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全部清朝皇帝葬在哪里 葬在崇陵的皇帝(一):光绪皇帝简介

火烧 2023-02-28 23:24:29 1082
葬在崇陵的皇帝(一):光绪皇帝简介 葬在清西陵崇陵的皇帝就是光绪帝: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

葬在崇陵的皇帝(一):光绪皇帝简介  

葬在清西陵崇陵的皇帝就是光绪帝: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葬于清西陵之崇陵。

个人档案

光绪

(爱新觉罗·载湉)

年号:光绪

姓名:爱新觉罗·载湉

出生: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1871年8月14日)

全部清朝皇帝葬在哪里 葬在崇陵的皇帝(一):光绪皇帝简介

出生地:北京太平河醇王藩邸槐荫斋

属相:羊

父亲:爱新觉罗·奕譞(即醇亲王)

母亲:叶赫那拉氏(即孝钦显皇后之胞妹)

排行:道光帝第七子爱新觉罗·奕譞之第二子

初婚:18岁

原配:叶赫那拉氏

配偶:皇后1人,皇贵妃2人等

子女:无

即位时间:光绪元年正月二十日(1875年2月25日)

即位年龄:4岁

在位年数:34年

卒年: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

享年:38岁

死亡地:中南海瀛台涵元殿

庙号:德宗

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陵寝:崇陵

继位人:爱新觉罗·溥仪(即宣统帝)

最得意:主持戊戌变法

最失意:甲午战争惨败

最不幸:囚禁瀛台

最痛心:签订《马关条约》

家族成员

父母

父亲:爱新觉罗·奕譞(1840—1891年),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被誉为“太上军机”,爵封“醇亲王”。

光绪父亲

生母:叶赫那拉·婉贞(1841—1896年),奕譞的嫡福晋,慈禧太后的胞妹。为醇亲王诞有四子一女,后来因载湉的入宫、其余三子一女的夭折而大受打击,一度不振。

养母:孝贞显皇后(1837—1881年),钮祜禄氏,即慈安太后,世称东太后。光绪初期清王朝的最高掌权者,也是载湉入宫初期最为敬爱和关系最亲密的人。在光绪七年(1881年)暴崩,死因至今是谜。

孝钦显皇后(1835—1908年),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世称西太后。载湉的姨母兼伯母,在光绪全朝掌握着实权,是载湉一生悲惨命运的制造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载湉驾崩后光绪皇帝简介,次日崩逝。

慈禧太后

后妃

皇后:孝定景皇后(1868—1913年),叶赫那拉氏,名静芬,满洲镶黄旗人,亦称隆裕太后、隆裕皇后、光绪皇后。为载湉的表姐和皇后光绪皇帝简介,慈禧太后之弟都统桂祥的女儿。

孝定景皇后

皇贵妃:温靖皇贵妃,即端康皇贵妃(1874—1924年),瑾妃,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为礼部侍郎长叙第四女。光绪十五年(1889年),与异母妹妹珍妃一同被选入宫,封为瑾嫔,后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加恩得晋瑾妃,光绪二十年(1894年)因珍妃忤太后而受株连,降为贵人;次年复升为妃。宣统皇帝溥仪即位后,尊其为“兼祧皇考瑾贵妃”。宣统帝逊位后,小朝廷为之上徽号“端康皇贵太妃"。民国十三年(1924年)九月二十四日病逝于永和宫中,年51岁,以皇贵妃的身分葬于崇陵妃园寝,谥为温靖皇贵妃。

瑾妃

恪顺皇贵妃(1876—1900年):珍妃,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礼部左侍郎长叙第五女。光绪十五年(1889年)与姐姐(瑾妃)被入选宫中,封为珍嫔,后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加恩得晋珍妃,光绪二十年(1894年)因忤太后,降为贵人;次年复升为妃。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获罪于慈禧太后而被投井杀害,享年二十四岁,葬于崇陵妃园寝,谥号为恪顺皇贵妃。

珍妃

人物简介

光绪皇帝载湉,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三十四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

同治十三年(1874 年)皇帝载淳病死,无子嗣继承皇位。按常规嗣皇帝应从载淳下一辈近支宗室中择立,然而慈禧太后却一意孤行,选择了载淳的叔伯兄弟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她也成为当然的养母,从而使她可以再次垂帘听政。慈禧的安排注定了载湉悲剧的一生。

自光绪二年(1876年),载湉开始在毓庆宫入学读书,师傅翁同龢力图把他培养成一位有作为的青年皇帝。

光绪帝朝服像

光绪十三年(1887年),载湉举行了亲政典礼,然而慈禧太后又玩弄政治伎俩训政了两年,才允许载湉亲政。为了继续控制光绪帝,慈禧太后又立她弟弟桂祥的女儿为皇后,(即隆裕皇后)使光绪帝在亲政与大婚后仍然形同傀儡。

载湉亲政后最受震撼的莫过于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中日甲午之战,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痛定思痛,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由于变法直接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利益,而以光绪帝为首的帝党因无实力又未能控制政局,反被后党发动戊戌政变,导致变法失败。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沦陷。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支持变法的光绪宠妃珍妃,力主皇帝应留京抗战,慈禧太后对她早有切肤之恨,临行前令人将她推入井中溺死,后被留守宫内的太监捞出,葬于西直门外。慈禧为了钳制社会舆论,宣称珍妃因随扈不及,殉难宫中,并追封其为恪顺皇贵妃。第二年自西安回銮后,光绪帝仍居瀛台,形同废帝,惟行光绪年号而已。

光绪帝本来体质孱弱,加之多年的抑郁与愤懑,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先慈禧太后一天去世。谥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庙号德宗。葬河北易县清西陵之崇陵。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