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宗颐主要贡献 饶宗颐简介.DOC
饶宗颐简介.DOC
饒宗頤學藝年表1917饒宗頤教授,字固庵,又字伯濂,號選堂,齋名梨俱室;生於廣東省潮安縣城(今潮州市湘橋區)。1929從金陵楊栻習書畫,攻山水及宋人行草,開始抵壁作大幅山水及人物。1932續成其先人饒鍔先生之《潮州藝文志》。1933咏優曇花詩,一時驚諸老宿,競相唱和。1935任中山大學廣東通志館纂修。1938助王雲五編《中山大辭典》。助葉恭綽編訂《全清詞鈔》。1943赴廣西任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教授。1946任廣東文理學院教授。任汕頭華南大學文史系教授、系主任。任《潮州志》總纂。被推選為廣東省文獻委員會委員。1949居港後,繪畫漸多。這時期繪畫是以元人為師法。1952屢至台北,參觀故宮博物院所藏書畫。1952-68任香港大學中文系講師,後為高級講師及教授。1954-55於日本東京大學講授甲骨文及於日本京都大學從事甲骨學研究。1958遊意大利饶宗颐简介,在貝魯特晤高羅佩。出版《楚辭與詞曲音樂》。1962獲法國法蘭西學院頒授 「漢學儒林特賞」。1963赴班達伽東方研究所作學術研究。1964再赴日本訪學。識林謙之,與水原琴窗、水原渭江父子談詞,到京都大原山聽梵唄,聽多紀穎信演奏日本雅樂,並在日本各地寫生。1965於法國國立科學中心研究,研究巴黎及倫敦所藏敦煌畫稿及法京所藏敦煌寫卷。
敦煌白畫定稿。開始研究敦煌白描畫法。1966在法國國立科學中心研究敦煌寫卷。與戴密微教授同遊瑞士,有詩《黑湖集》紀遊,後由戴密微譯為法文。《白山集》出版。在白山及黑湖地區作出大量寫生。1968出版《固庵詞》。《黑湖集》在瑞士所出。在歐洲創作大量山水寫生,多用元代黃公望、倪雲林兩家筆法。1968-73任新加坡大學中文系首位講座教授及系主任。1969《星馬華文碑刻繫年》出版。1970-71任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客座教授。至美國、加拿大各地寫生。1970《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善本書錄》出版。1971與法國戴密微教授合著《敦煌曲》,分中、法兩種文字在巴黎刊行。1972任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教授、法國遠東學院院士。發表《詞與畫》論文。1973連續四年參加日本南畫院書畫年展。1975出版《選堂賦語》、《黃公望及富春山居圖臨本》。1973-78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及系主任。1978一月,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在香港大會堂主辦「饒宗頤書畫展」。八月,於曼谷舉行個人書畫展。《選堂詩詞集》、《敦煌白畫》出版。創作《青天歌論書》長卷。香港中文大學退休後,應聘為法國高等研究院宗教部客座教授。1978-79任教法國高等實用研究院。
1979四月遊瑞士,過阿爾卑斯山入意大利,有《古村詞》紀遊。1980日本二玄社於東京主辦「饒宗頤教授個人書畫展」。日本近代書道研究所《書道俱樂部》月刊出版《饒宗頤教授個展作品》特輯。於日本京都大學、九州大學、北海道大學講學。獲選為巴黎亞洲學會榮譽會員。澳門東亞大學(後改名為澳門大學)文學院講座教授,後於研究院創辦中國文史學部,並任該部主任(1984-88)。十月,在武昌參加全國語言學會後,參觀國內博物館三十三所,足跡遍及十四個省市,歷時三月。1981於新加坡舉行個人書畫展。1982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被邀為國務院古籍整理小組顧問。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及藝術系榮譽講座教授。獲授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榮休講座教授銜。1983日本二玄社請為其出版之《虛白齋書畫錄》作解題。編纂《敦煌書法叢刊》同由二玄社出版,全書二十九冊,至一九八六年出齊。1984出版《選堂選集》。於馬來西亞太平舉行個人書畫展。1985香港三聯書店主辦「饒宗頤書畫展」。香港芥子居出版《選堂扇面冊》。韓國東方研究會於漢城利馬美術館主辦「選堂韓國書畫展覽」。於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個人書畫展。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榮譽講座教授。
1986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主辦「饒宗頤教授從事藝術、學術活動五十周年紀念 – 七十大壽書畫展」。任香港藝術館名譽顧問。1987香港《畫譜》雜誌出版《饒宗頤專輯》。任香港大學中文系榮譽講座教授。任中國敦煌研究院名譽研究員。1989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饒宗頤書畫集》。《甲骨文通檢》(一) 出版。1990《敦煌琵琶譜》出版。1991「饒宗頤書畫展」在香港大學馮平山博物館舉行。1992香港藝苑出版社出版《選堂書楹聯初集》、《饒宗頤翰墨》。於香港大會堂舉行個人書畫展。於新加坡國家博物館舉行個人書畫展。1993巴黎索邦高等研究院頒授建院125週年以來第一個人文科學榮譽博士學銜和法國文化部頒授文化藝術騎士勛章。出版《饒宗頤書畫》。廣東美術家協會、廣州美術學院、嶺南美術出版社、廣東書法家協會、廣東畫院及廣東《畫廊》雜誌社於廣東畫院聯合主辦「九三廣州饒宗頤書畫展」。由其倡議召開之「潮州學國際研討會」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1994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及中國畫研究院於北京中國書畫院聯合舉辦「饒宗頤書畫展」。1995潮州市饒宗頤學術館落成。泰國華僑崇聖大學、泰國潮州會館聯合舉辦「饒宗頤書畫展」。
獲香港嶺南學院(現己改名為嶺南大學)榮譽人文博士學位。1996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舉辦「饒宗頤八十回顧展」,展品有三十二呎寬巨幅荷花,同時出版《選堂書畫》。1997創辦《華學》。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視藝成就獎。1998獲中華文學藝術家金龍獎「當代國學大師」榮譽。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符號?初文與字母 – 漢字樹》中文版,同時出版日文版,小早川三郎譯。1999九月,香港藝術館舉辦「澄心選萃 – 饒宗頤的藝術」展覽,同時出版《澄心選萃》書畫集。十一月,澳門基金會主辦「清涼世界 – 饒宗頤書畫展」,於澳門教科文中心舉行,並出版書畫集。香港公開大學榮譽人文科學博士學位。2000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 「大紫荊勛章」。國家文物局及甘肅人民政府頒發「敦煌文物保護、研究特別貢獻獎」。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符號?初文與字母 – 漢字樹》國內版。2001七月,臨時澳門市政局、澳門藝術博物館主辦「選堂雅聚 – 饒宗頤書畫藝術展」,並出版書畫集及明信片。於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上海、中山、深圳、澳門及潮汕地區舉行巡迴書畫展。十月,北京歷史博物館為主辦「古韻今情」饒宗頤書畫展覽,為該館首次為現代畫家舉行個展。
致贈該館二十二呎巨幅墨荷。出版《古韻今情》饒宗頤書畫集。獲選為(俄羅斯)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2002七月,香港國際創價學會主辦「學藝雙携」饒宗頤書畫展。出版《學藝雙携》畫冊。2003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成立並出版《古意今情》饒宗頤畫路歷程。《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出版,全集共分十四卷,二十冊,收入著作六十種。獲香港科技大學文學榮譽博士學位。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04獲澳門大學人文科學榮譽博士學位。2005心經簡林樹立於大嶼山昂平。2006獲日本創價大學名譽博士學位。與澳門藝術博物館合辦「普荷天地」饒宗頤九十華誕荷花特展。與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合辦「心羅萬象」饒宗頤丙戌書畫展。與香港大學圖書館合辦「饒宗頤教授與香港大學」展覽。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主辦「光普照」心經簡林攝影展,同時由Movit Publishing Limited出版《光普照》攝影集。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符號?初文與字母 – 漢字樹》第二版。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香港公共圖書館合辦「走近饒宗頤」饒宗頤教授學藝兼修展覽。香港九所大學合辦「學藝兼修」漢學大師饒宗頤教授九十華誕國際學術研討會。
《饒宗頤藝術創作匯集》出版,全集共十二冊,收入書畫作品約一千五百件。潮州市饒宗頤學術館重建啟幕。2007任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學術顧問、遼寧師範大學名譽教授;《紫荊》雜誌第一期特刊《走近饒宗頤》專輯出版。十月,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與創價學會饒宗頤展籌備委員會主辦,於日本兵庫県關西國際文化中心展覽館舉行「長流不息–饒宗頤之藝術世界」展覽,並出版展品圖錄。十一月,《敦煌研究》刊出「繪畫西北宗說」,正式提出中國山水畫應有「西北宗」,也就是以新的線條與筆墨來表達中國西北地區的風土人情。2008「學藝兼修.漢學大師──饒宗頤教授九十華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全六冊),以《華學》第九、十輯合刊形式出版。八月,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與長安鎮政府合辦,於東莞長安鎮展覽館舉行「長樂安寧–饒宗頤教授東莞長安鎮書畫展」,並出版展品圖錄。十月,香港大學與故宮博物院合辦,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執行,於北京故宮神武門大殿舉行「陶鑄古今 – 饒宗頤學術?藝術展」展覽,並出版展品圖錄。2009一月,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與深圳市文化局、香港藝術發展局合辦,於深圳美術館展覽廳舉行「我與敦煌 – 饒宗頤敦煌學藝展」展覽,並出版展品圖錄。
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聘請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終身成就獎。八月,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與澳州塔斯馬尼亞美術博物館合辦,於澳州塔斯馬尼亞美術博物館美術廳舉行「心通造化 – 一個學者畫家眼中的寰宇景象」展覽,並出版展品圖錄。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簡體字版,全集共分十四卷,二十冊。十一月,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與第十五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廣東潮人海外聯誼會、廣東畫院、廣東美術館合辦,於廣東美術館展覽廳舉行「丹青不老 – 饒宗頤藝術特展」,並出版展品圖錄。2010一月,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主辦「普荷天地 – 饒宗頤荷花展」展覽。八月,中央文史研究館、敦煌研究院及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合辦,於敦煌研究院展覽廳舉行「莫高餘馥 – 饒宗頤敦煌書畫藝術特展」展覽,同時出版圖錄。香港國際創價學會及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合作出版《敦煌白畫》,全集共分中、英、日文版三冊。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出版《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藏品圖錄I饒宗頤教授藝術作品》。齊魯書社出版《饒宗頤教授著作目錄新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及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合辦,於上海世界博覽會香港館展覽區舉行「香江情懷 – 饒宗頤作品展覽」。

九月,中共中央黨校及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辦,香港大學協辦,於中共中央黨校圖書館舉辦「天人互益 – 饒宗頤學藝展」展覽,同時出版圖錄。十一月,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與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合辦,於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舉行「莫高餘馥–饒宗頤敦煌書畫藝術香港特展」展覽。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西南文化創世紀–殷代隴部族地理與三星堆、金沙文化》。十二月,惠州市人民政府及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合辦,於惠州挂榜閣舉行「雪堂餘韻 – 饒宗頤惠州挂榜閣書畫展」展覽,同時出版圖錄。2011獲澳洲塔斯曼尼亞大學名譽博士學位。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出版《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藏品圖錄II館藏古籍珍善本》。海天出版社出版《饒宗頤書畫冊頁叢刊》上編,共四輯。海天出版社出版《清暉集》修訂版。南方日報出版社出版《饒宗頤藝術經典》九冊。十月,廣東省文化廳、潮州市人民政府及香港大學主辦,廣東省文物局、饒宗頤學術館之友協辦,廣東省博物館、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及潮州市饒宗頤學術館承辦饶宗颐简介,於廣東省博物館舉行「嶺南風韻 – 饒宗頤書畫藝術特展」展覽,同時出版圖錄。十月,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以國際編號為10017的小行星命名為「饒宗頤星」。十一月,獲中國藝術研究院「中華藝文終身成就獎」。(鄭煒明、鄧偉雄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