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一统中原青版无书怎么拿 黃帝才是一統中原的人,為何炎帝排在黃帝前面,稱「炎黃子孫」
黃帝才是一統中原的人,為何炎帝排在黃帝前面,稱「炎黃子孫」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慣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炎帝欲侵陵

黃帝才是一統中原的人,為何炎帝排在黃帝前面,稱「炎黃子孫」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慣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阪泉之戰開啟了中華文明史,實現中華民族第一次大統一,但是令人奇怪的是,黃帝擊敗了蚩尤,炎帝也選擇歸順,但是如今我們卻自稱為「炎黃子孫」,既然皇帝為中原之首,為何不稱「黃炎子孫」呢?
古時,並不是自稱為炎黃子孫,只是認炎帝和皇帝的後裔,《國語·周語下》中說:鯀、禹與夏人之後,以及共工、四岳與各姜姓國,皆黃、炎之後也。古人雖然將炎黃當做先祖,但兩者地位還是有一些差別。
《史記·封禪書》記載:秦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畤,祭炎帝。從這兩處來看黃帝還是排在炎帝之前的,不僅僅是之前,漢朝之前,「炎黃子孫」的稱謂並沒有出現,而單單只是「黃帝子孫」。
漢高祖劉邦編造赤帝(炎帝)子斬白帝子的故事,因此就有了炎帝後裔,只是華夏始祖還是以黃帝為基礎,漢代「百家言黃帝」,公元前110年,漢武帝10餘萬大軍北巡碩方,歸途當中「祭黃冢橋山」,開創黃帝陵祭。
王莽篡漢之後,也是自稱為黃帝之後,還聲稱:姚、媯、陳、田、王凡五姓者,皆為黃帝後裔,而真正將黃帝華夏始祖地位定下來的是司馬遷,他堅持一大統歷史觀和民族觀,將黃帝民族共祖,上承「百家雜語」,下啟二十四史,都標註「黃帝子孫」。
漢元帝、成帝時,博士褚少孫補《史記·三代世表》時稱「舜、禹、契、后稷皆黃帝子孫也」,《世表》當中更說道:五帝、三王皆黃帝子孫。所以說,此時黃帝一直以來都被當做先祖,那麼炎帝又去了那裡呢?
在《遼史·太祖紀贊》當中主張契丹為炎帝之後,匈奴、鮮卑都為炎帝後裔,因此古代中原皇室從不自稱為炎帝後裔,但隨著五胡之亂,炎帝作為先祖也是進入了中原文獻,宋代王朝就尊炎帝為感生帝。
明代也將炎帝作為先祖,但兩者黃帝和炎帝沒有並稱,直到清末時期,西方列強入侵,才開始使用「炎黃子孫」,滿清以:「起我黃帝胄,驅彼白種賤,大破旗漢界,謀生皆自便」為號。
而革命派認為:「炎黃之裔,厥惟漢族」,清朝滅亡之後,「五族共和」取代了「驅除韃虜」,炎黃子孫這才定義了下來,古時炎帝被認為是少數民族的先祖,黃帝是中原人的先祖,將炎放在前面也是為了突出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從基因學的角度來講,中原人經過兩千多年的大融合,早已經不再是純正的漢族的了,我們自稱為「炎黃子孫」也並沒有沒有道理,而且「炎黃」比起「黃炎」更加押韻一點。
很赞哦!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