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徽州谢家历史 徽州古城的古城历史

火烧 2022-11-15 12:54:22 1045
徽州古城的古城历史 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又名新安,为浙江省最早雏形唐末两浙道的组成部分,也是江南省分割后安徽之“徽”的命名来源。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府治今歙县,从此历宋

徽州古城的古城历史  

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又名新安,为浙江省最早雏形唐末两浙道的组成部分,也是江南省分割后安徽之“徽”的命名来源。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府治今歙县,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明清时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

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1987年,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

今黄山市下属的徽州区长期来一直为歙县地治,于1988年1月划歙县7个乡镇成立。

歙县徽城镇古为徽州府城。

徽州“一府六县”格局始于唐大历五年(770年)。

自从晋太康元年(280后年)新安郡辖黟、歙、海宁、黎阳、遂安、始新六县以后,历有变动。

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黎阳县并入海宁县,新安郡辖歙、黟、海宁、遂安和始新五县。

梁普通三年(522年),划吴郡寿昌县归新安郡。

徽州谢家历史 徽州古城的古城历史

梁承圣二年(553年),分海宁、黟、歙三县各一部分置黎阳县,四县划出新安郡置新宁郡,治所海阳。

陈天嘉三年(562年)新宁郡并入新宁郡,辖歙、黟、海宁(黎阳县并入),始新、遂安、寿昌六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罢新安郡,废黟、歙二县入海宁县,划归婺州管辖。

开皇十一年复黟、歙二县,置歙州,州治黟。

开皇十八年,改海宁县为休宁县。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歙州为新安郡,领休宁、黟、歙三县,郡治休宁县万安山。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新安郡为歙州,州治歙县。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划休宁县西乡和乐平县怀金乡建婺源县,属歙州。

永泰二年(766年),划歙、休宁二县地设归德县,划黟县赤山镇和饶州浮梁县一部分设祁门县,划歙县华阳镇设绩溪县,均属歙州。

大历五年(770年),废归德县,地复归歙、休宁二县,州领黟、歙、祁门、休宁、婺源、绩溪六县。

形成徽州一府六县格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