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欧阳修词集 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欧阳修)阅读答案附翻译,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欧阳修)阅读答案附翻译

火烧 2022-03-18 19:32:13 1273
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欧阳修)阅读答案附翻译,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欧阳修)阅读答案附翻译   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  欧阳修  修顿首再拜启。得书,卑情不任欣慰之至。戎狄侵边,自古

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欧阳修)阅读答案附翻译,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欧阳修)阅读答案附翻译  

  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

  欧阳修

  修顿首再拜启。得书,卑情不任欣慰之至。戎狄侵边,自古常事,边吏无状,至烦大贤。伏惟执事忠义之节信于天下,天下之士得一识面者,退夸于人以为荣耀。至于游谈、布衣之贱,往往窃门下之名。则士之好功名者,孰不愿出所长少助万一,得托附以成其名哉!况闻狂虏猖蹶,屡有斥指之词,至于执戮将吏,杀害边民,凡此数事,在于修辈尤为愤耻,每一思之,中夜三起。

  然修无所能,徒以少喜文字,过为世人见许。此岂足以当大君子之举哉?况今世人所谓四六者,非修所好,少为进士时不免作之,自及第,遂弃不复作。在西京佐三相幕府,于职当作,亦不为作,此师鲁所见。今废已久,惧无好辞以辱嘉命,此一端也。

  某虽儒生,不知兵事,窃惟兵法有勇有怯,必较彼我之利否,事之如何,要在成功,不限迟速。某近至京师,屡于诸公间,略闻绪言攻守之计,此实当时之宜,非深思远见者孰能至此?愿不为浮议所移。

  古人所与成事□,必有国士共之。非惟在上者□知人为难,士虽贫贱,以身许人,固亦未易。欲其尽死,必深相知,知之不尽,士不为用。今豪俊之士,往往蒙见收择,顾用□如何尔。此在明哲,岂须献言。然尚虑山林草莽,有慷慨自重之士,未得出□门下也,宜少思焉。

  若修者,恨无他才以当长者之用,非敢效庸人苟且安佚也。伏蒙示书,夏公又以见举。某孤贱,素未尝登其门,非执事过见褒称,何以及此?愧畏!然某已以亲老为辞,更无可往之理,惟幸察焉。(节选自《欧阳修文集》卷四十七)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伏惟执事忠义之节信于天下 信:通“伸”,伸展,彰显

  B.少为进士时不免作之 少:年轻

  C.非深思远见者孰能至此 孰:谁,哪一个。

  D.伏蒙示书,夏公又以见举 见:表被动

  7.在第四段的方框内填入的虚词,恰当的一组是(3分)

  A.者 而 之 其

  B.也 之 其 于

欧阳修词集 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欧阳修)阅读答案附翻译,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欧阳修)阅读答案附翻译

  C.者 以 之 于

  D.也 以 其 之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修无所能,徒以少喜文字,过为世人见许。(4分)

  (2)欲其尽死,必深相知,知之不尽,士不为用。(4分)

  9.请简要概括作者“辞辟命”的原因。(4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