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惨败 老外:为何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网友:看这2人的做法就明白了
老外:为何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网友:看这2人的做法就明白了
早在东汉初期,日本派使者来到洛阳进贡,并请求汉光武帝赏赐国名。光武帝经过思考,就赐了一个“倭国”的名字。《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
然而,日本却一直极具野心,在唐朝、明朝时期先后挑起战争,但都每次都被吊打,之后就会消停很长时间。清朝晚期,慈禧独掌了朝廷大权,由于她缺乏治国能力,目光短浅,导致清朝国力每况愈下。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逐渐缩小了与清朝的差距,甚至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清朝。此时日本认为清朝腐败不堪,就大力发展军事,准备以武力入侵。公元1894年,中日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经过几个月的激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最终以中国的惨败而告终。
据史料记载,在这场战争中,清朝军队共有近32000士兵阵亡,而日本的死亡人数只有1100人左右,仅为清军的三十分之一。不久后,清朝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除了割地之外,还赔款2亿两白银。
有些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外国人认为,当时的清朝海军,经过洋务运动的发展,购买了许多战舰,并组建了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实力看起来并不逊于日本啊!有人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何中国在甲午战争中会败的那么惨?”
针对此问题,中国网友给出了这样的回答:“看看这2人的做法就明白了。”这里所说的2个人,指的是慈禧太后和日本的明治天皇。为何网友会这样说呢?他们给出了如下的分析。
当时的慈禧,是请朝廷的实际掌权者,生活上极为奢侈,不顾江山社稷之安危,把本来拨给北洋水师的军费用在自己是享乐上。由于军费的缺乏,北洋水师很久都没有增添任何战舰,武器装备也逐渐落后。从公元1891年之后,北洋水师基本就被断粮了,甚至连购置枪支弹药的钱都没有,遂然多次向慈禧反应此时,她却丝毫没有重视。
甲午战争爆发前,慈禧正在为自己准备六十大寿,下令修葺颐和园,所需银两依旧是从军费中挪用,大臣敢怒不敢言。另外,慈禧对一直抱着求和的态度,能不打就不打,打不赢就赔钱,没有一丝的作战之决心。
再来看一下明治天皇,不仅斥资重金发展海军,还从1893年开始,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拿出三十万,以作为购购置战舰的费用。初次之外,明治天皇还下令让大臣捐款,并从他们的俸禄中扣除一部分,全都用来支持海军的建设。通过慈禧太后与明治天皇的对比,战争的结果或许早已注定,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并不是偶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要以史为鉴。
相关文章
- 甲午战争主要战役 甲午战争“扬威”舰 继任管带:林履中简介
- 大陆间谍案 甲午战争间谍案:日本间谍被处死后观者叫好不绝
- 抚辑军民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情报工作失误:军民心无忧患
- 真实的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后中日成为世仇,康梁变法失败为何还逃往日本?
- 甲午战争起因 甲午战争日本以少胜多 中国如死猪卧地任人宰割
- 甲午战争 甲午戰爭以前 沒落的大清(珍貴老照片52P)
- 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前日本间谍报告:“大清全民腐败”
- 什么叫惨败 老外:为何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网友:看这2人的做法就明白了
- 甲午战争主要战役 清朝甲午战争时期,中国奇袭日本本土计划大曝光
- 吞并朝鲜 甲午戰爭後,妄圖吞併中國的日本,為何主動要求培養中國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