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孙殿英旧宅 孙殿英的历史评价

火烧 2021-06-06 17:36:56 1064
孙殿英的历史评价 “民族英雄”论者认为孙殿英是在为汉人出头,因为慈禧作为满清贵族不仅祖上欺压过汉人,更是在戊戌政变中杀害了以谭嗣同为首的戊戌六君子。因此在民国初期,一些激进的革命党人对慈禧可谓是恨之入

孙殿英的历史评价  

“民族英雄”论者认为孙殿英是在为汉人出头,因为慈禧作为满清贵族不仅祖上欺压过汉人,更是在戊戌政变中杀害了以谭嗣同为首的戊戌六君子。

因此在民国初期,一些激进的革命党人对慈禧可谓是恨之入骨。

而当时孙殿英作为北伐军的一支,他“盗挖”清东陵的行为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

“惊世大盗”论者认为大家都不该自欺欺人了,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明明就是为了里面的金银财宝,他就是一个一心为财的地痞流氓!坦白说,此类观点也是大多数历史学者们的共识。

后世对孙殿英的评价大多数都是负面的,孙殿英辩解道:“我之所以盗掘清朝的陵墓,是因为清朝杀了我祖宗三代,此仇不得不报,孙中山革了清朝的命,冯玉祥把满清皇室赶出了紫禁城,我只能去挖陵来报仇了”。

并说:我发掘满清东陵,有3个好处。

第一,满清入关之时,大兴文狱,网杀士人,象吕留良,戴名世这样的人,都被开棺戮尸,我虽不才,亦知道佛经有言,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二,满清统治三百年了,搜刮的财帛不知多少,今天我发陵,是为通天下财货,收运转之利,丰藏国库。”

冯玉祥对孙殿英的评价是:“孙殿英的革命精神我很佩服,在反对清廷这一点上是值得佩服的,只是我干的是活的(赶走溥仪),你干的是死的(盗陵)”。

孙殿英旧宅 孙殿英的历史评价

“父断清廷之龙脉,子守汉室之黄陵,一门忠烈,国士无双”的评价是因为孙殿英清朝的陵墓,他的儿子叫孙天义,虽然父亲是“大盗”,孙天义一直生活在“大盗”父亲的阴影下,但他并未秉承“大盗”的衣钵,而是自强不息,成为一代学人,在文物保护方面也是专家。

扩展资料

孙殿英(1889年—1947年),归德府永城(今河南永城马牧镇丁辛庄)人。

行伍出身,1928年投靠国民党,任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因在河北马兰峪盗掘清东陵而闻名。

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反蒋,失败后为张学良收编。

抗战爆发后,历任冀察游击总司令、新五军军长,1943年在河南对日作战时被俘,旋投汪伪任“豫北剿共军总司令”。

抗日战争结束后又追随蒋介石反共,打内战。

1947年在人民解放军解放河南汤阴的战役中,这个20多年来一直逍遥法外的盗陵主犯,终于被解放军生擒,后病逝于战犯收留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殿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