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历史填空题复习题
初一下册历史填空题复习题
1.初一历史下册选择题集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ІІ卷答案表中。
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了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实现了南水北调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2.“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赵州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它是根据当地民间传说编成的,并广泛流传到今天。
其实,赵州桥并不是鲁班修建的,它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3.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尺尊东赞 D.骨力斐罗4.山东半岛海岸线曲折,有许多优良港口,下列隋唐时期的港口中不属此类的是A.登州 B.泉州 C.莱州 D.成山(今威海市)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6.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 A.《资治通鉴》 B.《马可•波罗行纪》C.《梦溪笔谈》 D.《贞观政要》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A.山东 B.东京 C.杭州 D.四川8.“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9.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直到明朝末年才被废除 C.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D.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10.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11.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A.战国 B.北宋 C.南宋 D.明朝12.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B.他遭奸臣谋害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13.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14.明太祖所设立的直属中央的三司中,分管民政和财政的是A.按察司 B.都司 C.民政司 D.布政司15.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A.创立八旗制度 B.在中央设置内阁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16.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A.红楼梦 B.西游记C.水浒传 D.三国演义17.明朝的倭寇是指当时A.骚扰我国沿海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B.侵扰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人C.来中国传教的西方传教士D.在我国北方边境进行骚扰的蒙古族军队18.历史上曾经盘踞我国台湾达38年之久的殖民者是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19.外八庙和避暑山庄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乾隆帝曾在此接待过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它们位于今天什么地方A.北京 B.山东青岛 C.陕西西安 D.河北承德20.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唐本草》21.“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一艘命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但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 A. 印度洋沿岸 B. 红海沿岸 C. 非洲东海岸 D. 地中海沿岸22.揭示清朝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且达到我国古典小说高峰的作品是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23.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①科举制的创立 ②焚书坑儒 ③八股取士 ④文字狱 ⑤闭关政策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 D.①②③24.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A.占城稻 B.玉米 C.甘薯 D.向日葵25.下列组合错误的一组是A.李时珍——《本草纲目》 B.徐光启——《农政全书》C.贾思勰——《天工开物》 D.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初一下历史试卷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 )1、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的封建王朝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 )2、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A、巴拿马运河 B、京杭运河 C、隋朝大运河 D、苏伊士运河 ( )3、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的景象最突出的原因是两位统治者 A、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B、具有雄才大略治国安邦 C、善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D、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意愿 ( )4、科举制的殿试开始于 A、武则天时期 B、隋文帝时期 C、隋炀帝时期 D、唐玄宗时期 ( )5、我国封建社会历时最长的朝代是 A、西周 B、唐朝 C、西汉 D、元朝 ( )6、下列内容是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A、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 B、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中国 C、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 )7、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出现于唐玄宗统治前期 B、史称唐玄宗有贞观遗风 C、这时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D、唐玄宗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房玄龄等人为相 ( )8、唐朝被称为“诗仙”、“诗圣”和“画圣”的是 ①李白 ②阎立本 ③杜甫 ④白居易 ⑤吴道子 ⑥柳公权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 )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的作者是 A、李白 B、王维 C、杜甫 D、白居易 ( )10、下列关于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B、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吐蕃赞普上书唐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合同为一家” D、唐玄宗册封过回纥、南诏和粟末靺鞨的首领 ( )11、下列有关唐对外交往的正确叙述是 A、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B、天竺参照汉字创制了文字,在社会上至今还保留着唐人的某些风尚 C、唐太宗时,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 D、唐玄宗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 )12、隋唐时期开凿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 A、龙门石窟 B、敦煌莫高窟 C、云冈石窟 D、乐山大佛 ( )13、澶渊之盟签订双方是 A、南宋与金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西夏 D、北宋与西夏 (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 A、缓解了双方的战争状态 B、宋朝都需交纳“岁币” C、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 )15、北宋、辽、夏、金四个政权从建立的时间排列顺序是 A、北宋、辽、夏、金 B、辽、金、北宋、夏 C、北宋、辽、金、夏 D、辽、北宋、夏、金 ( )16、下列关于纸币出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宋朝的造纸业发达 B、纸币的制造比铁钱制造方便 C、由于商业发展很快,携带铁钱不方便 D、对外贸易中,对方不使用铁钱 ( )17、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两宋时,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得到推广 C、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D、宋朝时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 )18、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景德镇兴起于 A、隋朝 B、北宋 C、南宋 D、唐朝 ( )19、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达官贵人的需要 C、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农民的需要 ( )20、成吉思汗主要功绩是 A、灭亡西夏 B、定都大都 C、建立元朝 D、统一蒙古 ( )21、下列叙述与回族的形成有关的是 A、回族是汉族与畏兀儿人融合的结果 B、汉族与女真、契丹等民族融合结果 C、蒙古草原的统一 D、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中国后与汉、蒙、畏兀儿等民族融合的结果 ( )22、下列对唐都长安和北宋东京相同点叙述,不对的是 A、有“市”、有“坊”,界限分明 B、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热闹非凡 C、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 D、都居住着大量人口 ( )23、与北宋和南宋关系类似的政权是 A、西汉与东汉 B、西晋与东晋 C、唐朝与后唐 D、西魏与东魏 ( )24、我国历史曾出现过几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实现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是 A、封建统治者采取促进民族融合政策 B、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C、经济繁荣,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 D、少数民族大量的内迁 ( )25、下列人物属于古代蒙古族的杰出统治者的是 ①完颜阿骨打 ②元昊 ③铁木真 ④耶律阿保机 ⑤忽必烈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⑤ D、②④ 二、仔细推敲,准确填空(共15分) 26、从公元581年 朝建立,到 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封建社会 时期。 27、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殿试开始于 时期。
28、时,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 29、隋朝书法融合 的秀美和 的雄健,为唐代书法创新奠定了基础。
30、宋朝时期,太湖流域的 、,成为重要粮仓。 31、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32、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 ,在元世祖来华,居住十几年。
他的《 》,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三、情境再现,体会回答(本题1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唐太宗贞观23年(649。
3.初一下册历史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隋朝灭亡的原因的是 A隋炀帝的残暴骄奢 B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 C农民起义的打击 D老天爷不助隋朝 2.唐太宗时,敢于直言进谏的著名大臣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3.武则天统治时期,最值得我们肯定的是 ①大力发展生产 ②加强武氏家族的统治 ③重用有才能的人 ④重用酷吏,打击政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4.唐朝的全盛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下列工具中哪些是唐朝时候创造的 ①耧车 ②翻车 ③曲辕犁 ④筒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6.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萧太后 B慈禧太后 C武则天 D文成公主 7.创立于隋朝,为以后各朝代相继沿用的制度是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内阁制 D丞相制 8.隋唐时期政府实行科举考试主要是为了 A树立皇帝的威信 B选拔门第不高而有才华的人参政 C加强对教育的管理 D禁止贵族做官 9.唐朝时称印度半岛为 A印度 B波斯 C高丽 D天竺 10.唐朝时西行到天竺的历史人物是 A鉴真 B玄奘 C唐僧 D孙悟空 11. 唐代盛行骑乘之风,其中最流行的交通工具是 A.骑马 B.肩舆 C.骑驴 D.驿驴 12.著名的赵州桥建于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秦朝 13.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大唐西域记》 B《水经注》 C《金刚经》 D《佛经》 14. 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上是在 A东汉 B宋朝 C隋朝 D唐朝 15.武则天称帝在哪一个王朝期间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6.下列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贞观之治 ②康乾盛世 ③开元盛世 ④贞观遗风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1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秦律》 B《隋律》 C《唐律疏律》 D《明律》 18.下列哪项不是唐朝至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A南方战乱较少 B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北方自然灾害频繁 1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时期四川地区的 A交子 B会子 C票子 D金元券 20.生活在北宋时期东京的居民除用木柴做燃料外,还可能用 A焦碳 B木炭 C石炭(煤炭) D石油气 21.宋代城市中的“瓦舍”是 A居民区 B小店铺 C官府 D娱乐场所 22.行省制度即今地方行政区划——省的前身产生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23.元朝时,在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藏族 B蒙古族 C回族 D满族 24.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其目的是 A发展农业生产 B加强民族融合 C有效统治全国 D实现国家的统一 25.元朝时期最著名的纺织家是 A李时珍 B黄道婆 C沈括 D王安石 26.元朝时期棉纺织业的中心在 A浙江 B江南 C松江 D广州 27.元朝著名纺织家黄道婆纺织所用的原材料是 A棉 B纤维 C蚕丝 D麻 28.元朝在中央设置的中书省职能相当于唐朝的 A.尚书省 B.吏部 C.门下省 D.中书省 29.如果你想查阅唐朝的历史,你可翻阅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春秋》 D《左传》 30.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主编者是 A司马光 B司马迁 C苏轼 D韩愈 31.下列人物不属于宋代词人的是 A辛弃疾 B苏轼 C李清照 D白居易 32.著名的元大都就是今天的 A杭州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33.下列有关元朝民族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朝建立前蒙古族处于分裂状态,受到女真族的压迫 B回族的形成,是元朝民族融合的重要事例 C元朝的统一局面,对民族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D元朝人分四等的政策带有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性质 34.明朝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加强的重要表现是 A行省制度确立 B三省六部制创立 C科举制度确立 D厂卫等特务机构建立 35.明朝时期的特务机构有 ①北厂 ②锦衣卫 ③东厂 ④军机处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6.明朝时期仍沿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叫八股取士,这种制度 A 鼓励读书人追求实际学问 B败坏学风,败坏人才 C是对隋唐时期科举制不足之处的修正 D激励考生开拓进取 37.中国历史上的所谓的“文字狱”就是 A不准写文章 B以文字或言论治罪 C抄袭别人的文章 D玩文字游戏 38. “班禅额尔德尼”是清初统治者授予哪一个少数民族首领的封号 A回族 B藏族 C壮族 D满族 39.明朝修建长城的原因是 A防御匈奴 B防御蒙古骑兵 C旅游观光 D保卫都城北京 40.《本草纲目》是一部 A药物学著作 B畜牧业著作 C宗教著作 D农书 41.被称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的是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梦溪笔谈》 D《天工开物》 42.明清时期科技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①文化专制 ②受到西方侵略 ③闭关锁国 ④鸦片贸易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3.明朝时我国最伟大的航海家是 A戚继光 B吴承恩 C徐霞客 D郑和 44.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一切中国的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关闭国门,断绝人员往来 D一慨排斥西方事物 45.清朝统治者实行的闭关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正确的评价是 A有百利而无一害 B危害甚巨 C无害无利 D利大于弊 46.清朝出现的“康乾盛世”与下列哪一个帝王有关 A顺治 B乾隆 C道光 D光绪 47.中国近代化萌芽最早出现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48.历史上的东厂和锦衣卫出现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49.李时珍是一位 A医药学家 B地。
4.初一下册历史材料题10道,填空题10道
一、填空题:
1、(-2)^0= 。
2、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
3、在方程2x-y=6中,当x=3时,y= 。
4、计算:2x(x-2)= 。
5、因式分解:x^2-1= 。
6、计算:2^(-4)*2^5= 。
二、选择题:
1、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是直角,那么∠a+∠b的度数
a.等于90° b.大于90° c.小于90° d.与90°的关系无法确定
2、五边形的外角和是
a .180° b. 360° c. 540° d. 720°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8+a2=a10 b. a8a2=a16 c. (a8)2=a16 d. a8÷a2=a4
4、下列各组中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 .1cm、2cm、3cm b. 2cm、3cm、4cm
c. 20cm、30cm、40cm d. 0.2cm、0.3cm、0.4cm
5、人体中红细胞的直径约为0.0000077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结果是
a. 0.77*10-5m b. 0.77*10-6m c. 7.7*10-5m d. 7.7*10-6m
6、二元一次方程x+y=4的正整数解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这个我不好放图片上去,要不你直接把邮箱告诉我,我发给你
顺便问一下:简答题是什么题?是应用题?有关计算的题?等吗? 请具体说明一下。
5.初一下册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隋朝灭亡的原因的是 A隋炀帝的残暴骄奢 B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 C农民起义的打击 D老天爷不助隋朝 2。
唐太宗时,敢于直言进谏的著名大臣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3。 武则天统治时期,最值得我们肯定的是 ①大力发展生产 ②加强武氏家族的统治 ③重用有才能的人 ④重用酷吏,打击政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4。
唐朝的全盛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 下列工具中哪些是唐朝时候创造的 ①耧车 ②翻车 ③曲辕犁 ④筒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6。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萧太后 B慈禧太后 C武则天 D文成公主 7。 创立于隋朝,为以后各朝代相继沿用的制度是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内阁制 D丞相制 8。
隋唐时期政府实行科举考试主要是为了 A树立皇帝的威信 B选拔门第不高而有才华的人参政 C加强对教育的管理 D禁止贵族做官 9。 唐朝时称印度半岛为 A印度 B波斯 C高丽 D天竺 10。
唐朝时西行到天竺的历史人物是 A鉴真 B玄奘 C唐僧 D孙悟空 11。 唐代盛行骑乘之风,其中最流行的交通工具是 A。
骑马 B。肩舆 C。
骑驴 D。驿驴 12。
著名的赵州桥建于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秦朝 13。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大唐西域记》 B《水经注》 C《金刚经》 D《佛经》 14。
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上是在 A东汉 B宋朝 C隋朝 D唐朝 15。武则天称帝在哪一个王朝期间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6。
下列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贞观之治 ②康乾盛世 ③开元盛世 ④贞观遗风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17。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秦律》 B《隋律》 C《唐律疏律》 D《明律》 18。
下列哪项不是唐朝至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A南方战乱较少 B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北方自然灾害频繁 19。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时期四川地区的 A交子 B会子 C票子 D金元券 20。
生活在北宋时期东京的居民除用木柴做燃料外,还可能用 A焦碳 B木炭 C石炭(煤炭) D石油气 21。 宋代城市中的“瓦舍”是 A居民区 B小店铺 C官府 D娱乐场所 22。
行省制度即今地方行政区划--省的前身产生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23。元朝时,在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藏族 B蒙古族 C回族 D满族 24。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其目的是 A发展农业生产 B加强民族融合 C有效统治全国 D实现国家的统一 25。元朝时期最著名的纺织家是 A李时珍 B黄道婆 C沈括 D王安石 26。
元朝时期棉纺织业的中心在 A浙江 B江南 C松江 D广州 27。元朝著名纺织家黄道婆纺织所用的原材料是 A棉 B纤维 C蚕丝 D麻 28。
元朝在中央设置的中书省职能相当于唐朝的 A。 尚书省 B。
吏部 C。门下省 D。
中书省 29。如果你想查阅唐朝的历史,你可翻阅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春秋》 D《左传》 30。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主编者是 A司马光 B司马迁 C苏轼 D韩愈 31。 下列人物不属于宋代词人的是 A辛弃疾 B苏轼 C李清照 D白居易 32。
著名的元大都就是今天的 A杭州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33。下列有关元朝民族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朝建立前蒙古族处于分裂状态,受到女真族的压迫 B回族的形成,是元朝民族融合的重要事例 C元朝的统一局面,对民族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D元朝人分四等的政策带有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性质 34。
明朝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加强的重要表现是 A行省制度确立 B三省六部制创立 C科举制度确立 D厂卫等特务机构建立 35。明朝时期的特务机构有 ①北厂 ②锦衣卫 ③东厂 ④军机处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6。
明朝时期仍沿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叫八股取士,这种制度 A 鼓励读书人追求实际学问 B败坏学风,败坏人才 C是对隋唐时期科举制不足之处的修正 D激励考生开拓进取 37。中国历史上的所谓的“文字狱”就是 A不准写文章 B以文字或言论治罪 C抄袭别人的文章 D玩文字游戏 38。
“班禅额尔德尼”是清初统治者授予哪一个少数民族首领的封号 A回族 B藏族 C壮族 D满族 39。明朝修建长城的原因是 A防御匈奴 B防御蒙古骑兵 C旅游观光 D保卫都城北京 40。
《本草纲目》是一部 A药物学著作 B畜牧业著作 C宗教著作 D农书 41。被称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的是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梦溪笔谈》 D《天工开物》 42。
明清时期科技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①文化专制 ②受到西方侵略 ③闭关锁国 ④鸦片贸易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3。明朝时我国最伟大的航海家是 A戚继光 B吴承恩 C徐霞客 D郑和 44。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一切中国的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关闭国门,断绝人员往来 D一慨排斥西方事物 45。清朝统治者实行的闭关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正确的评价是 A有百利而无一害 B危害甚巨 C无害无利 D利大于弊 46。
清朝出现的“康乾盛世”与下列哪一个帝王有关 A顺治 B乾隆 C道光 D光绪 47。中国近代化萌芽最早出现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6.初一下册历史复习题
期末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历史游艺园 (一)事件接龙1.A.开元盛世 B.活字印刷 C.玄奘西游 D.戚继光抗倭 E.郑成功收复台湾 (二)知识擂台2.世界三大饮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__________________。4.宋代时,北方以____________为主食,南方以____________为主食,这种饮食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5.________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_________为大汗,尊称为__________。蒙古国建立。
6.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回归祖国的是______________。7.北京___________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8.我国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____________,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写出一部药物学巨著___________。9.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是__________、《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1553年,葡萄牙人攫取在我国_______________的居住权,到__________年12月21日回归祖国,共历时446年。11.明长城东起_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蜿蜒一万余公里。
(三)精彩四选一12.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 ) A.隋之前的古运河 B.隋运河 C.会通河 D.通惠河13.“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 )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14.科举制度是在_________逐渐完善的(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15.“和同为一家”是首________领给唐皇书信中的一句话( ) A.回纥 B.靺鞨 C.吐蕃 D.南诏16.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 ) A.玄奘 B.戒贤 C.鉴真 D.崔致远17.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18.澶渊之盟的签约双方是( )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西夏 D.南宋与金19.《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 ) A.司马迁 B.司马睿 C.司马炎 D.司马光20.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C.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刺和红海沿岸21.军机处设立于( )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乾隆时期 D.雍正时期22.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23.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 )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C.《缀术》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24.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A.隋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25.宋代杰出的词人有(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26.元朝时期,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 ) A.畏兀儿 B.蒙古族 C.回族 D.女真族27.反映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的画是( ) A.《秋郊饮马图》 B.《清明上河图》 C.《游春图》 D.《步辇图》28.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 A.废除丞相 B.分封藩王 C.设立东厂 D.迁都北京29.1616年,_________自立为汗,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 )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骨力裴罗 D.努尔哈赤30.“文字狱”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其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要数( )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31.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 A.漳州 B.宁波 C.广州 D.云台山 (四)追根溯源32.你知道足球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吗?3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①这是宋朝谁的诗句?②诗中对项羽作了怎样的评价?③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4.“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思想家培根 ①发明这三种机械的是哪个国家的人?②培根所说的三种机械发明是指什么?3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①这是谁的词?②倾吐了词人怎样的思想?(五)猜一猜,试一试36. ①自相矛盾(打一古代地名)( ) ②囚禁苏武(打一历史人物)( ) ③大地旅行(打一历史人物)( ) ④脱离险境(打一古代地名)( )37.连线搭配 时间 事件 有关人或国家 民族 首领 政权1662年 《尼布楚条约》 郑成功 女真族 元昊蒙 古国1684年 收复台湾 清朝 蒙古族 阿保机 西夏1689年 侵占我国台湾 中俄 契丹族 努尔 哈赤后金 明朝后期 设置台湾府 荷兰殖民者 党项族 成吉思汗 契丹国38.识图与设计 请填出右图中两种货币的使用朝代和名称:A朝代____________ 名称:____________ B朝代____________ 名称:____________ 二、分析与思考39.“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是清朝乾隆帝称赞承德避暑山庄围墙外寺庙的诗句,它反映了什么样的思想?40.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了施复夫妇发家致富的故事。
施复夫妇住在苏州盛泽镇,拥有一台织机,还养了几筐蚕,靠缫丝织绸过日子。他们织出的绸缎光彩润泽,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争相购买。
不到十年,施复夫妇就添置了三四十台织机,雇人织绸,成了大机户。问:①说。
7.历史复习题 初一下册
初一下学期历史总复习资料 第2课 1.618年,贵族 建立 朝,定都 ,他就是唐高祖。
2.626年, 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贞观”,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其统治期间的盛世局面,史称为 。 3.唐朝,前后上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人是 。
4.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 制。这三省指 、、,其中尚书省下设有 ,分管具体政务。
5.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 第3课 1.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是 ,她改唐为 ,在她统治期间,史称 。
2.武则天为提高亲信的地位,改变姓氏排列,把《贞观氏族志》改为 。 3. 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 。
4.唐朝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提高, 和 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孩阀粉合莠骨疯摊弗揩,增加了粮食产量。 5.唐朝最强盛时,疆域东至 ,西迄 ,北达 ,南抵 。
第4课 1.隋唐时期选拔官吏的制度,称为 ,这种制度是以 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2.隋唐的科举考试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 和 ,而当时人们推重 科。
3.唐人物质生活丰富多彩,在饮食方面, 习俗当时风靡全国,而在出行方面,主要靠 出行。 4.唐代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 和 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特色。
第6课 1.唐代中日之间的交流盛况空前,当时日本多次派往中国进行交流的使团叫 。 2.唐朝高僧 为了弘扬佛法,六次东渡日本,更是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3.唐代高僧 ,为了求取佛经精义,毅然西行前往佛教圣地 。 4. 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5.唐代,既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城市是 。 第7课 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
2.唐朝初年,人们从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启示,发明了 。当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印制的 。
3.唐初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学家 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的 配方记录下来。 4.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 。
最初用火药制造的武器叫 。 5.隋朝时由 著名工匠设计 ,是目前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第12课 1.“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两宋时期, 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并且当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从 转移到 。
2.宋代由于推广优质水稻品种 ,使得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3.宋代,人们把煤称为 ,并且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同时在金属冶炼中, 和 不论质量还是产量,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宋朝中国陶瓷制作精美,畅销世界各国,因此中国被为“ ”。
5. 时期,四川地区出现的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第13课 1.宋代的统治阶层主要包括 、、;而被统治阶层包括“四民”,指 、、、。
2.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人受到社会普遍的尊重。 3.宋朝政府将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户编定为 ,依据拥有房屋等财产的多少分为十等,单独管理,他们成为城市居民的主体。
4.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叫 ,宋代城市风行的类似现代足球的运动,称为 。 第14课 1.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人是 ,后来他被蒙古贵族推举为蒙古族的最高领袖,尊称为 ,建立了 政权。
2.1271年, 改国号为元,建立 ,定都 ,他就是历史上的元世祖。 3.忽必烈即位之后大力推行以采用 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首先他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 立 制度,在中央设立 ,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则设立 ;同时他还推行 政策,专门设立管理农业的机构 ,还命人编写一书 ,来发展农业。 4.元朝建立后,蒙古贵族实行 政策,把各族人分为 等,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5.元朝时,中外交流的发展,促使了一个新的民族的形成,即 。 6.元朝统治者接受中原先进文化,提倡 ,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 。
第15课 1.北宋时期,平民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 ,这要比欧洲早 年。 2.宋代人们发明的辨别方向的仪器叫 ,它主要运用到于 。
3.我国在唐代就发明了火药, 广泛运用于军事方面。 4.元代最著名的棉纺织家是 ,她从 族人民那里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5.元朝时,江南棉纺织业的中心是 ,当时人们使用的衣被原料主要是 。 第16课 1.北宋史学家 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
2.两宋时期杰出的词人主要有 、、。 3.北宋词人 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 他的代表作有 和 。
4.生活于两宋之交的婉约派女词人是 , 她的代表作有 和 。 5.南宋伟大词人 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他的代表作有 和 。
6.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 。在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 ,他的代表作是悲剧 。
第18课 1.朱元璋夺取政权后,对功臣严加防范,并大开杀戒,其中波及面最广的的是 ,同时还废除了一千五百多年的 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 2.明朝为了加强专制皇权,设立了“厂卫”特务机构,这个“厂”指的是在明成祖时设立的 ,而“卫”指的是明太祖时设立的 。
3.为了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朱元璋还设立 制度,在殿堂上任意杖打大臣。 4.清朝为了加强皇权,在 皇帝时期,中央设立了 。
5.明朝沿用科举制选拔官吏。政府规定考试内容只许在 范围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