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帝时期的瘟疫 漢末,兩次改變了歷史走向的瘟疫
漢末,兩次改變了歷史走向的瘟疫
由於東漢末年連年征戰,統治階級都在忙於爭權奪利,根本無暇顧及公共醫療衛生系統。
漢末三國到西晉這短暫的百年間竟然發生了17次瘟疫。
根據《晉書》記載,公元157年,全國有5600餘萬人口,到了公元257年,全國人口僅剩1600餘萬,百餘年間人口縮減了三分之二!
雖然諸侯之間連年征戰導致大量民眾去世,但導致人口大量縮減最主要的原因是瘟疫的橫行!
根據醫聖張仲景先生所著的《傷寒雜病論》記載:一個州縣,人口五十五萬,亡者三分之二,傷寒十居其七。
張仲景畫像
這個州府近百分之70的人感染了瘟疫!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在《七哀詩》曾寫到:“……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
這是當時淒涼情景的真實寫照。
根據後世學者統計,整個漢末三國百年間,因為瘟疫所導致的人口縮減總數達到了兩千萬以上!
甚至有兩次對三國時期的政治格局產生了極其嚴重的影響。
第一次是公元208年年底所爆發的一次瘟疫,此年正是曹操統一北方,開始整頓兵馬準備南下統一全國。
此年七月,曹操揮軍南下,八月,荊州劉表病死,次子劉琮不戰而降。
得到荊州後,曹操盡收其水軍總兵力達到了20餘萬,並且打造了空前強盛的水軍艦隊,釃酒臨江,橫槊賦詩。
可是,讓曹操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年底,爆發了一場空前慘烈的瘟疫,曹軍中十亭病倒了三亭,受到感染計程車兵總數超過了半數以上!
根據《三國志·曹操傳》記載:“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備遂有荊州、江南諸郡。”
因瘟疫導致大量士兵病倒,再加上周瑜火燒赤壁,實力強悍的曹軍一敗塗地,曹操也再也沒有機會一統天下。
第二次就是公元217年,所爆發的一次瘟疫。

曹植的《說疫氣》記載:“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意思就是北方疫病橫行,幾乎每家都有被感染而逝去的民眾,甚至有的民眾竟然因為感染瘟疫而滅門、滅族。
當時聞名天下的建安七子,徐乾、陳琳、應瑒、劉楨等四人都是在此次瘟疫中一時俱逝。
而魯肅、呂蒙、蔣欽、甘寧、凌統、法正、程昱等一大批名將謀士都是在此階段去世。
生活條件優越計程車大夫如此,其普通民眾慘狀更可想而知!
雖然不能確定他們是不是都是因為瘟疫去世,但是他們去世的原因肯定和當時瘟疫所橫行的大環境有著極大的關係。
如此可見,漢末三國這百餘年的瘟疫多麽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