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朱元璋之后都有哪些皇帝 朱元璋25岁当和尚,41岁当皇帝,这都是命吗?
朱元璋25岁当和尚,41岁当皇帝,这都是命吗?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gt 在心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效应。它的含义是: gt
朱元璋25岁当和尚,41岁当皇帝,这都是命吗?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心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效应。它的含义是:>“当一个人对自己做出一种判断,希望自己达到某种目标后。>那么,他就会对这种目标产生高期望,也会对自己达成目标产生自信心,从而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极大发挥,去达到自己预期的行为目标。”>所以,它也叫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首先要建立在正确的认识(判断)之上,然后才会有对自己的期望(目标)。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这种效应,用在两位历史人物的身上,显得格外准确。他们不仅是老乡,而且名字上还有些共同之处:一个是李鸿章,一个朱元璋。>我们先说李鸿章。>李鸿章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和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曾经被美国总统格兰特誉为是当时世界上的四大伟人,与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齐名。>尽管李鸿章最后位极人臣,但他的人生,却可以用“少年得志”却又“大器晚成”这对互相矛盾的成语来形容。>李鸿章生于1823年,21岁时就中了举人,24岁时又中了进士,同时还拜在了另一位晚清重臣曾国藩门下,可以说是少年得志。>然而,悲催的是,此时的李鸿章对自己的认知和人生定位,是有问题的。在年轻时代的几首诗中,李鸿章曾写下过这样的句子:>“即今馆阁须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壮志不消三尺剑,奇才欲试万言诗。”“万里请缨终子少,千秋献策贾生推。”>从这些诗句可以看出,年轻时代的李鸿章,是想用自己的文章,用自己的才情,来为自己打下一番天地的,他的目标是成为像西汉时期贾谊那种人物。>贾谊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写过千古名篇《过秦论》。他年少成名,才学过人,22岁就获得了汉文帝的赏识。> >然而,贾谊这个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太过正直,遇到让他看不惯的事情,即便是皇帝的身边宠臣,他也爱上去指手画脚。>结果,爱得罪人的贾谊被一再流放,最终客死他乡,年仅33岁。>李鸿章以贾谊为榜样,也想用自己的文章才学和对皇帝的绝对忠心,感动咸丰帝。>但他忽视了一点,咸丰比汉文帝差得老远,而晚清时局更比西汉初年远远不如。>因此,即便年仅40,李鸿章仍然是在曾国藩手下充任幕僚,二人还因为性格、行事风格不同等原因,屡屡产生矛盾。>幸好曾国藩高风亮节,有意栽培李鸿章。而李鸿章也渐渐发现,自己跟老师曾国藩都是能够搭台唱戏、独领风骚、自成体系的人物,于是这才有了李鸿章和他的淮军。>而李鸿章也终因参与剿灭太平天国和捻军,成为一代“中兴名臣”,重新走上了人生的正轨。>说完了李鸿章,我们再来看朱元璋。>公元1366年,朱元璋在“庖丁解牛”一般的消灭了张士诚的有生力量以后,兵围其“国都”平江。>数月之后,平江城内外无救兵、内无粮草,张士诚领兵突围,结果未能成功。>绝望的张士诚一把火烧了自己的府邸,准备上吊自尽,结果被奉命前来劝降的朱军救下。>随后,张士诚被押往应天,被朱元璋“御杖四十而死”。至此,江南已经尽为朱元璋所有,这一年,他刚刚40岁。>第二年,41岁的朱元璋就在应天(南京)称帝。> >而8个月之后,他又赶出了元朝皇帝,北伐成功,一统江山。>朱元璋与李鸿章相比,其出身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是与曾国藩同年的进士,官至刑部主事,而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则是一个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死的时候甚至没有一副棺材,一寸葬身之地。>李鸿章21岁中举,24岁又中进士,风头一时无两。而朱元璋直到25岁时,还是一个沉沦于社会底层、随时可能饿死的和尚。>但是,李鸿章对自己的认知,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期望,却通通出了问题。这导致,他在随后的十几年里,一直郁闷迷茫,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而与他相反,朱元璋却在追随郭子兴后,很快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天生的将才,或者毫不客气的说,他是一个把控人心、玩弄权术的高手,天生的军事家。>在流浪的三年时光里,朱元璋练就了一双洞悉人心的眼睛,他目睹过人间最丑恶的人性,所以才能轻松地猜透许多人的心理。>同时,他也懂得如何讨得上司的欢心,如何让自己的部下们对自己忠心耿耿。>除了思维敏捷、能谋善断之外,他比那些贩夫走卒出身的起义军领袖,更懂得谨慎和低调。>如果没有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也一样会那么做。踏实、谨慎,从不弄险,但看准了就要立马甩开膀子去干,这是祖祖辈辈在大地上劳作的祖先们,给他身上注入的良好基因。>而朱元璋之所以在25岁前,没能对自己形成这样的认知,那是因为他已经被脚下的这片土地牢牢束缚住了。> >如果没有那场大饥荒,他仍然还是会像自己的父兄一样,继续为地主刘德放牛、种田,卑微的生活。>他的勇气和智慧,只能在与野狼、毒蛇的搏斗中,偶尔发挥作用。>而一旦摆脱了土地的束缚,走上了从军道路的朱元璋,才彻底让自己的最大潜能得到了释放。>元末乱世,连赵均用这种人都能称王,人中龙凤的朱元璋,为何不能把坐龙椅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呢?>朱元璋在25岁时起,就建立起了正确的自我认识,也很快树立起了人生目标。这是他成功的重要内因。
很赞哦! (1033)
相关文章
- 李隆基后面的皇帝顺序 如何评价唐顺宗李诵?唐顺宗李诵是怎样一个皇帝
- 李适后面一个皇帝是谁 如何评价唐顺宗李诵?唐顺宗李诵是怎样一个皇帝
- 朱元璋之后都有哪些皇帝 明朝最擅长帝王之术的皇帝,不是朱元璋,更不是朱棣,而是此人
- 朱元璋之后都有哪些皇帝 为什么朱元璋下狠手治贪,死后反而明朝是最腐败的王朝?
- 朱元璋之后都有哪些皇帝 明朝朱元璋时期最著名的株连冤狱
- 朱棣当了几年皇帝 朱元璋杀15万人不能解决的问题,此皇帝定下3条铁律,彻底解决
- 朱元璋之后都有哪些皇帝 此人是皇帝,跟朱元璋争天下,后被流放高丽,现韩国有其4万后裔
- 朱元璋之后都有哪些皇帝 一个臭烘烘的猪圈,埋了一位开国皇帝,考古专家赶到挖出珍宝无数
- 朱重六与朱元璋 李贞是朱元璋的救命恩人,他死后朱元璋为他辍朝两日
- 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 朱元璋“活见鬼” 发生在皇帝身上的灵异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