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 崇祯皇帝殉国后,明朝遗民为何再次讨论“都燕之辩”?
崇祯皇帝殉国后,明朝遗民为何再次讨论“都燕之辩”? 季我努学社 gt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胡一舟。 gt 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在有明一代的历史中是一件非常重
崇祯皇帝殉国后,明朝遗民为何再次讨论“都燕之辩”?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胡一舟。 >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在有明一代的历史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其对明代政治以致社会文化之风气都有极大的影响,这一点自不需多言。在迁都之前,时人对于迁都利弊就有过很多争论,无论朝野,意见均不统一。最终永乐皇帝乾纲独断,排众议行迁都。而关于迁都的功过讨论以“都燕之辩”的题目贯穿于明代始终。在一些特殊时刻,这一问题又显得尤其尖锐,比如“土木之变”,则有人指斥其为都燕之弊,而明亡之后,处境尴尬的明遗民则又重拾这一话题,并给了它新的内容。 >崇祯皇帝 >明代士夫论争好“借题发挥”,“都燕之辩”给了他们评论当时政治的良好素材。其时,李自成攻入京城,时论有议请崇祯皇帝迁都南方,徐图再起,“都燕之辩”就在这样的背景重被提起。而最终崇祯帝选择了煤山自缢,不论是出于真的要以身殉国,还是为当时言论所逼迫,但为人所知的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那么问题又回到了“都燕之辩”上,因为这种形式的“守国门”也好,“死社稷”也罢,都是朱棣的预设价值。 >京剧《明末遗恨》剧照 >崇祯“殉国”了,但南明的政权却前仆后继。亡国遗民自然就陷入反思,时论有认为劝崇祯殉国为“弑君”的说法,主张迁都;有人则认为迁都就是怕死,就是投降,国亡就应归罪于这辈“降臣”。沿着这一说法进行逻辑回溯自然就回到了迁都的利弊上(永乐是往北迁,明亡是往南迁)。 >煤山上的“老歪脖子树”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所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在这样的价值观下,崇祯殉国,而遗民苟存本是“不合法”的,那么“都燕之辩”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了对遗民生存合法性的论辩了。 >参考文献: >1.《明实录》 >2.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3.王夫之:《宋论》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赵培文 王雪慧
很赞哦! (1059)
相关文章
- 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 皇帝也爱音乐:唐朝皇帝中都有哪些音乐发烧友?
- 唐朝历代皇帝 清朝皇帝为什么半数子女养不活?死亡率为何这么高?
-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豆瓣 15世纪中西方的转折点:明朝火器的由盛转衰
- 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 春分是個好日子:清朝皇帝在這天當一天農民下田耕種
- 朱元璋如果在明末 如果将崇祯换成朱元璋,明朝的危机能解决吗?
- 朱元璋之后都有哪些皇帝 明朝最擅长帝王之术的皇帝,不是朱元璋,更不是朱棣,而是此人
- 历史上最伟大皇帝 中国最伟大的三个皇帝,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皇帝是谁?
- 明朝的皇帝都是奇葩 历史上哪个皇帝的嗜好最奇葩?
- 唐朝历代皇帝 唐哀帝:唐朝最后一位皇帝是怎样断送唐朝的?
- 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 中国历代哪一位皇帝所建立的功绩最大?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