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金花为什么能麻醉
我国古代名医华佗,曾用“麻沸散”作为麻醉剂,为病人施行刮骨疗毒、剖腹割肠等手术。根据考证:“麻沸散”中的主药就是洋金花。
人吃了洋金花就会昏昏欲睡,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为了验证它的效果,曾经亲自尝过洋金花,这在他的《本草纲目》中都有过记载。
但是在华佗和李时珍的时代,虽然他们在实践中已经探索到洋金花能使人麻醉的现象,但却无法揭示为什么能麻醉的奥秘。今天,我国医务科学工作者不但把已埋没了1700多年的中药麻醉剂重新发掘出来,使它放出灿烂的光辉,而且还阐明了它为什么会使人麻醉的原理,并且根据这个原理又发明了可以催醒被洋金花麻醉者的催醒药,做到要麻就麻,要醒就醒,时间长短由人控制。
原来,洋金花里含有一种麻醉成分叫东莨菪碱。它是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物质,对人的神经有很高的亲和力。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意识和知觉要靠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进行,在我们的大脑中有许许多多个神经细胞,相互之间进行着错综复杂的信息传递,这种传递必须依靠神经末梢释放一种化学物质——递质——与另一个神经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这好比你想把一件事告诉远方的朋友,只要写一封信寄去就可以了。这个递质的作用就像信差不多。但东莨菪碱进入人体以后,却抢先占据神经细胞表面的受体,使递质无法与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正像你那远方的朋友刚巧在忙着干别的事,连信也没有看,当然不会知道你告诉他的是什么事情。当大脑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一旦受到阻碍,人也就失去知觉和意识了。洋金花就是这样来使人麻醉,一直要等到在体内的东莨菪碱被分解和排泄掉,人才会恢复知觉和意识。根据这个道理,我国科学工作者又制成了一种新药叫“催醒宁”,它可以帮助增加体内递质的数量,等于增添了兵力,可以把已被东莨菪碱所抢占的受体夺回来,重新沟通了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人也就很快地觉醒了。
当然,这种麻醉和催醒的原理是很复杂的,还有很多奥秘有待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洋金花 麻醉 东莨菪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