和淮军。
而这两支部队都起源于地主团练,带有私人武装的性质。
这是清朝没办法的办法。
因为在北宋之后,吸取了前代节度使割据造反的教训,以后历朝历代军权都牢牢掌握在中央手中。
岳飞被杀,除了奸人唆使,另一个原因其实就是当时岳飞手里的军队太多了,岳飞个人的权威太大了,宋高宗有点害怕了。
但到了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如潮水席卷整个南中国,武昌和南京这两个南中国重镇都落入到太平军之手,而朝廷的绿营和八旗又打不过人家,没办法才允许地方自办团练,最后造就了湘军和淮军,这种军权的下放其实出于无奈之举,但客观上开了军权下放的先河。
大家都知道,湘军和淮军中,各营都以各营头领的名字为号,你看电影《投名状》里,庞青云那个营就叫山字营,因为庞青云字鹿山。
这个还真不是导演瞎编的,是又事实根据的。
其中还有庞青云、赵二虎、蒋武阳三位拜把子的情景,这种场景不禁让人想起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场面。
刘关张也好,曹操也好,都是打着镇压黄巾军的旗号起来招兵买马,但招来的兵是朝廷的还是自己的?士兵心中是皇上说了算还是大哥说了算?
紧接着是洋务运动。
但这洋务运动又是谁搞的?除了奕是朝廷的人,余下的就是湘军的头子曾国藩和淮军的头子李鸿章了。
再有就是张之洞,左宗棠等人。
但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汉族地主+地方大员。
到了晚清,军队质量的好坏除了要看军队的数量和训练之外,器械的装备其实已经相当重要了,但不幸的是,新兴的近代军事化工业几乎一样也没掌握在朝廷手里,而是掌握在地方大员们的手中。
崇厚那个天津机械制造局在这个满清贵族的手中经营的越来越不像样子最后还是被李鸿章接管了。
此外为这些兵工厂提供原料的汉阳铁厂,为这些兵工厂提供财源和运输的轮船招商局也是这些地方大员开的,不客气的说,中国的军事近代化基本上就是被这些汉族地主们操纵完成的。
这种权利的下放在某种程度上比军权的下放更有破坏性。
所以可以这么说,太平天国运动促成了军权的下放,而洋务运动又使得这些地方部队迅速的实现了军事近代化。
满清靠八旗起家,但现在,八旗显然已经不是这些洋枪洋炮的对手了,清朝起家的根本已经荡然无存了。
甲
午战争中,与其说这是清朝与日本的战争,不如说是李鸿章和日本的战争。
参战的主力哪里还有八旗和绿营的影子,什么淮军、湘军、练军、毅军都是太平天国运动
之后建立的军队。
而且这些军队大多掌握在个人手里,这些个人以汉族地主军官为主,满洲贵族当时能带兵打仗的已经没有多少人了。
再看海军,北洋水师完全是李
鸿章一手操办的。
买军舰搞训练的银子是朝廷的不假,但这些银子最后还是由李大人来使用。
所以从甲午战争中方参战的人员构成来看,清政府中央掌控的军队,特
别是能打的军队已经不是很多了,大量的精锐部队其实都有掌握在个人手里。
现在很多人不理解,为啥甲午一战,中国军队打的那么水,其实不是贪生怕死,而是保
存实力。
朝鲜丢了,东北丢了不要紧,但这手中的军队要是丢了,那可就真完了。
并且当时参加甲午战争的不对基本上都是李鸿章这头的人,江南很多地区的地方大
员采取的其实是自保德态度。
也就是说早在甲午战争时期,这些人就已经不跟清朝一条心了。
这也为后武昌起义一爆发,南方各省就纷纷独立买下了伏笔。
再
看1900年庚子国难。
我都纳闷以当时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区区两万练军还对付不了?要知道1900年联军的水平和1937年的日军事没法比的。
当时坦
克、战斗机、机关枪、这些玩意还没发明出来呢。
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与对方基本上是对等的,几十万人打不过两万人,这是打不过还是不想打?如果当时慈禧老佛
爷手里但凡有一支靠谱的军队,她就不招募义和团了。
并且老佛爷当时被联军追的在北方到处跑,南方的督抚们可曾派兵勤王?事实上此时的清朝已经显现出了分裂
的态势。
问题的关键在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都是受过忠君教育的老派人物,手里有军队也不敢造反。
但

到了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这帮大头兵出身,没念过几天四书五经完全是军队育出来的人掌握军队的时代,他们可就不这么想了。
所以,与其说是袁世凯推翻的清
朝,不如说是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长期积累的一种结果。
至于孙中山,他的主张是很高明的,思想是很进步的,但从来,政治是要靠实力说话的,在1927年,
北伐成功之前,孙中山的力量对中国影响还是很小的。
辛亥革命充其量为袁世凯他们抢班夺权创造了一个很不错的借口,仅此而已。
就好比如果没有黄巾起义,刘
备、曹操没准还是大汉朝的忠臣呢。
但辛亥革命也不过就是一颗导火索,而非真正的炸药。
此
外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西方新思想对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冲击也是导致清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这些几千年来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朝都不曾遇到过的新问题,使清王
朝的灭亡不同于以往历朝历代,带有很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而民族革命派不过是这其中一个因素罢了。
总的来说,清朝灭亡有历朝历代都遇到过的老问题,也就是
军权的过度下放,导致地方军阀的膨胀进而导致了朝代的灭亡。
但同时西方凡封建的新思潮也是推翻清朝的一个有力武器。
以前,包括现在,很多人认为是这种新思
潮催生的民主革命派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推翻了清朝,但我感觉新思想对推翻清朝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来自老问题,也就是军权的下
放和军阀的倒戈。
毕竟辛亥的时候,清朝之所以能那么快倒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袁世凯的逼宫,和南方各省的迅速独立。
虽然是武昌起义为他们的倒戈提供了一个
很好的借口,但如果光靠民主革命派,那推翻清朝还是要等待很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