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胡杨能在沙漠中生长
我国新疆有一条国内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河流两岸大多是荒漠,植物稀疏,树木极少,胡杨是生长在那里的唯一的大乔木。
胡杨是杨柳科杨属中的一种,又叫异叶杨,因为它在同一植株上可以生出两种形态不同的叶子。一种是宽阔似杨树的叶子;另一种比较狭窄,似柳树的叶子。有趣的是,除了上述两种叶子以外,还有一种介于中间的叶子,它既像杨叶又像柳叶。胡杨叶的异形,在杨树类中是少见的。
人们说,胡杨之奇还不是叶,而是它极为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怕沙荒,抗旱力强,一些老树的根可以向侧面伸出去几十米,每一条根上都能发芽长出新的小树,盘根错节,就可以“互助”防沙固土了。正因如此,胡杨是阻挡沙荒扩大的好树种。胡杨的种子也能发芽繁殖,种子有翅,借风力可向四面传播。如果种子落于河中,可随水流漂到远处安家落户。它一旦靠近了岸边,沾上了什么泥沙阻碍物,就能在两三天内发芽、生根,最后长成幼小的树木,这在杨树类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也许你会感到奇怪:荒漠地带风沙大、水少,胡杨是怎样抵抗干旱而长成大乔木的呢?科学家作过探讨,胡杨不仅有上面说到的特征,而且还有一种本领,就是在有水时拼命r:存水以备干旱时用。如果在一株老胡杨树干上横向钻一个孔,往往就会从钻孔里射出一股水线,犹如拧开的自来水龙头,水线可以平射出1米多远。有人测试过,即使年降水量在100~200多毫米,它也能生存。
胡杨还有一招“绝技”,就是不怕盐碱的危害。你仔细瞧瞧老胡杨的树干,在一些低凹处,可以见到白色的碱,这就是胡杨碱。原来胡杨在盐碱多的地方生长时,免不了吸收了过量的盐碱,但它能通过树干或树叶,把多余的盐碱排出来,以免受害。有时盐碱排出多了,还会往下滴,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胡杨泪”。
胡杨在荒漠中生活,还有一大威胁,就是温差大。白天沙漠地区太阳直射时,气温达41℃以上,而夜里则降到-39℃以下。然而,它既能抗高温,又能耐低温,照样安然生长。
关键词:胡杨 沙漠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