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后人 陈友谅为什么会输给朱元璋?陈友谅称过帝吗
陈友谅为什么会输给朱元璋?陈友谅称过帝吗

从势力上看,陈友谅控制着长江中游,朱元璋的势力则在苏南皖南赣中,都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重要的两支势力,而要控制中国南部,两人必定会有一个重要的会战。
从军事谋略上看,当时的朱元璋高瞻远瞩,害怕陈友谅与张士诚联合,于是设计引诱他,让陈友谅的朋友写信让他迅速赶来。陈友谅率师东下,在多次呼叫未果后才知道自己被骗了。朱元璋早有准备,陈友谅自然大败,又因为正逢潮落,船只被搁浅,死伤无数,丧失战舰数百艘,陈友谅只能仓皇逃走。反观陈友谅性情强硬多疑,他自持兵力强盛,在势力强大后就迫不及待想向东攻取应天。如此一对比,朱元璋的军事能力明显高于陈友谅。
从武器装备上,当时陈朱两人在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战舰数百艘楼船。船高数丈,船有三层,丹漆粉饰,设有走马棚,船上船下人语之声互不相闻,橹箱都用铁裹住。朱元璋的战船却远小于陈友谅的战船,以致不能仰拱。不过朱元璋分析优劣后,利用小船的机动性还是艰难打败了陈友谅。
从民心上来看,两者大战时,陈友谅刚经过一次大战,陈不思收拢人心,还极其强硬。在军心动摇之下,还大杀战俘。反观朱元璋,不仅不杀战俘,还将俘虏放归,收买了民心,使得陈军的军心愈发动摇。
综合几个方面来看,陈友谅输就输在民心和谋略上。而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就是为什么拿下江山的会是朱元璋而不是陈友谅了。
陈友谅虽然没能最终夺得天下,不过他还是称过帝,当过皇上的。
1351年,陈友谅投至倪文俊麾下也就是徐寿辉领导下的起义军。1355年,于黄蓬起义,加入红巾军,初为簿书掾,后功升元帅。1357年九月袭杀倪文俊,又起兵攻下江西诸路,连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1359年,杀赵普胜,挟徐寿辉,自立为汉王。1360年,攻陷鸠州,杀徐寿辉,徐寿辉死后,陈友谅便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登基称帝,国号为汉,改元大义,建立大汉政权。太师邹普胜以下都是以前的旧官。不过陈友谅即位当天,正巧遇上大风大雨,因为天气登基没能够按照礼仪行事,最终只让群臣们列在岸上向他道贺了事。遇上大风大雨,如此草率的登基礼仪,最终没能全了礼仪,也许是天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 朱元璋和陈友谅决战在哪一集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决定命运的战斗
- 朱元璋怎么当的皇帝 朱元璋如何打败渔夫陈友谅和盐贩张士诚?看人品
- 朱元璋大战陈友谅是哪一集 陈友谅战死在鄱阳湖,朱元璋为什么在战后会感到无比害怕?
- 朱元璋怎么当的皇帝 历史上的张士诚、陈友谅竟然都是比朱元璋厉害,但为什么朱元璋做了皇帝?
- 陈友谅后人 历史上的陈友谅是个怎么样的人?朱元璋是怎么打赢陈友谅的?
- 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割据地图 朱元璋认定了陈友谅才是自己真正的敌人
- 朱元璋到最后为什么要杀徐达 明朝朱元璋奇谈:陈友谅逼死元朝忠臣是“罪人
- 张士诚陈友谅 朱元璋和陈友谅鏖战五年,为什么最后是朱元璋称帝了?
- 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割据地图 陈友谅的第一猛将,差点活捉朱元璋,晚年出家活到100岁
- 朱元璋杀郭子兴 朱元璋:借刀杀人,除掉赵普胜;陈友谅第二次政变帮了冤家对头的忙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