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济宁冬天最低温度是多少 济宁历史最低气温

火烧 2023-01-19 13:17:37 1262
济宁历史最低气温 1.山东济宁最低气温有过多少度济宁市气候特点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降水集中、干湿交替、无霜期长、偶有灾害的特点。气温,历年平均13.6℃。

济宁历史最低气温  

1.山东济宁最低气温有过多少度

济宁市气候特点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降水集中、干湿交替、无霜期长、偶有灾害的特点。气温,历年平均13.6℃。

年内1月最冷,平均-1.7℃,7月最热,平均26.8℃。平均气温日较差10.2~11.5℃。

不低于0℃的农耕期年均296天,平均积温5076.7℃。不低于10℃的喜温作物生长期,平均215天,平均活动积温4571.9℃。

低于0℃的越冬期约70天,负积温117.5~172.5℃。降水,历年平均降雨量707.1毫米。

年降雨最多1394.8毫米,最少只有285.6毫米。夏季降水量最大,平均441.7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5%。

济宁冬天最低温度是多少 济宁历史最低气温

冬季降水量最小,只有27.8毫米,仅占年降水量的4%。平均年降水日数为61~85天。

历年初雪日最早在11月上旬,终雪日最晚在4月中旬。降雪日数平均为6.6~12天。

平均降雪量20毫米,最多40~50毫米,最少不足0.5毫米。日照,历年平均日照数2406.8小时,年均2272.3小时。

年内夏季日照最长,冬季最短。日照长短的月际变化是6月最长,2月最短。

历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3~56%。霜期,历年平均初霜日为10月28日,终霜日为4月11日,无霜期199天。

历年平均土壤冻结日为11月下旬,解冻日为3月上旬,冻土期110大,冻土深一般20~30厘米。

2.山东地区有历史记载最低温度是多少

-27.8 出现在山东武城县 1956(1954?)年12月,在20号到25号之间,具体哪天忘了,大约是22号吧(除了泰山站)

建国后的资料,山东的鲁北,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均出现过-20以下的低温,其中鲁西北出现过-25以下的低温,鲁南和半岛除烟威沿海一带外最低温度为-16到-20,烟威沿海最低温度高于-16

至于最高温度在-10以下,估计武城县那-27.8是吧

那一年应该有一天气温最低温低于-20最高温低于-10吧

3.山东济宁或者山东内陆近年来冬天最低温度是多少

山东内陆近年来冬天最低温度是2016年商河-21.8℃,为56年来最冷。

2016年山东多地市刷新气温的最低记录,其中济南市商河县经历了56年来最冷。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早安山东》报道,根据气象局统计数据,01月23号的济南全市最低温出现在商河,为-20℃,市区最低温也低至-15.5℃。

01月24日,济南市市区最低温-17℃,为1958年以来监测到的最低温度;商河继续占领全市最低温“宝座”,最低温为-21.8℃,打破了56年来的低温记录。 01月24日,青岛市区最低气温-15.1℃,极寒天气突破了1961年以来青岛市区观测到的最低气温。

一辆停在海边步栈道上的车,被拍打上岸的海水冰封住,动弹不得。 烟台气象台播报,全市气温最低出现在栖霞,为-14.5℃,市区最低气温为-12.6℃。

烟台市气象台台长石磊说,这是1981年以来气温的最低。 扩展资料 济宁市气候特点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降水集中、干湿交替、无霜期长、偶有灾害的特点。气温,历年平均13.6℃。

年内1月最冷,平均-1.7℃,7月最热,平均26.8℃。 平均气温日较差10.2~11.5℃。

不低于0℃的农耕期年均296天,平均积温5076.7℃。不低于10℃的喜温作物生长期,平均215天,平均活动积温4571.9℃。

低于0℃的越冬期约70天,负积温117.5~172.5℃。 降水,历年平均降雨量707.1毫米。

年降雨最多1394.8毫米,最少只有285.6毫米。夏季降水量最大,平均441.7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5%。

冬季降水量最小,只有27.8毫米,仅占年降水量的4%。平均年降水日数为61~85天。

历年初雪日最早在11月上旬,终雪日最晚在4月中旬。降雪日数平均为6.6~12天。

平均降雪量20毫米,最多40~50毫米,最少不足0.5毫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山东多地刷新最低记录 商河-21.8℃为56年来最冷 。

4.邹城历史最低和最高气温是啥时候多少度

最高约36度,最低10度以下。

属暖温带,为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雨热同步,冷热季和干湿季区别明显。

邹城市年平均太阳辐射总热量120.64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2l51—2596小时,平均占可照时数的55%,年平均气温为14.1℃,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0℃农耕期297天,其间大于0℃的积温为5217℃,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为4697℃,持续217天。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02天,平均初霜日在10月28日,平均终霜日在4月8日。年平均降水量为777.1毫米,主要集中在6、7、8月份,年最大降水量为1225.5毫米,年最小降水量为434.4毫米,年际之间和年内各季节的降水极不平衡。历年平均相对湿度64%。

5.山东历史上最高气温是多少

山东历史最高温43.7℃出现在菏泽曹县

时间:1966年

地点:菏泽曹县

记者从山东省气象台获悉,山东每年的高温天气一般出现在5-8月份,最常出现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山东每年的高温极值一般出现在鲁西南、鲁西以及淄博地区,一般为40℃-41℃,其他地区的高温极值一般为38℃-39℃。

统计资料显示,自山东省1951年

有气象资料以来,历史上有4个监测站的最高气温曾达到了

43℃以上,分别为1966年7月19日嘉祥创造的43.1℃、定陶的43.2℃、曹县的43.7℃,以及1955年7月23

日德州地区创造的43.4℃。2005年6月23日滨州邹平的最高气温也曾达到过43℃。

历史上,济南6月份的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2005年6月23日,为40.9℃,1955年6月11日,最高气温也曾经到过40.7℃;济南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55年7月24日,为42.5℃。

统计资料显示,山东的高温(最高气温超过35℃)天数鲁西北、鲁西南地区最多,每年平均为10-11天;半岛东部每年平均的高温天数在两天以下;鲁中山区、鲁东南、半岛中西部每年平均的高温天数为2-6天;其他地区7-9天。

2005年山东的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6月份。6月12~24日的13天内,共出现了

3次高温天气过程,高温持续时间创1951年全省有气象历史记录以来同期最高值。(

6.历史上的最低温度是多少

国际科研小组创造人类历史上最低温度纪录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柏林9月11日电(记者潘治)由德国、美国、奥地利等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科研小组,日前改写了人类创造的最低温度纪录:他们在实验室内达到了仅仅比绝对零度高0.5纳开尔文的温度,而此前的纪录是比绝对零度高3纳开。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达到绝对零度以上1纳开以内的极端低温。

开尔文是热力学温度单位,简称“开”,1开相当于1摄氏度,1纳开等于十亿分之一开尔文。0开即绝对零度是温度的极限,相当于零下273.15摄氏度,在这种温度下,分子将停止运动。

这个科研小组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说,他们是在利用磁阱技术实现铯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EC)的实验过程中创造这一纪录的。参与研究的科学家大卫·普里查德介绍说,将气体冷却到极端接近绝对零度的条件对于精确测量具有重要意义,他们的此次实验成果有助于制造更为精确的原子钟和更为精确地测定重力等。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是物质的一种奇特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大量原子的行为像单个粒子一样。这里的“凝聚”与日常生活中的凝聚不同,它表示原来不同状态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状态。要实现物质的该状态一方面需要达到极低的温度,另一方面还要求原子体系处于气态。华裔物理学家朱棣文曾因发明了激光冷却和磁阱技术制冷法而与另两位科学家分享了199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学家说,他们希望利用新达到的最低温度发现一些物质的新现象,诸如在此低温下原子在同一物体表面的状态、在限定运动通道区域时的运动状态等。因发现了“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这一新的物质状态而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德国科学家沃尔夫冈·克特勒评价说,首次达到绝对零度以上1纳开以内的温度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