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顺序列表 明朝英宗皇帝的简介
明朝英宗皇帝的简介
1、简介
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

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公元1435-1449年,公元1457-1464年两次在位)。
第一次,年仅九岁,继位称帝,年号正统。
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贤臣“三杨”主政。
随之,张氏驾崩,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
正统14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
瓦剌无奈之下,释放英宗。
随即,景泰帝将他软禁于南宫。
一锁就是七年。
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称帝,改元天顺。
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病逝。
庙号英宗,谥曰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葬于明十三陵之裕陵。
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当初宠信王振,后来又宠信曹吉祥、石亨,政治上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
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2、为政措施
政治
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及八年的软禁后,英宗在天顺年间开始任用了李贤、王翱等贤臣,又先后平定了石曹之乱,显现了英主的风采。
英宗曾对首辅李贤说过他每天的起居情况:“吾早晨拜天、拜祖毕,视朝。
既罢,进膳后阅奏章。
易决者,即批出,有可议,送先生处参决。”
英宗还释放了从永乐朝就开始被囚禁的“建庶人”(建文帝的幼子文圭,靖难后被幽禁宫中逾五十年),恢复宣德朝胡皇后的称号,下旨停止帝王死后嫔妃的殉葬,《明史》赞曰“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军事
(1)土木之变
1435年蒙古西部的瓦剌逐渐强大,经常在明朝边境一带生事。
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率军南下伐明。
王振耸使明英宗领兵五十万御驾亲征。
大军离燕京后,兵士乏粮劳顿。
八月初大军才至大同。
王振得报前线各路溃败,惧不敢战,又令返回。
回师至土木堡,被瓦剌军追上,士兵死伤过半,随从大臣有五十余人阵亡。
明英宗突围不成被俘,王振为将军樊忠所怒杀,史称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
(2)河套之患
当时,河套地区有空地三千里无人驻守,突然蒙古人慢慢侵入此地,成为以后的的河套之患。
3、评价
即位之初在三杨的辅佐下颇有一番作为,延续了仁宣之治,只可惜三杨年事已高,待其淡出政坛后,宦官王振开始专权,恰逢瓦剌部也先大举入侵,在王振的怂恿下草率亲征,于土木堡被俘,被俘后尚能保持气节拒写招降书,随后由于后方于谦的英勇抵抗被也先认为没有利用价值,被放回,享有太上皇之名,却无权。
趁景泰帝病重政变复位,大肆打压拥立景泰帝的于谦等人,但是尚能任用贤臣,并废除了洪武以来的嫔妃殉葬制度,被后世喻为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