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历史会考答案 最新中考历史答案
最新中考历史答案
一、找一些有价值的历史中考题
2005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试卷历史(实验区) 21、学校准备举办一次古代埃及、古代中国文明成就展。
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参加筹备工作:(本题共3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1分) (1)请在展览中列举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国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各一例。 (2)在展览的结束语中,要归纳出中、埃两个文明古国形成的相同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你认为是什么? (1)埃及: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1分)(任答一条即可)。
中国:甲骨文,秦始皇兵马俑,长城,四大发明(1分)(任答一条即可)。其它说法只要正确也应给分。
(2)位于大河流域。(1分)学生答位于适宜农业生产的地区、土地肥沃的地区等也可给分。
2005年全国部分地区历史中考试题主观题部分(世界近现代史) 山西省2005年试验区中考文科综合试题 12、某班同学要办一个世界史专栏展,但对下列历史知识的分类发生了争执,你能帮助他们吗 (要求答案填写序号) A《荷马诗史》 B丕平献土 C牛顿 D爵士乐 E查理.马特改革 F《天方夜谈》 G好莱坞 H爱因斯坦 第一类:A 第二类:B 第三类:C 第四类:D 2005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见闻述成一本书,叫做《马可•波罗行记》,该书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 东西方文化交流。 ——改编自华师大课标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材料二:……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
蒙古军队在大举争战的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 ——华师大课标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1)(2分)材料一中提及的意大利商人是谁? (2)(4分)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哪一种方式? 相关链接:古代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和平交流、暴力冲突 材料一: 材料二: (3)(4分)请你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史实。
(1)马可•波罗(2)材料一:和平交流 材料二:暴力冲突 (3)遣唐使:阿拉伯数字的传播等。 2005年山东济宁市中考历史试题 21、列举世界古代史上出现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名称(四个即可) 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
(答出其中四个即可,4分) 2005年历史中考试题整理主观题部分(世界近现代史一) 2005年玉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12、世界上几个大国的角逐,时而在战场上,时而在会议桌上。请列举第一次世界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召开的有牺牲他国利益的四次重要国际会议名称。
(1)1919年,巴黎和会;(2)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3)1938年,慕尼黑会议;(4)1945年,雅尔塔会议(每个1分,满分4分。注意:答案超过四个时,以前面四个为准) 13、随着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亚、非、拉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形成了第三世界。
请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反映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三件史实。(3分) (1)1955年,亚非会议(或万隆会议) 召开 (2)1961年,不结盟运动形成 (3)1971年在第三世界的支持下,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得到恢复。
(每个1分,满分4分。注意:答案超过四个时,以前面四个为准) 16. 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六、拿破仑和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 美国杜鲁门总统演讲1945年4月16日 请回答: (1)材料中“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的真实含义是什么?(1分) 称霸世界。 (2)请你说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美国为“所担负的责任”而采取的三次行动。
(3分) ①推行“冷战”政策;②出台杜鲁门主义;③通过经济援助,逐步控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马歇尔计划)④成立北约组织 ⑤发动侵朝战争 ⑥派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每个1分,满分3分) (3)美国为“所担负的责任”而“采取的行动,给二战后的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 影响: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造成了美苏两极格局长期对峙的局面。
05年荆州市中考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 14、欣赏下列两幅美术作品 回答: ⑴这两幅作品表达了当时人们的什么精神追求?(2分) ⑵当时的艺术家能够创作出这些传世作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⑶文艺复兴给我们的历史启示是什么?(2分) (1)人文主义(或者人的精神、或者美好生活等) (2)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产生(或艺术家们对人的力量的向往,或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深深熏陶等) (3)思想进步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或以人文本的理念,或艺术家们的优秀品质等) 说明:回答出任何一点就可以得2分。 16、关于20世纪的历史,有人认为"20世纪是科学技术发达的世纪";也有人认为"20世纪是战争不断的世纪"。
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主要史实,以"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或"人类的战争与和平"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10。
二、《开卷有益》(中考历史辅导)的答案
《开卷有益》世界现代史答案第一单元:11、(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代。
(2)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936年宪法的制定。
(3)斯大林模式是在国际上帝国主义包围、敌视,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因而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一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暴露,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该模式为1991年苏联解体埋下隐患。
(4)指苏俄进入和平时期后,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用: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12、(1)1921年列宁领导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确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2)共同点: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同点: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的发挥。
(3)新经济政策。第二单元:10、(1)美国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时期。
(2)俄国,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1978年。
(3)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4)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允许土地流转)11、(1)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家庭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鸦片战争之后。
(2)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特点:国家政权干预经济。
不同点:国家干预经济。(3)基本实现农业集体化和国家工业化,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91年,苏联解体。(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人民群众深受其害;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2)美国处于世界金融体系中心地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3)如:加强对金融的监管,扩大内需,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
(4)加强国际合作。(5)不会。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各国之间相互制衡;世界经济多极化,各国相互依存度很高;和平和发展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各国不想发动战争。13、(1)1776年。
(2)有关。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黑奴的后裔在今天才可能当选总统。
(3)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整顿农业;调整工业;兴建公共工程。(4)率先进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第三单元:14、(1)亚洲及太平洋战场形势图。(2)珍珠港事件。
日本。1941年12月。
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3)美国在B(长崎)、D(广岛)处投掷原子弹。
(4)1937年。中国。
(5)苏联。中国。
15、(1)德国,捷克斯洛伐克。(2)慕尼黑阴谋(3)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安抚侵略者,以维护本国利益。
绥靖政策。助长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二战的爆发。
(4)丘吉尔。坚决抵抗法西斯势力。
16、(1)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珍珠港事件。
(2)斯大林格勒是二战的重大转折;柏林战役是二战在欧洲战场的结束。(3)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第四单元:10、(1)信息产业。(2)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进入新经济时代。
(3)适时调整经济政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11、(1)《独立宣言》(2)飞机,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
(3)全球化、信息化(4)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其他国家 和地区的事务;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器,加紧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第六单元:9、(1)和平,战争或暴力。
(2)为争夺阿拉伯世界领先地位,称霸中东地区扫平道路。(3)历史渊源:包括宗教、种族问题,地理位置、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大国介入。
(4)有,美国或苏联等。第七单元:13、(1)经济全球化。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3)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保护本国企业。有利有弊,短期内有一定作用,从长远看,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
(4)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和生产;各国加强合作,恢复经济。正确。
(5)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国相互依存。14、(1)跨国公司影响加大;(2)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3)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保护本国企业。
《开卷有益》世界近代史答案第一单元:17、(1)《蒙娜丽莎》,人文主义思潮。(2)达·芬奇。
在文艺复兴时期。《最后的晚餐》。
他的艺术风格是:注重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善于利用光的作用,通过明暗对比和阴影烘托人物形象,使画面产生一种神奇朦胧的效果。(3)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4)不正确。
文艺复兴表面上是通过宣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来反对封建教会,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兴起。(5)造纸术、印刷术。
(6)明朝。八股取士。
新文化运动。18、(1)C。
到东方寻找财富。(2)麦哲伦船队。
(3)指南针。(4)郑和是为了与海外加强联系。
麦哲伦是为了掠夺财富。19、(1)“纱幕”指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
“烟消云散”指神学世界观的束缚被冲破,人和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下被解放出来。(2)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
(3)指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4)“人”被发现的实质是指人的思想从教会桎梏下被解放出来,提倡。
三、中考历史模拟题【人教版】
2008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 2007年9月,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拉开帷幕,以“走进孔子、喜迎奥运、同根一脉、共建和谐”为主题,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主干,下列代表孔子思想观点的是( )A. 为政以德 B. 无为而治 C. 兼爱,非攻 D. 严刑峻法2.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下列措施中属于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 )①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②焚书坑儒 ③地方实行郡县制 ④修建长城A.①②③ B. ①③ C.③④ D. ①②③④ 3.有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①《鸦片战争》②《末代皇帝》③《火烧圆明园》④《甲午风云》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4.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A.中国开始转人局部抗战 B.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C.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了第一次大胜利D.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的开始5.读初中时,小明的爷爷给他讲述了一个亲身经历的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某个战役的故事,这个战役是( )A.四渡赤水河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辽沈战役6.目前,我国已经步入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回顾历史,下列成就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包括( ) ① 沈阳第一机床厂 ② 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③ 武汉长江大桥 ④ 大庆油田建成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7.今年(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改革成效显著,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在今天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该影响应该是( )A.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 B.废除旧体制C.农村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D.使农民收入大大增加8.今年(2008年)是纪念ze总理诞辰110周年。
zsjzg、gjzx、中央军委主席ht发表重要讲话,强调ze同志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下列属于ze参与的重大活动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 ④ze会见秘密访华的基辛格A.①②③④ B. ① ② C. ①②④ D.②③④ 9.某班同学准备举办一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图片展”,下列可供选用的有( )①电子计算机 ②珍妮纺纱机 ③汽车 ④“旅行者号”机车 ⑤ 改良蒸汽机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10.探索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学习历史的美妙境界。请寻出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A.推翻了旧政权 B .由资产阶级领导C.改革前都面临着民族危机 D.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1.九年级一班的同学通过学习,对绥靖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归纳了以下几个观点,你认为与事实符和的有( )①英法是绥靖政策的主要推行者 ②慕尼黑阴谋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③绥靖政策纵容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④绥靖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12.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加强,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全球化持续发展,但也有反趋势而动的现象、事件。
试找出下面其中反趋势的一组( )①科索沃战争 ②欧盟的不断扩大 ③中国的一些电器集团在世界各地设厂 ④美军长期驻留伊拉克A.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二、读图题13. 下面是与ze总理有关的两幅老照片 图一 图二年 代1970年底1980年底1992年底2002年建交国家数目(个)55124151165 图三 同中国建交国家数字统计请回答:(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国际会议?ze总理提出了什么方针打破了会议僵局,推动会议圆满成功? (2)图二名称为“历史性的握手”,这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再举出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两件大事。(3)图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史实?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4)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任何一国要与我国建交,应遵循的首要前提是什么?三、阅读判断题14.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近代化探索”这个主题开展活动,小明同学提供了一段素材,其中有五处与史实不符。
请你逐一列出,并加以改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这些官员被称为“维新派”。
他们创办军事、民用企业,筹划海防,创办京师大学堂,培养了一批军事、科技人才。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他们高举 “民主”和“自由”两面大旗,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错误一: 改正: 错误二: 改正: 错误三: 改正: 错误四: 改正: 错误五: 改正: 四、材料解析题15.阅读下列材料: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dp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
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四、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初一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总分:6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立的最早人类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蓝田人 D.元谋人2.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3.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4.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在( )A.夏朝的建立 B.商朝的建立 C.周朝的建立 D.秦朝的建立5.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 B.舜传位给禹 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6.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7.曾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的是( )A.夏桀 B.商纣王 C.周厉王 D.周平王8.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 )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时候开始。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10.战国初期,分晋的三家是( ) A.齐、楚、燕 B.韩、赵、魏 C.赵、魏、秦 D.燕、韩、赵11.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当第一个字母c大写时,就是China)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A.印度 B.埃及 C.中国 D.朝鲜12.标志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铁器的广泛使用 B.牛耕的普遍推广 C.水利的大量兴修 D. 荒地的不断开垦13.战国时期,发达的手工业部门有( )①冶炼业 ②煮盐业 ③纺织业 ④漆器制造业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4.商代文字的载体主要是( )A.青铜业 B.龟甲、兽骨 C.竹简 D.丝帛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汉字从甲骨文发展而来 B.金文比甲骨文更加规范 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期 D.大篆形成于西周的晚期16.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最早记录的是( )A.齐国天文学家 B.赵国天文学家 C.鲁国天文学家 D.楚国天文学家17.主张“兼爱”“非攻”观点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18.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应该查阅(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庄子》19.诸子百家中,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学派是(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20.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A.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21.考古发掘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___的国家。
22.商朝后期制造的 ___________,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23.成语“ ”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军队在城濮大战时发生的事情。
24.我国封建社会中,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2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__》;屈原的代表诗作是《_____________ 》。
三、材料分析题 (共7分) 26.“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回答:(1)此材料的作者是谁?材料中所谓的“开国者”是谁? (2)“平定蚩尤乱”指的是哪次战役?此次战役有何历史意义?四、简答题(共8分)27..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主要学派有哪些?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一、选择题1.D 2.D 3.D 4.A 5.C6.A 7.B 8.C 9.C 10.B 11.C 12.A 13.D 14.B 15.C 16.C 17.D 18.B 19.C 20.D二、填空题21.水稻22.司母戊鼎 23.退避三舍 24.地主阶级;农民阶级 25.诗经;离骚三、材料分析26.(1)孙中山,黄帝 (2)逐鹿之战。
此后,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四、简答题27.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急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互相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主要学派、代表有:道家,老子、庄子;儒家,孔子、孟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
五、历史中考题
31.(1)三国同盟,(2分)成为任人宰割的战败国(评分说明:2分。
意思相近即可)(2)答案一:不能(2分)因为:德意志民族是个善于吸取历史教训的民族。欧洲一体化进程符合德国的利益;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在加强;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制约了霸权主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是各国联系密切, 机遇、挑战并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等这些因素使德国在欧洲再次索取领导地位的一幕不能重演。
(评分说明:从其中3个角度作答即可,每个角度2分,共6分。若从其他角度或论据;论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答案二:能(2分)因为:德国有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的历史;世界大国经济实力的变化,曾导致地区和世界秩序的调整,如英国争夺殖民霸权,美国夺取世界霸权、苏联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现今美国全球扩张屡屡得手,可能激起德国争霸的欲望;欧元区债务危机若伤害德国,为了自身利益,它可能在欧洲采取行动等。
这些因素使德国在欧洲再次索取领导地位的一幕可能重演。(评分说明:从其中3个角度作答即可,每个角度2分,共6分。
若从其他角度或论据;论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