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XC的含义 XFVA在财务管理中X代表什么含义

火烧 2022-05-09 23:38:00 1241
XFVA在财务管理中X代表什么含义 XFVA在财务管理中X代表什么含义即期年金(先付年金、即付年金)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有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先付年金终值系数,用符号XFVIFAi, 表示。先付年金

XFVA在财务管理中X代表什么含义  

XFVA在财务管理中X代表什么含义

即期年金(先付年金、即付年金)
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有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先付年金终值系数,用符号XFVIFAi,n表示。先付年金现值系数,用符号XPVIFAi,n
相同普通年金的现值(1+i) 即年金终值XFVA= A(1+i)(F/A,i,n)
为计算方便,假定有关字母的含义如下:I 为利息;F为终值;P为现值;i 为利率(折现率);n 为计算利息的期数。年金为A。
普通年金A元、利率为i,经过n期的年金现值,记作(P/A,i,n),
由复利终值求复利现值,n期,利率为i,记作(P/F,i,n)。

财务管理中n分之4在信用条件中代表什么意义

是销售方 为了鼓励顾客尽早付款 给予的现金折扣
2/10 表示顾客在10天付款 给予货款2%的优惠
1/20 表示顾客超过10在20天内付款 给予货款1%的优惠
N/30 表示顾客超过20天付款 不在给予货款上优惠 要求全额付款

财务管理中T-bill,HT,coll,USR,MP都代表什么?谢谢!

Treasury bills, High Tech, Collections, US Rubber, and Market

财务管理中三分之二在信用条件中代表什么意义

财务管理中三分之二在信用条件中代表,3天内付款享受2%的现金折扣,
如信用条件“2/10,N/30”表示:
10天以内付款,折扣2%,即实际付款98%就可以了。超过10天付款,没有折扣。30天以内必须付款。

财务管理中财务杠杆系数有优先股的公式中PD代表什么?

PD是指优先股股利,preferred dividends。
希望帮助到你。

财务杠杆在财务管理中起什么作用

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利用负债来调节权益资本收益的手段。合理运用财务杠杆给企业权益资本带来的额外收益,即财务杠杆利益。由于财务杠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获得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可估量的财务风险。因此,认真研究财务杠杆并分析影响财务杠杆的各种因素,搞清其作用、性质以及对企业权益资金收益的影响,是合理运用财务杠杆为企业服务的基本前提。
财务杠杆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体,而什么是财务杠杆呢?从西方的理财学到我国目前的财会界对财务杠杆的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
其二: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显而易见,在这种定义中,财务杠杆强调的是通过负债经营而引起的结果。

XC的含义 XFVA在财务管理中X代表什么含义

财务管理中的符号代表什么?哪位高人指点一下

财务管理 公式 符号
单利:
几个符号:P——本金,又称期初金额或现值
i——利率;I——利息
S——本利和或终值
关系式:S=P+I=P+P*i*t (单利终值)
P=S-I=S-S*i*t (单利现值)
###StudyGet_Info_Pagination_SIGN###
(2)复利:(利滚利)
n
1)终值:S=P(1+i) (第N年的期终金额)
其中: n
(1+i) 是终值系数,记作(S/P,i,n)
2)现值: -n
P=S(1+i)
其中: -n
(1+i) 是现值系数,记作(P/S,i,n)
3)复利息:
I=S-P
4)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1+i=(1+r/M)M
其中:r——名义利率;M——每年复利次数;i——实际利率。
(3)年金:
1)概念:等额、定期的系列收支。
2)种类:
A。普通年金(后付年金)(期末)
a,终值计算:
S=A*[(1+i)n -1]/i,
其中:[(1+i)n -1]/i是年金终值系数,记作(S/A,i,n)
b,偿债基金:
A=S*i/[(1+i)n -1],
其中:i/[(1+i)n -1]是偿债基金系数。是年金终值系数的倒数,记作(A/S,i,n)
应用:折旧的偿债基金法。
c,普通年金现值计算:
P=A*[1-(1+i)-n]/i,
其中,[1-(1+i)-n]/i是年金现值系数,记作(P/A,i,n)
d,投资回收系数:年金现值系数的倒数,记作(A/P,i,n)
B、预付年金(即付年金、先付年金)(期初)
a,终值计算:
S=A*{[(1+i)n+1 -1]/i-1}
其中,{[(1+i)n+1 -1]/i-1}是预付年金终值系数,
记作[(S/A,i,n+1)-1]
b,现值计算:
P=A*{[1-(1+i)-(n-1)]/i +1}
其中。{[1-(1+i)-(n-1)]/i +1}是预付年金现值系数,
记作[(P/A,i,n-1)+1]
C、递延年金
a,终值计算与普通年金相似
b,现值计算方法(两种)
D、永续年金(无限期定额支付的年金)
a,没有终值
b,现值:P=A*1/i
(1)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平均年成本=投资方案的现金流出总额/使用年限
(2)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平均年成本有三种计算方法:
①平均年成本=投资方案的现金流出总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②平均年成本=原始投资额/年金现值系数+年执行成本
-残值收入/年金终值系数
③平均年成本=(原始投资额-残值收入)/年金现值系数
+残值收入×年利率+年执行成本
2、投资专案评价的一般方法:
(1)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考虑时间价值)
1}净现值法:
定义: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A,结果为正数,则:投资专案报酬率>预定贴现率
B,结果为零,则:投资专案报酬率=预定贴现率
C,结果为负数,则:投资专案报酬率<预定贴现率
2)现值指数法:
定义: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的比率。
A,结果大于1,则:投资专案报酬率>预定贴现率
B,结果等于1,则:投资专案报酬率=预定贴现率
C,结果小于1,则:投资专案报酬率<预定贴现率
3)内含报酬率法:
定义: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它体现了方案本身的投资报酬率。
具体计算采用逐步测试法,
当净现值大于零时,应提高贴现率。
当净现值小于零时,应降低贴现率。
4)三种方法的比较:
见教材P234。
(2)非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不考虑时间价值)
1)回收期法
2}会计收益率法
税后成本=实际支付*(1-税率)
(4)税后收益=应税收入*(1-税率)
税负减少额=折旧额*税率
3)税后现金流量
加入所得税因素以后,现金流量的计算有三种:
(1)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2)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折旧)-所得税=税后利润+折旧
(3)营业现金流量=税后收入-税后成本+税负减少
=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
其中第三个公式最常用。
投资专案的风险分析:
常用方法:风险调整贴现率法和肯定当量法
K=i+bQ
其分析的步骤为:
(1)计算投资方案各年现金流入的期望值E。
(2)计算投资方案各年的标准差dt,其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教材中没有列出类似的通用公式,但原理是按照上述公式计算的。公式中,下标t指的是年份,表示第一年、第二年等。下标i表示该年份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3)计算投资方案有效期内的综合标准差D:
注意,D是某一方案在有效期内总的离散程度。一个方案只有一个D。
(4)计算变化系数Q:
这里的变化系数也就是风险程度。
(5)确定风险报酬斜率b。
风险报酬斜率b是一个经验资料,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以估计。通常按照中等风险(平均风险)的资料进行估计:
(6)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确定各方案的风险调整贴现率K。
K=i+ b×Q
(7)按风险调整贴现率计算各方案的净现值,并选择方案。
投资专案的风险分析——肯定当量法
###StudyGet_Info_Pagination_SIGN###
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先用肯定当量系数把有风险的现金流量调整为无风险的现金流
量,然后再用无风险贴现率计算方案的净现值。
无风险的现金流量=有风险的现金流量×肯定当量系数=αtCFATt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确定肯定当量系数。肯定当量系数是指肯定的现金流量与不肯定的现金流量期望值之间的比值:
上述公式和文字表述中,无风险的现金流量与肯定的现金流量、有风险的现金流量与不肯定的现金流量是等值的。
但在应用中,肯定当量系数αt的确定除了可以按上述一般原理计算外,还可以按照下述两种方法确定:
一是根据变化系数与肯定当量系数之间的经验关系估计,投资方案的风险程度越大,变化系数越大,肯定当量系数便越小。这种方法由于是根据经验估计的,所以在考试时会给出变化系数与肯定当量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会计算变化系数和会查表即可确定肯定当量系数。
二是根据有风险的报酬率和无风险最低报酬率之间的函式关系来确定,即:
式中,i、K分别指无风险报酬率和有风险的报酬率。
肯定当量法也可以与内含报酬率法结合使用。其原理是,按照前述第一个公式计算出无风险的现金流量,以此为基础计算内含报酬率。内含报酬率高于无风险最低报酬率的方案为可行方案,可行方案中,内含报酬率高的方案为优选方案。
股票价值计算模型
债券价值计算的基本模型是:
V=I·(P/A,I,n)+M(P,i,n);
式中:
V——债券价值;(未知项)
I——每年的利息;
M——到期的本金;
i——贴现率,一般采用当时的市场利率或投资人要求的最低报酬率;
n——债券到期前的年数;
如果按上式计算出的债券价值大于市价,若不考虑风险问题,购买此债券是合算的。
2).债券到期收益率计算:
计算到期收益率的方法是求解含有贴现率的方程:
V=I·(P/A,I,n)+M(P,i,n);
式中:
V——债券的价格;
I——每年的利息;
M——面值;
n——到期的年数;
i——贴现率;(未知项)
求解上述方程可以用“试误法”,一直到代入的贴现率使上述方程相等。
结论:
A、平价发行的每年付一次息的债券,其到期收益率等于票面利率。
B、溢价发行的每年付一次息的债券,其到期收益率小于票面利率。
C、折价发行的每年付一次息的债券,其到期收益率大于票面利率。
注意:如果债券不是定期付息,而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或用其他方式付息,以上结论不成立。
但“试误法”比较麻烦,可用下面的简便演算法求得近似结果:
R=[I+(M-P)/N]/[(M+P)/2] *100%
式中:
R——贴现率近似值;
I——每年的利息;
M——到期归还的本金;
P——买价;
N——年数;
其中:分母是平均的资金占用,分子是每年平均收益。
如果计算出的债券的到期收益率高于投资人要求的报酬率则应买进该债券,否则就放弃。
股票评价的基本模式:
见P285。
其中:
Dt的多少取决于每股盈利和股利支付率两个因素;
贴现率可以根据股票历史上长期的平均收益率确定,也可以参照债券收益率加上一定的风险报酬率确定,更常见的方法是直接使用市场利率。
2).零成长股票的价值:
P0=D/Rs
式中:P0——目前普通股价值;D——每年分配的股利;Rs——贴现率即必要的收益率;
3).固定成长股票的价值:
P0=D0(1+g)/(Rs-g)=D1/(Rs-g)
式中:
P0——股票的价值;
D0——今年的股利;
D1——1年后的股利;
g——股利的年增长率;
Rs——贴现率即必要的收益率;
将其变为计算预期报酬率的公式:
R=(D1/P0)+g
4).非固定成长股票的价值:
对于非固定成长股票,其股利现值要分段计算,才能确定股票的价值。见P288例4。
以上方法中,未来股利的预计较难,所以影响该方法的运用。
市盈率分析(粗略衡量股票价值的方法)
市盈率是股票市价和每股盈利之比。利用市盈率可以估计股价高低和股票风险。
1).用市盈率估计股价高低:(市盈率是市场对该股票的评价)
某股票价格=该股票市盈率×该股票每股盈利;
某股票价值=该股票所处行业平均市盈率×该股票每股盈利;
如果计算结果股票价格低于价值,说明股价有一定吸引力。
贝他系数分析:Y=α+βx+ε
式中:
Y——证券的收益率;
α——与Y轴的交点;
β——回归线的斜率,即贝他系数;
ε——随机因素产生的剩余收益;
根据X和Y的历史资料,即可求出α和β的数值。
结论:如果计算出的贝他系数等于1,则它的风险与整个市场的平均风险相同
若贝他系数等于2,则它的风险程度是股票市场平均风险的2倍;
若贝他系数等于0.5,则它的风险是市场平均风险的一半。
③资本资产定价模式:
资本资产定价模式如下:
Ri=RF+β·(Rm-RF);
式中:
Ri——第i种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RF——无风险收益率;
Rm——平均风险股票的必要报酬率;
β——第i种股票的贝他系数;
最佳现金持有量
1.成本分析模式:①机会成本②管理成本 ③短缺成本
使上述三项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就是最佳现金持有量。

质量管理中Q+三级标准代表什么含义?

Q——质量管理体系
E——环境管理体系
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中ebit怎么计算

管理思想观念现代化。即要有服务观念、经济效益观念、时间与效益观念、竞争观念、知识观念、人才观念、资讯观念。

管理方法现代化。即推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包括现代经营决策方法、现代理财方法、现代物资管理方法、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方法等。

管理人员现代化。即努力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实现人才知识结构现代化,使企业所有管理人员真正做到"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

管理手段现代化。即资讯传递手段现代化。

财务管理中怎么用sumproduct

一、SUMPRODUCT函式语法及功能
SUMPRODUCT函式功能:计算工作表内多列中对应值相乘之后的和,即乘积之和。
其语法为:
SUMPRODUCT(array1,array2,array3, …)
其中,Array1, array2, array3, … 为 2 到 30 个数组,其相应元素需要进行相乘并求和。阵列引数必须具有相同的维数,否则,函式 SUMPRODUCT 将返回错误值 #VALUE!。 该函式将非数值型的阵列元素作为 0 处理。
二、SUMPRODUCT函式乘积之和举例
表如下:
A B C D (列号)
1 2 10 20 (第2行)
3 4 30 40 (第3行)
5 6 50 60 (第4行)
公式: =SUMPRODUCT(A2:B4, C2:D4),说明:两个阵列的所有元素对应相乘,然后把乘积相加,即 1*10 + 2*20 + 3*30 + 4*40 + 5*50 + 6*60(结果为910)
二、多条件求和+求个数
A、使用SUMPRODUCT进行多条件计数 ,计数就是统计满足条件的个数。
语法:=SUMPRODUCT((条件1)*(条件2)*(条件3)* …(条件n))
作用:统计同时满足条件1、条件2到条件n的记录的个数。
例项:=SUMPRODUCT((A2:A10="男")*(B2:B10="中级职称")),公式解释:统计性别为男且职称为中级职称的职工的人数
B、 使用SUMPRODUCT进行多条件求和
语法:=SUMPRODUCT((条件1)*(条件2)* (条件3) *…(条件n)*某区域)
作用: 汇总同时满足条件1、条件2到条件n的记录指定区域的汇总金额。例项: =SUMPRODUCT((A2:A10="男")*(B2:B10="中级职称")*C2:C10)
公式解释:统计性别为男性且职称为中级职称的职工的工资总和(假设C列为工资)
SUMPRODUCT(条件1*条件2*条件3...条件N)利用此函式进行多条件计数时,* :满足所有条件;
SUMPRODUCT(条件1+条件2+条件3...+条件N) + :满足任一条件
例子一:
=SUMPRODUCT((G1:G3="男")*(E1:E3<=60))
这个公式的意思就是要这样来统计,G1:G3满足条件是男的,同时E1:E3的数值小于等于60,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总人数。 首先这是一个数组公式,要按Ctrl+Shift+Enter结束。
例子二:多条件求和
求男性及格人数:=SUMPRODUCT((C2:C13>=60)*1,(B2:B13="男")*1)
例子三:多条件求和
汇总三班籍贯为浙男性人数,=SUMPRODUCT((B2:B13="男")*1,(D2:D13="三班")*1,(E2:E13="浙")*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