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给建文帝留的锦囊 明朝一囚犯,死前留下一首诗,朱元璋闻之大怒,立马处死监斩官
明朝一囚犯,死前留下一首诗,朱元璋闻之大怒,立马处死监斩官
古人云:“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并不只是说着玩的,而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话。古代有不少开国皇帝,在坐上皇位之前,把部下都当作兄弟一样对待,苟富贵勿相忘之类的话挂在嘴边。但是,在登基称帝后,往日的好哥们就成了最大的威胁,若是能主动辞官归隐的话,或许还能保全性命,否则结局就尴尬了。
朱元璋在位时期,有几件比较知名的大案,比如今天要说的蓝玉案,由于此案牵连较广,先后后上万人被处死。这些被杀的人当中,大多都与蓝玉有关系,但有一人比较特殊,只因为曾经为蓝玉题了一幅画,就被锦衣卫抓进大牢,不久后被斩首示众,不是一般的憋屈,此人就是孙蕡。
孙蕡,明初广东南海平步人,长相非常英俊,性格比较豪爽,最让人佩服的是,他自幼饱读诗书,写诗文从不打草稿,而且质量都很高,颇有魏晋时期的文风,在家乡小有名气。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下旨恢复科举制度,天下的读书人纷纷进京赶考,尽管此时孙蕡已经三十三岁,不安于现状的他,也来到了京城参加考试,凭借着过人的才华,轻而易举地考中进士。
随后,朝廷就授予他官职,孙蕡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做事相当的努力,不久后就升职了。有一年,由于被同僚牵连,按照大明律法,孙蕡不仅被削去了官职,还成了城墙的修建工,每天累的上气不接下气。一次他在干活的时候,为了给自己和工友解闷,就唱起了家乡的歌曲,恰好被前来巡视的明太祖听到,觉得此人挺有才,孙蕡得到了赦免,一段时间后重新被朝廷启用。
吃一堑长一智的孙蕡,以后做事更加的小心翼翼,害怕再次被来去修建城墙,那就生活实在是太苦了。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孙蕡自己倒是没犯什么错,史书记载“复坐累戍辽东”,也就是说,他还是被别人给牵连的,这下还不如上次,被发配到辽东戍边,估计孙蕡内心的阴影面积无法计算,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不管日子多苦,习惯了都一样,孙蕡就是这么想的。戍边的生活别有一番乐趣,即使没有乐趣也要找乐趣,毕竟不知道啥时候能离开此地,只是他没有想到,离开之日便是他人生的终点。蓝玉本为朝廷大将,深得皇帝的器重,而且他的外甥女是太子妃,他则是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但是,蓝玉做人太过高调,仗着卓著的战功,几乎是目中无人,最后被以谋反的罪名诛杀并抄家。
锦衣卫在抄蓝玉家的时候,发现了一幅画,画上赫然写着孙蕡的名字,二话不说就把孙蕡从辽东抓了过来。在被砍头之前,孙蕡内心是绝望的,但他知道没人能救得了自己,留下了一首绝笔诗:“"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店,今夜宿谁家。”

这首诗很快传到皇帝朱元璋的耳中,他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认为才子孙蕡真的有点冤,但人死不能复生。朱元璋越想越生气,就把监斩官就叫来,然后愤怒地问道:“既然你知道孙蕡如此有才华,为何不及时向朕禀报。”监斩官心想:你也没说让我禀报啊,怪我咯?但他只能在心里想想,跪在地上不敢说话,朱元璋大手一挥,让侍卫把监斩官拉出去处死。
相关文章
- 朱元璋过后谁接皇位 孝庄文皇后:大清朝辅佐儿子孙子登上皇位的和亲皇后
- 姚广孝为什么帮朱棣 朱棣起兵途中經過一小鎮,給它改了個霸氣名字,如今成國際大都市
- 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 大臣在南京城楼喊了句话,朱棣立刻调转马头,率军直奔朱元璋陵墓
- 朱元璋和马皇后 朱元璋的故事之朱元璋改栽秧
- 朱元璋和马皇后 明朝宁国公主的生母是谁?朱元璋马皇后简介
- 朱元璋为屠夫写春联 為何說朱元璋是中國古代「第一屠夫」
- 朱元璋为什么不让朱棣当皇帝 朱元璋为什么能让马皇后干政?她是朱元璋最重要的人!
- 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李自成為什麼沒有成為劉邦、朱元璋?
- 朱元璋当皇帝时多大 朱元璋最倒霉的一个儿子,死时只有二十八岁,没有后代
- 朱元璋朱温 朱温和朱元璋的关系,朱温是朱元璋的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