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帝王心术作者 帝王心术:杀不杀开国功臣,接班人才是关键

火烧 2023-03-10 15:32:16 1049
帝王心术:杀不杀开国功臣,接班人才是关键 一些人总是指责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 ”刻薄寡恩”,称颂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 ”宽容大度”。其实杀不杀开国功臣,不是开国皇帝「 ”说了算”,而是开国

帝王心术:杀不杀开国功臣,接班人才是关键  

帝王心术作者 帝王心术:杀不杀开国功臣,接班人才是关键
一些人总是指责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 ”刻薄寡恩”,称颂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 ”宽容大度”。其实杀不杀开国功臣,不是开国皇帝「 ”说了算”,而是开国皇帝的「 ”接班人”说了算。 所谓「 ”功高震主”不是震动「 ”开国君主”,而是震动「 ”接班君主”。对于开国皇帝而言,他们是马背上的皇帝,不担心功臣大将恃宠而骄,但「 ”幼主”能否震慑这些「 ”老革命”那就是问题。 汉高祖刘邦是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 ”开国皇帝”,韩信、英布、彭越这是张良所言「 ”独当一面”的统帅级人才,即使刘邦放心他们不会「 ”现在谋反”,吕后也担心一旦刘邦「 ”龙驭宾天”到时候「 ”孤儿寡母”不能震慑。「 ”汉初三大名将”陆续被刘邦夫妇铲除,也就不难理解。刘邦还在,即使有大将谋反,刘邦也很容易将其镇压。开国皇帝属于「 ”战神”,即使是韩信也不得不折服。 汉光武帝刘秀「 ”不杀功臣”,一方面固然是「 ”退功臣进文吏”对功臣大将「 ”供起来”而不予重用使得他们无法谋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皇太子继位时已经30岁,足以慑服群臣。晋武帝司马炎也不杀功臣,很大原因也是晋惠帝年满31岁,郡国军队被裁汰,没有斩杀功臣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隋文帝杨坚的继承人晋王杨广是灭南陈的主帅,唐高祖李渊的继承人秦王李世民是打下半个天下的「 ”天策上将”,他们军政能力足以震慑群臣,「 ”杀功臣”完全没有必要。宋太祖赵匡胤的继承人晋王赵光义更是长期执掌朝廷大权,「 ”位在诸侯王上”,「 ”正常交班”谁都不能作梗。元世祖忽必烈的继承人晋王铁穆尔长期主持漠北军政事务,也足以震慑群臣,「 ”顺利交班”也不存在阻力。 明太祖朱元璋的继承人皇太子朱标在1392年病逝,朱元璋不是选择年长的四皇子燕王朱棣作为太子,而是选择懿太子朱标的长子皇孙朱允炆作为皇太孙。皇太孙年仅15岁,如何慑服群臣是个大问题。为避免自己死后皇太孙不能顺利继位,朱元璋开始大诛功臣。1393年朱元璋制造「 ”蓝玉案”,凉国公蓝玉为首的13位侯爵、2位伯爵共15000名文武官员及其家属被杀戮,开国功臣几乎被一网打尽。1394年「 ”漏网之鱼”颍国公傅友德被灭族、1395年「 ”开国六国公”唯一健在的宋国公冯胜被无故赐死。 清朝开国皇帝名义上是顺治皇帝,严格意义上是「 ”摄政王”多尔衮,当时与南明战争长期存在,直到康熙年间才结束大规模统一战争,因此「 ”杀戮功臣”在顺治皇帝时期没有出现。康熙年间许多开国功臣多半凋零,健在的吴三桂等人也难逃一死,甚至被逼谋反后身死家灭。 开国皇帝不担心自己的江山被功臣宿将夺取,「 ”一起打江山”的「 ”老革命”对开国皇帝还是心悦诚服。不过,开国皇帝的「 ”接班人”就是大问题。倘若开国皇帝的接班人是「 ”幼主”或者「 ”生性懦弱”,那么屠戮功臣也就在所难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