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英国的历史关系 伦敦的历史历史英雄
伦敦的历史历史英雄
莎士比亚
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主将,也是英国最著名的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1564年出生于英格兰斯特拉福镇,在18岁时就结婚的他在前往伦敦前已经是3个孩子的爸爸。
几年后,他来到了伦敦,不久他就成了一名演员和剧作家。
他三十而立,蜚声剧坛,四年后就已经成了英国戏剧界的泰斗。
在随后的十年中他写了《儒略·凯撒》、《奥塞罗》、《麦克白》和《李尔王》这样的杰作。
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三十七部戏剧,其中包括一些他与别人合写的一般剧作。
此外,他还写有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三、四首长诗。
卡尔·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
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
1835年他进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
在大学,他除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
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
1841年,他结束大学生活,获哲学博土学位。
随后不久,由于受到普鲁士政府的迫害,马克思转向政治,开始从事反对封建专制和争取民主的斗争。
1844年8月,恩格斯从英国来到巴黎,拜访了马克思。
这是一次历史性会见。
从此他们开始了前无古人的伟大合作。
1948年,在两人的合力之下,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
随着德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失败,马克思流亡到了伦敦,在这里长期定居。
在伦敦,马克思重建了共产主义者的盟约地方组织和中央委员会。
正是在伦敦的时间,马克思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
尤其是《资本论》这部不朽著作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
它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的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从而把他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上。
它成了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最锐利的理论武器。
七十年代,马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对拉萨尔主义的政治观点、经济观点和策略思想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同时深刻地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一次指出了共产主义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论述了这两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分配原则,并提出了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理论。
这部著作对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反动政府的迫害,贫困的物质生活,繁重的理论工作和紧张的战斗,严重损害了马克思的健康。
他晚年常被病痛折磨。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的—颗伟大的心停止了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