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最老经典的相声 郭德綱最大“家產”曝光:讀書與不讀書,差距原來這麼大
郭德綱最大“家產”曝光:讀書與不讀書,差距原來這麼大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
藏書
前些日子,香奈兒藝術總監卡爾·拉格斐,逝世。他的生平日常,被網友們回顧了一遍又一遍。
然而最讓人震撼的,還是他的書房,私人藏書多達30萬本。
靠創意吃飯的人多讀書並不稀奇,甚至該說理所應當。可底下的留言中,有些人的評論卻是:
還不是有錢人的擺設,我要有錢,也買這麼多書。
這個年代視頻能剪,照片能修,文字可編,人設可改,但唯獨文化的事情無法做假。
這些陰陽怪氣的人,可能從來沒有想過,或者不肯承認:他不是因爲有錢纔買了這麼多書,而是因爲看了這麼多書,纔有了今天的成功。
1
其實看到拉格斐的書房,我最先想到的是郭德綱。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人,卻有一個極大的共同點:讀書萬卷,藏書五車。
郭德綱從來不缺少爭議,但唯獨一點不會有人質疑。
人們會說他沒文憑,但沒人敢說他沒文化。
他家的書房比演出劇場還大,說得出來的書他都能從書房拿出來。
看着一列列書架,以及上面塞得滿滿當當的書,就很容易明白,爲什麼他知道那麼多東西。就像他在《坑王駕到》說過的,說書人拜的祖師爺是孔聖人,幹這種拼文化的活兒,不看書給人家表演,那叫詐騙。
楊絳先生曾說過一句話:書讀多了,人的容貌自然會變。這句話在郭德綱的兒子:郭麒麟,身上有着最好的體現。
圖左爲郭麒麟
郭麒麟當初自願退學,頂着父親的壓力選擇學相聲。郭德綱最開始給他留的功課,不是學唱戲,背貫口,而是讀完《二十四史》、《清史稿》。這兩套書,有些人這輩子可能翻都沒有翻過。
郭德綱對他說:可以沒文憑,不可以沒文化;可以不上學,不可以不讀書。
曾經的郭麒麟,只是一個跟在老爸後面,蹣跚學步的小黑胖子。
如今已經成爲一個,能開自己專場的俊俏小先生。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當然,看書是不能減肥的,不要起歪主意。
2
前段時間轟動一時的翟天臨事件,最近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有人說這次最大的受益人,可能就是喻恩泰。
人在家中坐,喜從天上來。雖然他一直很低調,可惜實力不允許。在翟天臨退出話題榜的同時,喻恩泰又因爲多年前的採訪,直接又上了熱搜第二。
當初看《武林外傳》時,呂秀才的懷才不遇和迂腐至極,幾乎酸到了每個人牙根。你知道爲什麼喻恩泰,能演的這麼形象嗎?
在開拍之前,他爲了演好秀才,真的去背原版的《論語》,還特意找了批註版看。然後開拍的時候,導演說:你都背好了吧?記住就好。跟你說一聲,你背的那些都沒用。
單想一想就能感受到,喻恩泰當時那種欲哭無淚。所以呂秀才的懷才不遇不是演出來的,而是喻恩泰真的憋屈。
雖然在《武林外傳》裏,呂秀才的話永遠停留在那句:子曾經曰過。但喻恩泰看書的習慣和認真,是他這輩子的財富。
從考上博士到去牛津留學,從懷才不遇呂秀才,到慷慨激昂的莎士比亞。這次人們如此誇讚他,與其說是因爲運氣,更是因爲他自己的實力。
你至少要先是塊金子,纔會有人願意搭理和挖掘你,而讀書是鍍金最有效的方法。
3
今年《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開播。有文化底蘊的節目不少,能連播幾季的綜藝也不稀奇,但既有文化又熱度不減,就真的就是鳳毛麟角了。所以《詩詞大會》是成功的,而這成功的背後離不開董卿。
2014年處於事業巔峯的董卿,突然離開央視去美國留學。即使她是出名的愛看書,每天睡前一小時都是閱讀時間,也抵不過消耗速度。所以最終放下一切,選擇好好充實自己。
那時候她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一姐。璀璨舞臺,鮮花掌聲,鎂光燈下,萬衆矚目,別人求之不得的東西,她突然揮手而別。因爲她知道,那時候能取代自己的人太多了。
直到2016年,她帶着《中國詩詞大會》王者歸來,口碑、收視雙豐收。2017年,她的《朗讀者》橫空出世,好評如潮。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時代,許多節目都跪在收視率前,爲了博得關注無所不用其極。妥協於流量、明星、熱點,文化內涵如禁區一樣被摒棄。而這時候的董卿,就像姜文在《讓子彈飛》裏說的那句話:我就是想站着,還把錢掙了。
董卿曾經說:一個聰明的人不僅知道他什麼時候該上場,還要知道他什麼時候可以離開。離開的時間,決定着你看大家的背影,還是大家看你的背影。
如今她還是留給了所有人一個背影,但不是因爲離開,而是因爲飽讀詩書的她走在了所有人前面。
4
在主持人中,如果說董卿是知性的代表,那汪涵能說是博識的表率。他當初刪掉錢楓、陳坤微信的事情,不知道成爲多少文章的標題。而之所以這麼做,只是爲了有更多屬於時間去看書。
從中華歷史到西方哲學,從四書五經到從佛學詩集,他的閱讀量龐大到不可思議。 他太愛看書了,別的明星開飯店,他偏偏開書店,放的都是自己淘的書。
所以他才能隨口吟誦:如果我必須活一千次,我願意活在這裏;如果我必須死一千次,我也願意死在這裏。
所以他才能在節目中,突然拿到空盒子時,仍可以從曹植講到《道德經》:
有是萬物之所始,無是萬物之所母。
曾經,讀書人的志向是: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我們大部分人也許到不了這種等級,但至少能讓自己立身於天地,而不面目可憎、滑稽可笑。
5
爲什麼要讀書呢?也許是因爲當聽到有人對你說:你在此地不要動,我去買兩個橘子。能明白他是在佔你便宜。
當聽到有人對你說:你居然知道茴字有四種寫法。明白對方在罵你迂腐,而非誇獎。
當看到風景時說出來的是: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而不是一句我靠。
20歲的董卿,清早覽罷文章之後,還在話劇團等着接戲;

20歲的汪涵,瘋了一樣讀書。他剛跨入主持人的行列,前途未卜;
20歲的郭德綱,有學富五車之識還在漂泊,德雲社只是一場春秋大夢;
當初的他們沒有書房,在看書;如今的他們功成名就,還在看書。
曾經還很年輕的董卿,請教當時的央視一姐倪萍:臺上萬衆矚目,臺下寂寞無助,曾經鼎盛一時,總有落幕的一年,怎麼平衡和麪對?如今她自己找到了最好的答案:讀更多的書,變得更優秀,直到你再也無法被取代。
(本文圖片、資料來源:微博@郭德綱、@郭奇林;《武林外傳》、《魯豫有約》《讓子彈飛》、《坑王駕到》《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火星情報局》)
作者: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