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英国的历史关系 卧铺历史美国
卧铺历史美国
在美国坐火车是什么样的体验
我们在美国坐火车 在美国坐火车 来美十几年,生活经常与旅行相伴。
从加拿大到墨西哥,夏威夷到阿拉斯加,我们全家走遍了辽阔、壮丽的北美大地。但带着我们游目骋怀看世界的都是私家车、飞机和轮船。
我们和母国的主要交通工具火车已经相违久远了。那老铁龙沉闷的轰隆声及旷日持久的疲惫感只是收藏在记忆之中了。
生活是不断翻新的。没想到,今年夏天我们却有了两次在美国乘火车的经历,新颖而愉快的经历。
在美国,若与朋友们提起坐火车出门,多数人都会觉得是件新鲜事。问题也会接踵而来:“咱们这儿有火车吗?”“火车都通哪儿?”“坐火车舒服吗?”“贵吗?”“快吗?”“安全吗?”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是啊,都说美国是一个安在车轮上的国家。家家有车,户户开车。
约半数的家庭会有两部,甚至三、四部车。有事一踩油门就走了。
在陆地旅行都习惯自己开车;长途或出国旅行都乘飞机;若想在节假日到海外去浪漫一番,便会选择大型豪华游船( cruiser)。谁坐过火车啊?而且,美国又是一个资讯大国。
但我这个自小爱翻地图的旅游迷却从未见到过一张美国的铁路客运图。身边林林总总都是高速公路图和飞机航线图。
火车与铁路,好像与美国人的现代生活莫不相干。 想法之缘起 可是随着近年油价飞涨,日前竟然冲破4美元/加仑大关(在加州等地乃高达5美元之多)人们都感到沉重压力。
纷纷思辟新径,寻找节省的行路方法。市内短途上班改骑单车、乘公交车;远程则搭飞机、乘“灰狗”(greyhound—美国的长途汽车)。
此时,也有不少人又想到了火车,这个百年前兴盛全美大陆的“老铁龙”。听说,虽然有时间和速度上的问题,但它经济、安全,浪漫而舒适。
我们夫妇五、六十岁,都是半退休之人。有时间,也有兴趣去领略一下美国火车的现状。
选在五月下“阵亡将士纪念日”这个长周末乘火车。我们打开amtrak 网站,很便捷地用信用卡付款定了票。
票价真的不贵。我是AAA会员(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美国汽车协会。
每个驾车人都可以加入,享受诸多旅行福利和优惠),又得到10%的折扣。 “美铁”之感受----瑕不掩瑜 三天后登程,我们感到乘火车的第一大好处就是上车方便。
Amtrak的车站大都设在市区中心。从家出发,只需搭一部公交车便可到达火车站。
免去了往日拜托朋友开车送机场的辛苦。Amtrak车站的确不大,无法与庞杂的飞机场相比,甚至比不上“灰狗”车站气派。
它只是一件大屋子,里面简单地分为票口、候车区及卫生间,像是一个大大的studio apartment。这也许就是长期以来火车乘客流量少的一个象征吧。
夜里十一点整,火车由东部丹佛方向开过来了。嗬,还是条双层大铁龙。
两列流线型的机车串联(为备有足够的马力),拖载着十节车厢。灰色的车身配以红蓝两色的上下分层线,显得十分威严和雄伟。
车身上绘有著名的公司标志Amtrak( American Track,正式全称National Railroad Passenger Corporation—全美铁路客运公司,简称“美铁”)及该车的名号California Zephyr。Zephyr是气象学上“西风”之意,我是做翻译工作的,马上就想到将之译为“加利福尼亚风神号”。
这“风神”还真威风,因为它是一列超级班车superliner,肯定设备不菲。果然,我上上下下一巡游,发现它设有全套的座席车、卧铺车、餐车、行李车,甚至观光车。
至于卫生间、饮水处则每节都设,真是应有尽有。 过去在母国大陆乘火车,经验之谈是上车后赶紧找个好座位。
要头上行李架还有空能放物品,最好是靠窗能观景的。那是为了日以继夜的长途旅行作打算的。
但因为人太多,有时运气不好,连座位都没有,还得一路罚站熬到目的地。可今天这也是乘火车吗?那个几乎伴随了我一生的拥挤概念全都化为乌有。
一节可容纳68人的车厢里竟然只有二十多人。大多是银发族和孩子。
自己不愿驾车或不能驾车,便青睐了这安全而又省心的火车。也有少数中青年人看中了这油价高峰期相对便宜的旅行方式。
对美国火车客运的评价向来是褒贬不一。排斥者说它有三大缺点:班次少;常误点(因40%的路段是单轨,需要让车。
一旦调度不良便误时);还有费时间(几十年来未提速,都是140公里/小时。自然不比时速高达六、七百公里的飞机)。
但见仁见智。这些主要基于时间考虑的缺点对于悠闲宽松的退休族来说便无足轻重了。
“美铁”之精神----以人为本 客观一些说,在美国乘火车是瑕瑜互见。几乎所有的乘客都会说,美国火车最大的优点是高度人性化—舒适自在,以人为本。
且不谈坐卧入厕自成一体的卧铺车厢,就说它最基本的座席车吧(coach car),简直要胜过飞机的头等舱。它全部设在列车上层。
座椅宽大舒软,椅背可调节向后倾斜40度,座位延伸部有腿垫(leg rest),前排座后的下部还有可弹起的脚垫(foot rest)。靠背一放,两垫一拉,您就可以仰面躺下享受一个旅行美梦。
每人前方都有一张类似飞机上的折叠桌,无论用餐、看书、写字还是打电脑都随心所欲。头顶上也有类同飞机上的专用调节灯。
甚至在车窗下部的墙壁上还设有每排自用的电源插座,让您充电、用电左右逢。
1935年美国的历史背景
美国刚刚经历,1929年至1933年之间发源于美国的经济危机。
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他主张政府应拿出行动来结束经济大恐慌,随后推出一系列政策暂时解决缓解了许多困难,比如实行了由国家对经济进行广泛干预、调节的“新政”,整顿金融,复兴工农业,举办救济事业等,挽救了美国的严重经济危机,并加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33年11月,美国与苏联建交,对拉丁美洲采取“睦邻政策”。1937年新的经济危机再度出现。次年,罗斯福采用扩大赤字开支的办法,使这次危机有所缓解;1938年秋末起,经济又开始回升。
扩展资料:
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原为英国殖民地,后因种种因素逐渐兴起而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北美洲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16-18世纪,正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西欧各国相继入侵北美洲。到了十八世纪中期,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块殖民地,殖民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相对成熟。
但是殖民地与英国之间产生了裂痕,英国继续对北美地区采取高压政策,引起了北美地区居民强烈不满。从1776年到1783年,北美十三州在华盛顿领导下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美国正式诞生,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民主政治的法令。逐步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民族主权国家。
美国独立后积极进行领土扩展,美国领土逐渐由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北部、南部经济沿着不同方向发展。 南北矛盾日益加重。 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美国南方与北方之间进行的战争,又称美国内战。最终是北方领导的资产阶级获胜统一全国。
1865年开始了重建时期,逐步废除奴隶制,1877年,南部进行民主重建,制订了民主的进步法令,标志着民主重建的结束。
后来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大增,两次世界大战奠定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霸主的地位。冷战开始后和苏联平分天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美国历史
美国的历史
北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而追溯美国的历史要从15世纪说起。
1492年航海家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此后,欧洲国家不断向美洲移民。
17-18世纪前半期,英国在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英属殖民地(即后来美国独立时的主要组成部分)。18世纪中期,英国与美洲殖民地之间已产生裂痕。
1775年4月,在波士顿以北的列克星敦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1776年7月4日在费城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1783年英美签约,独立战争结束。美国人民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自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正式成立。 1861-1865年美国国内爆发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
此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到19世纪后期,美国的工业生产己跃居世界首位;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生产规模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世界最强国。1803-1959年间,美国领土不断扩展,从独立时的13个州发展到现在的50个州。
目前美国的海外领地还有:太平洋的关岛和东萨摩亚群岛;加勒比海中的波多黎各岛;美属维尔京群岛等。
美国的历史
殖民时代 美洲原住民在这块土地上居住了15,000余年。
欧洲从15世纪末开始殖民美洲。1607年,第一个英格兰人殖民区成功地在维吉尼亚州建立。
接下来二十年里,一些荷兰殖民区也陆续建立,包括位于新阿姆斯特丹(今纽约市)和新泽西州的殖民区。在17世纪和18世纪里,英国逐渐占领荷兰人和其他欧洲殖民者的地区,并在美国东岸广泛开垦殖民,建立更多的殖民地区。
除今天的加拿大外,英国在北美洲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独立在1760年代和1770年代,13个美洲殖民地与英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最终引发了革命战争,殖民地的代表们在1776年7月4日签下了《美国独立宣言》。
在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中,乔治·华盛顿领导13个殖民地组成的大陆军团对抗英军。殖民地在76年的大会中创立了大陆军团,但未授权他们征收税赋和制定联邦法律。
1777年,独立的殖民地正式采纳邦联条例,建立了一个联邦的主权国家、以及行使管理权的联邦政府,并批准了美国宪法。经历艰苦的独立战争后,大陆军团终于击败英军,英国于1783年签下了《巴黎条约》,正式承认美国的独立。
从1803年至1848年,成立的美国的面积几乎扩大了三倍,殖民者们胸怀新的共和国“注定扩展至整个大陆”的理想,朝广阔无际的原野拓展,甚至在“路易西安纳购地”之前便已深入内陆。俄勒冈州和其他地区尚未包含在内这种扩展在1812年战争时遭到了短暂的阻挠,但很快随着战争的胜利而继续进行。
1848年美国赢得了美墨战争,更增强了殖民者们扩展国土的理想。内战随着国家的不断扩展和发展,一个新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北方掌控的联邦政府与南方的州政府在蓄奴问题和州权上产生分歧:北方州反对奴隶制度的扩展;而南方州反对北方州干涉其生活方式,因为他们的棉花经济产业是全盘依赖于奴隶制度的。
在亚伯拉罕·林肯于1860年当选总统后,冲突彻底爆发,南卡罗来纳州成为第一个宣布脱离联邦的州,六个南部州也相继分离,于1861年成立美利坚联盟国以对抗联邦政府。美国内战以联邦在1865年取得胜利告终,同时终结了奴隶制度、以及州是否有权脱离联邦的争议。
这场内战成为美国历史的主要分水岭,联邦政府的权力从此大为增加。盖茨堡之役是美国内战的主要转折点之一内战期间的科技发展,加上来自欧洲的大量移民潮,为美国的新兴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以前无人开发的区域开创了许多社区和城市,加速了美国的工业发展以及迈向国际强权的进程。
接着,美国在海外进行了许多帝国主义的冒险,包括在美西战争胜利后吞并了波多黎各和菲律宾,使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列强之一。第一、二世界大战与大萧条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美国最初保持中立;由于德国发动的无限制潜艇战击沉在大西洋航行的美国船只,造成许多美国平民的无辜死伤,激怒了美国大众。
在战争最后阶段美国加入协约国以对抗同盟国。由于历史原因,美国大众对于英国和法国较为同情,虽然有部分德裔和爱尔兰裔反对介入。
为了保护美国投资者和联邦政府在欧洲的大量投资也是美国参战的主因之一。1902年移民者乘船抵达美国大量的移民促成了美国的经济繁荣在美国于1917年参战后,对战局有所扭转,使协约国在1918年获胜。
战后,担心过度卷入欧洲事务,美国参议院并未批准协约国制裁同盟国的凡尔赛条约;相反,美国采取了孤立主义政策。战争使欧洲国家元气大伤,由于战争从未在北美本土进行,带给美国带来大量财富和声望。
在几乎整个1920年代,农产品价格不断降低,工业利润大幅增长,美国经济发展得异常繁荣。这波经济成长还被信贷上升和股票市场的兴盛推波助澜,终于令股市在1929年大崩盘,随之而来的是大萧条。
为了复苏经济,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大幅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虽然经济有了很大程度上的缓和,然而新政却没有完全生效,美国经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彻底复苏。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加入反法西斯同盟以对抗轴心国。接下来的多场战役成为美国历史上代价最高昂的一场战争,然而前线和大后方创造的大量工作机会、以及军工产业带动的生产复苏,使美国经济完全走出了大恐慌的阴霾。
美国妇女也因此大规模踏入工作职场。 在大萧条中南达科他州一处被抛弃的农场冷战在战争胜利后,美国和苏联的冲突逐渐浮现,美国代表的是资本主义和自由民主制,而苏联则代表共产主义和计划经济,苏联的崛起和意识形态的冲突造成了1940年代末期开始的冷战。
两国在许多地区和国家进行一连串代理人战争,包括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几乎触发核大战的古巴导弹危机、以及阿富汗战争。1969年,由于警觉到与苏联的太空竞赛上的落后,美国政府开始大力培养数学和科学的精英人才,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努力下,于1969年第一次成功派人登上月球。
种族冲突在美国国内,城市化的发展逐渐完成,美国社会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持续经济扩展。同时,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现象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南方。
从1950年代开始,这些歧视受到马丁·路德·金等人领导的民权运动的挑战,最后终于废除了南方各州的种族隔离法律。
美国有多少年历史
美国,全程美利坚合众国,位于北美洲,于1776年7月4日建国,到现在马上就要237年了。
美国建国的历程如下:
美洲原为印第安人聚居地,15世纪末,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开始向北美移民。
英国后来居上,到1773年,英国已建立了13个殖民地。
1775年爆发了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者的独立战争。
1776年7月4日在费城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组成“大陆军”,由乔治·华盛顿任总司令,通过了《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1787年制定联邦宪法,1788年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
1812年后完全摆脱英国殖民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