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是什么人物 我有个股票的问题,很棘手,谁能告诉我巴菲特或者彼得林奇的写信地址,我想请教他们
我有个股票的问题,很棘手,谁能告诉我巴菲特或者彼得林奇的写信地址,我想请教他们
我有个股票的问题,很棘手,谁能告诉我巴菲特或者彼得林奇的写信地址,我想请教他们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玛哈波克夏·哈萨威公司总裁办公室巴菲特收
彼得林奇现在住在波士顿,你要真想找他,就去波士顿的警察局问下
彼得林奇股票有什么理论
1、股价已经下跌这么多了,不可能再跌了。
2、抄底买入,你总能知道什么时候一只股票跌到底了。
3、股价已经这么高了,怎么可能再涨呢。
4、股价只有3美元。我能亏多少呢。
5、最终股价会涨回来的。
6、黎明前总是最黑暗的。
7、等股价反弹到10美元时我才会卖出。
8、我有什么可担心的,保守型股票不会波动太大。
9、等的时间太长了,不可能上涨了。
10、看看我损失了多少钱,我竟然没买这只大牛股。
11、我已经错过了一只好股,我一定要抓住下一只。
12、股市上涨,所以我一定是对的。股市下跌,所以我一定是错的。
我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谁能告诉我
这个问题它是这样的,然后就是这样,再这样,明白了么。

谁能告诉我巴菲特的成长历程和成就么?
沃伦·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是当地的证券经纪人和共和党议员。沃伦·巴菲特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他钟情于股票和数字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满肚子都是挣钱的道,5岁时就在家中摆地毯兜售口香糖。稍大后,他带领小伙伴到球场拣大款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生意颇为红火。沃伦从小就超乎年龄的谨慎,他被母亲称为很少带来麻烦的小孩。小沃伦刚刚踏入11岁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17岁的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觉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便不辞而别。辗转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名·格雷俄母。格雷俄母反对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盈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1951年,21岁的巴菲特学成毕业的时候获得最高分A+。1956年巴菲特回到家乡,年少气盛的巴菲特决心自己一试身手。有一次他在父亲的一个朋友家里突然语惊四座。宣布自己要在30岁以前成为百万富翁,如果实现不了这个目标,我就从奥马哈最高的建筑物上跳下去。不久一帮亲朋凑了10.5万美元,其中有他的100美元,成立了他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创业之初,巴菲特非常谨慎,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他已经拥有了5家合伙人公司。巴菲特兑现了他的百万富翁狂言。当了老板的巴菲特每天只做一项工作,就是埋头在资料堆里寻找低于其内在价值的廉价小股票,然后将其买进,等待价格攀升。几十年来,巴菲特有一套投资理论,这套理论使他在股市中长胜,也使它远离高科技股。第一,他只从事长期投资,投资的绝不是概念、模式,也不仅仅是股票本身,而是真正的生意。投资能创造可预见收益的公司。第二,他讨厌股票期权多的股票,像高科技股,称这种股票是彩票。第三,他认为买身边的品牌最可靠,谁做的广告多,消费者喜欢,就买谁。巴菲特的眼光一如既往。1962年,巴菲特及其合伙人开始收购马萨诸塞州一家濒临倒闭的纺织品公司伯科希尔哈萨维公司的股票,并于三年后接管了该公司。后来这家小企业在巴菲特手中成了最富盛名的控股公司,30多年前股价奇蹟般上升了几千倍。1968年5月,当股市一片凯歌时,巴菲特宣布隐退。1969年6月,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因为他看到了财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股市一片箫条,巴菲特又盯上了报刊业,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2个亿。巴菲特的另一个杰作是认购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在上世纪70年代,该公司的业绩十分清淡。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乐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抽回资金投入饮料生产。其股票单价已涨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于赚了多少,其数目可以让全世界的投资家砸舌。从1965年至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琼斯指数近17个百分点。如果谁在1965年投资巴菲特的公司1万美元的话,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万美元的回报。也就是说,谁若在30年前选择了巴菲特,谁就坐上了发财的火箭。在2001年之前,伯克希尔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从未出现过负值,这种好运因911恐怖分子的袭击而消失。但到了2003年,他一举扭转了过去几年欠佳的投资记录,再次捍卫了股神和奥马哈的圣人的地位。2002年,巴菲特大量买入中石油股票,这只哈萨维公司的第8大重仓股,当年就实现增值175%。特别的巴菲特。巴菲特不爱抛头露面,生活方式保持低调。他把他的生活准则描述为简单、传统和节俭。巴菲特身高五英尺,中等身材,通常带着一副眼镜。这副眼镜据纽约时报报道是撒切尔送给他的,他的脸上经常带有一种急切的探寻的表情。很容易被看成是职员、会计师、银行家或是一个心不在焉的教授。1999年,巴菲特为了向一家慈善机构奥马哈孤儿院捐款,拍卖了他的酷厚的钱包。在此前的20年里,他一直使用这个破旧的钱包。正如巴菲特所解释的那样,这个钱包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我的西服是旧的,我的钱包是旧的,我的汽车也是旧的。1958年以来,我就一直住在旧房子里。这位富豪的钱包里有多少钱?我一般在钱包里放1000美元左右。虽然有报道说巴菲特穿过一套价值1500美元的义大利西装,但是只有在极少见的场合下他才会穿。有时在周末他穿着一件松松垮垮的海军蓝T恤衫,上面还写有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标识语。就像他的女儿苏珊说的那样,有一天妈妈去商场,说咱们给他买一套新衣服吧,他穿了30年的那套衣服我们都看烦了。所以我们就给他买了一件驼绒的运动夹克、一件蓝色的运动夹克。但是他让我把衣服退掉,他说我有一件驼绒的运动夹克和一件蓝色的运动夹克了。苏珊补充说,他不把衣服穿的非常破旧是不肯换的。巴菲特喜欢喝可口可乐这一点早已名声在外。他亲自购买可口可乐,以满意的折扣价每次购买50箱,每箱12罐。他很少跑到商店去喝。巴菲特的生活总是量入为出,他坚持以最低的成本运作,手中持有充足的现金,很少负债或不负债。例如他在很快就要成为一名百万富翁时才为他的合伙企业添置一台价值295美元的IBM打字机。巴菲特是出了名的节俭,但是他也是美国历史上最慷慨的捐献者。他将370亿美元捐赠给5个慈善基金会,这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笔个人慈善捐款。奇蹟的背后。是什么力量帮助巴菲特创造了如此惊人的奇蹟呢?这首先应当归功于他从师傅格雷俄母那里学来的,又经自己在实践中锤炼的投资哲学。他一向坚持采用以价值为导向的长期策略。他说如果你没有持股10年以上的准备,那就连10分钟也不要持有它。与别人不同,他专找熊市股票,就像股票收容队员似的,到了1966年春,股市牛气冲天,但巴菲特却坐立不安,尽管他的股票都在飞涨,但却发现很难再找到符合他的标准的廉价股票了。虽然股市上涨,给投机家带来了横财,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因为他认为股票的价格应建立在企业业绩成长,而不是投机的基础之上。1968年5月,当股市一片凯歌的时候,巴菲特却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所有的股票。1969年6月,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而巴菲特却幸免遇难。格雷俄母曾在1930年股灾尚未结束时欣然入市,结果赔的囊空如洗。而在将近40年之后,巴菲特却成功躲过了灾难。巴菲特真正的出道了。1970年至1974年间,美国股市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时期,然而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异常,因为他看到了财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他暗中四处寻购。正是这个时期,巴菲特收罗了许多富有潜质而价格又被低估的股票,而这些股票后来给巴菲特创造了无尽的财富,最终将巴菲特推向世界首富的宝座。股神之所以诞生于美国,有很多综合的因素。美国资本主义很发达,股市管理相当健全,法制也比较健全。良好的外部环境、丰腴的投资土壤,所以让巴菲特理论和方法相当有效。但目前中国的大环境还没有到能够产生巴菲特这样的人的地步,可能还需要很多年。因为整个股市的完善需要时间,大家的心态、所受的教育、对投资的理解,整体的理解差异还不是很大。我们将有一个很大的成长空间。
巴菲特 彼得林奇他们是怎么从年报中看企业管理的 求书 解析他们关于管理层的分析
这个问题很复杂的,没有想的那么容易,也没有想的那么难。但千万别想着有捷径。
建议你去读一本书 袁克成 明明白白看年报
多读书,就明白了。
有人能告诉我中国有巴菲特吗?
巴菲特不是中国的,巴菲特是股神。
我们一般称某某是“中国的巴菲特”。
具体是谁,这个。。。
求关于巴菲特与皮特林奇的所有股票书籍
巴菲特是没出过书,但《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可以看作是他的书,其实也不必去看很多外国人写的关于巴菲特的书,国内研究巴菲特的专家刘建位的书就可以了,比如《巴菲特股票投资策略》、《巴菲特的8堂投资课》都是很不错的书。彼得林奇的方法其实和巴菲特的差不多,但他投资的一个观念在当今国内被很多机构投资者使用,即一个公司的股票市盈率不应该高于这个公司的复合增长率。在看这些书之前建议先去看一看台湾刘顺仁写的《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不会看财报也许就不能理解这些投资高手的投资策略。
彼得林奇的著作有哪些?
《战胜华尔街》(Beating the street)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One Up on Wall Street : How to Use what You Already Know to Make Money in the Market)
《彼得林奇教你理财》(Learn to Earn : A Beginner's Guide to the Basics of Investing and Business)
彼得林奇的主要作品
《战胜华尔街》,《学以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