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传说让盗墓贼不敢靠近 古代再猖狂的盗墓贼,都不敢拿墓中这一样东西,否则必然出事
古代再猖狂的盗墓贼,都不敢拿墓中这一样东西,否则必然出事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古代,因为科技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古人们往往对生死都有着敬畏,所以在人死之后,他们将会去另一个世界,而为了死者能摆脱吃苦受罪,生者们往往会在墓中埋下许多的陪葬品,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古人们对葬礼、陵墓、棺葬都极其的考究,也正是如此,才衍生了盗墓这一行业,今天小编就和你说说盗墓行业里的一些故事。
当然盗墓里面也是有分类的,但大致可分为官盗和私盗两大类。而这所谓的官盗,其实就是由古代军队公开开挖的,得到价值连城的陪葬品都基本上会充当军饷,其典型的例子有东汉末年的曹操,当年曹操为了解决军队里军饷的问题,竟在军队里专门设立了“摸金校尉”的头衔,据记载,当年曹操从梁王刘武墓中挖到了巨宝,财宝金银更是达到了数万斤,仅这一次的盗墓,就养活了曹操军队十余年,由此可见,古代盗墓又是有多大的吸引力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官盗也一般存在于战乱时期,毕竟盗墓不仅仅是有违背礼教,而且在历朝历代中都一直反对盗墓活动的。就比如在明朝时期规定,凡是有盗掘陵墓者,经查明一律以谋反之罪论处。

当然与官盗相比的私盗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了,而且私盗的对象比较广,大到帝王将相的陵墓,小到富贵人家的家墓,墓中的一切宝物会被洗劫一空,如此来说,私盗则更会引起民间百姓的气愤。
因此说盗墓并不是一个很是光彩的职业,但即使是如此,古往今来也有许多人冒着风险偷偷的盗取古墓,而且随着盗墓行业的发展,也竟形成了两条行规。这其一就是不得跨区盗墓了,其实古代的盗墓贼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派,每派中有下分了许多帮派,比如被大家所熟知的有洛阳帮、关中帮和长沙帮等,各帮之间是有着区域的划分的,简单来说,各个帮派的区域是不能随意的闯入的,要是有人违背了这个行规并被发现的话,其结果势必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论。
这第二条行规便是规定了墓中有一样东西不能拿,要是有人也破坏了行规,硬是将它拿出去的话,也早晚会出事。其实这所规定的东西正是皇家玉器,这皇家玉器一般都是身份及地位的象征,而盗墓贼的目标也并不是收藏这些宝贝,是为了图财换钱,所以就算是这些皇家玉器能有机会流通到市面上来,也无法进行销赃,严重的还会惹来杀身之祸,甚至株连九族。对于这样随时冒着都可能暴露自己身份的事情,盗墓贼当然纵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随意的拿出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