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巨大成就 建国60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方面都经历了那些变化?
建国60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方面都经历了那些变化?
建国60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方面都经历了那些变化?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非常简单
六十年,前三十年在搞,运,动,在,杀,人,在,破,坏,经,济,文,化。
后三十年,在,搞,姿,笨,拄,义,市,场,经,济,但一定要说成是色灰拄义特,色,市,场,经,济。
正治方面,六十年,基本没啥进步,
依旧是,少,数,特,色,国,家,之,一。
依旧,不,承,认,普,世,价,值。
依旧,不,被,认,可,被,排,挤。
建国60周年来我国民族工作经历了哪些发展历程
一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以“十五”末数字为据:海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53.41亿元增长到2005年134.34亿元,经济总量位于全省第二位,列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第13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全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0年的5.5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0.15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3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8倍。进入“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更是突飞猛进,2008年,海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1.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与1999年相比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6倍,与1978年相比增长27倍,总量上升到全省第二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12757元上升到47009元,位居全省第一。三次产业结构由1999年的7.6:58:34.4调整为2.8:77.1:20.1;工业增加值达到142.44亿元,较1999年增长3.5倍,其中州属工业增加值达到35.79亿元,较1999年增长8.0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3家,其中州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8家,固定资产净值达到80.85亿元,较1999年增长44倍。全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2.88亿元,较1999年增长7.4倍,其中州县级一般预算收入12.73亿元,较1999年增长6.3倍。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顺利推进,特色经济框架初步形成。海西始终坚持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战略重点,努力培育壮大特色经济与优势产业。提高规模扩总量,综合利用上水平,精深加工上档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体系。格尔木工业园形成以石油天然气工业、盐化工业、冶金工业为重点的基地产业;德令哈工业园形成以盐碱化工为重点的基地产业;乌兰工业园形成以煤化工业为重点的基地产业;大柴旦工业园形成以铅锌、硫化碱为重点的基地产业。 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设施农牧业、高效农牧业和订单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优势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以旅游服务、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贸物流、住房建设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呈现出互为作用、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投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海西始终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建成了一批事关海西长远发展的交通、能源、水利、通讯、市政等专案,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仅“十五”期间,全州新增公路通车里程699公里,改建二级公路2212公里。青藏铁路西格段二线应急工程、天木公路、315国道察汗诺至德令哈工程于2006年建成通车;格尔木机场改扩建、涩宁兰输气管道工程顺利完成,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四线齐备的立体运输网路。 四是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体制机制改革日益深化。作为全省最早的试点地区,海西农牧区税费改革率先顺利完成,农牧业税全面取消,农牧民人均减负235元。国有企业基本实现产权结构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破产企业职工得到妥善安置。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全州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水平和质量逐年提高,仅“十五”期间,引进外资2.99亿万元,州外资金491.7亿元 。 五是中心城市得到快速发展,城镇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海西把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集中力量推进格尔木和德令哈两个城市率先发展,强化其在东西部经济区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全州城镇化程序。 六是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随着全州经济快速发展,城乡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48元,较1999年增加615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059元,较1999年增加1244元。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同时,全州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城镇养老、失业、医保、工伤等社会保险不断完善,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覆蓋全州,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7%。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4%,其中纯牧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62%。全州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城乡特困群众救助体系初步完善;就业再就业工程稳步实施,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七是精神文明建设协调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取得丰硕成果。多年来,海西州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共同进步,全面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军民共建、企地共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建立活动蓬勃开展。目前全州已建立省、州、县级文明单位497个,格尔木市、德令哈市连续多次荣获全国及全省“双拥模范城”称号。2005年,海西州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地区”荣誉称号。 八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日益巩固。多年来,海西州大力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党风和政风的好转。同时,加快推进依法治州程序,不断深化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正,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平安海西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全州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经过各族人民不懈的团结奋斗,全州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呈现崭新的局面,海西的形象和面貌正在发生著日新月异的变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十五”期间和“十一五”开局之年,是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各族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也是海西发展跃上新台阶、改革迈向新阶段的关键时期。 美好前景:双手描绘巨集伟蓝图 过去的辉煌已载入历史史册,今后的巨集伟蓝图更令人激情澎湃。历史的车轮把我们送入了2009年,海西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按照海西未来规划所确定的战略部署,今后要在实现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力争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投资发展环境取得新改善,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和谐海西建设形成新局面。为此,海西将重点做好十项工作: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四个翻番”,全州综合经济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不断壮大,重点工业专案及产业丛集实现合理布局,初步建立回圈经济产业链,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体系;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回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资源节约和资源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矿产资源勘探取得重大成果;各类自然保护区和现有林带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草原退化和荒漠化扩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城乡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保持同步增长,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普遍提高,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现有贫困人口基本实现稳定脱贫;电力、交通等瓶颈制约有效缓解,水资源规划利用和水利工程配套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城镇改造和乡村规划建设取得新的突破;重点领域的改革统筹协调推进,引进资金专案、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的能力明显增强,投资结构和体制机制明显优化;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半年文盲,城镇和有条件的农牧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城乡居住、交通、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就业岗位稳定增加,农牧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农牧区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基本建立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城乡管理体制;基层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平安海西和文明海西建立活动不断深入,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展望未来,面对时代赋予海西的光荣使命,海西各族人民将用创业的精神和时代的激情挑战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海西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建国以来中国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有哪些变化? 急需。
思想,资源都向这世界开放了
有点像量中华之物力,节与国之欢心】
建国60年来我国政府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
:pep../gzls/jszx/kb/ls1bx/jsys/200703/t20070305_285512.htm
供参考
一、 沁园春·祖国颂
九州翔游,北国冰城,南海碧滔。看昆仑出世,峰高岭峭;黄河澄清,林欢木笑。舰旗猎猎,铁骨铮铮,享太平盛世乐逍遥。是巨集图,赖中华儿女,齐力打造。巨龙腾飞有日,立世界民族领风骚。铸华夏魂魄,自主创造;强国经济,稳固可靠。和谐社会,青春笑傲,正义公平行大道。纲领举,真社会主义,风景独好!
二、念奴娇·红旗颂
红日燃血,浸透那、杆杆战旗猎猎。旗下铮铮铁骨聚,中华优秀儿女。斧头镰刀,大刀长矛,推翻三座山。中国人立,一片崭新天地。工农民主政权,人民当家了,意气风发。战天斗地、共建成,社会主义经济。前辈先人,殷切期盼, 民族屹天地。红色江山,共和指引前进。
三、水调歌头·英雄颂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中华振兴大任,铭刻在心底。不怕艰难险阻,除弊兴邦功立,社会转型期。握好方向盘,服务为人民。强国资,兴民主,行法治。 万众一心凝聚,共产党员先。高举马列大旗,发展本国主义,浩浩红旗举。先辈应无恙,喜惊世界殊。
四、菩萨蛮·人民颂
工农兵学商士官,俱是神州主人翁。民族兴大业,万众齐踊跃。国有经济强,人民齐保障,江山共永固,尧舜满街巷。
五、采桑子·路
独辟蹊径阳关道,错嗟惆怅,错嗟惆怅,转弯未见有坦途。沉舟侧畔千帆过,又见春光,又见春光,鼓声阵阵旗引航。
六、破阵子·归航
日行千里说慢,扯下大旗赶路。一弯浅水向前冲,船体划损伤无数。最伤是深处。巨轮深喜大海,浅弯安可容身?碧波万顷踏浪来,汽笛一声冲霄汉。万众齐声赞! =-天生我豺*/ 回答采纳率:11.7% 2009-09-13 20:23 检举祖国的十月
祖国啊!这诗意的名字
弥漫着您的每一个季节
那是羽白色的鸽子 在蓝天下
唤醒了十月的第一个早晨
啊!祖国 我爱您爱得太深太久……
十月啊!我的祖国
请赐给我一束火炬吧
我追随你的脚步
让每个梦境都滴著甜蜜
让所有的歌喉都沾满金色的音符
临摩你的日子——
请为我铺开满天的彩霞
我要为你的葳葳蕤蕤注入永恒的活力
最初的十月 总是如热泪落花沾满回声
共和国的跫音走过你的心田
延伸到最激昂澎湃的旋律
在我的心中 您不仅仅是一座憩息的绿岛
你是一朵可供我踏着节拍上升的红云
无论山川、维谷、田畴、小径、苍海
无数次失败和成功使十月更加饱满
啊!祖国……
十月的王冠为谁而戴?
十月的第一个早晨 在天安门前
我感受到丹桂的余韵 和丰收鼓乐的震响
我追忆汉白玉雕上那些历史的声音
思绪已变幻
飞舞的云彩
万里的江山
怎能不薰陶我美好的品格和操守?!
上升的十月 已千帆竞发
还有我的歌唱 我的祖国
幻化成一群高翔的白鸽
振翮不已
振翮不已……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著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燻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高山巍峨, 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 暮色苍茫, 任凭风云掠过。 坚实的脊背顶住了亿万年的沧桑从容不迫。 我的祖国, 大河奔腾, 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漩涡, 激流勇进, 洗刷百年污浊, 惊涛骇浪拍击峡谷涌起过多少命运的颠簸。 我的祖国, 地大物博, 风光秀美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 大漠收残阳, 明月醉荷花, 广袤大地上多少璀璨的文明还在熠熠闪烁。 我的祖国, 人民勤劳, 五十六个民族相濡以沫, 东方神韵的精彩, 人文风貌的风流, 千古流传着多少美丽动人的传说。 这就是我的祖国, 这就是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爱你源远流长灿烂的历史, 我爱你每一寸土地上的花朵, 我爱你风光旖旎壮丽的河山, 我爱你人民的性格坚韧执著。 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吒时代的风云, 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 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 那就是中国! 那就是中国啊,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涌动的血液奔腾著长江黄河的浪波,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黄色的面板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黑色的眼睛流露著谦逊的笑窝,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坚强的性格挺拔起泰山的气魄,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辽阔的海疆装满了我所有的寄托。 我的祖国, 可爱的中国, 你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你养育了伟大的民族。 我自豪你的悠久, 数千年的狂风吹不折你挺拔的脊背, 我自豪你的坚强, 抵住内忧外患闯过岁月蹉跎。 我自豪你的光明, 中华民族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 我自豪你的精神, 改革勇往直前开放气势磅礴。 可爱的祖国啊, 无论我走到那里, 我都挽住你力量的臂膊, 无论我身居何方, 你都温暖着我的心窝。 可爱的祖国啊, 你把住新世纪的航舵, 你用速度,你用实力, 创造震惊世界的奇蹟。 你用勤劳,你用智慧, 进行了又一次更加辉煌的开拓! 祖国啊,祖国, 你永远充满希望, 祖国啊,祖国, 你永远朝气蓬勃
建国以来中国都经历了哪些运动
镇/反/运/动、土地改革、银元之战、三大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价格闯关、肃清整顿、小平南巡、反腐倡廉。
建国60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哪些变化?这背后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中国外交政策 中国在处理同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国家的关系中,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许多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合作关系。
1954年,中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7年,md主席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坚决主张一切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3年底至1964年初,ze总理出访亚洲、非洲和欧洲14个国家时,提出了中国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把五项原则扩充套件到经济领域。1974年,dp同志在联大特别会议上再次强调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1988年,dp同志又率先明确提出以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2000年7月6日,gjzxjm在访问土库曼期间,就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阐述了中国一贯坚持的四项原则:
一、维护和平、反对武力。二、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三、自主选择、求同存异。 四、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
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多
边主义和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进一步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努力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积极参与多边外交,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及安理会的权威和主
导作用,努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
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外交有声有色
在当前国际形势中,和平、发展、合作仍是主流,中国和平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2005年,中国外交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利用机遇、应对挑战,进一步塑造了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而不懈努力的国际形象,展现了坦诚、负责、务实、灵活、开放的外交风格和坚持原则、仗义执言的社会主义国家风范。从中国和世界和平发展的利益出发,中国外交全面运筹同周边国家关系、同大国关系、同发展中国家关系及多边外交,增强外交软实力,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
营造周边地缘依托。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双边关系全面发展,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和地区安全机制(如10+1 、10 +3、上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以及湄公河合作、东盟地区论坛等)顺利启动并卓有成效;坚持不懈地推动六方会谈,使朝核问题上取得重要的阶段性进展。巧妙运筹,使台海局势朝着有利于遏独、制独的方向发展。同菲律宾、越南在落实南海 “共同开发”方面取得突破。同南亚各国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中国将成为南亚区域合作组织观察员。
构建大国关系稳定框架。中国同俄罗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两国成功举行首次联合军演,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同印度签署了关于解决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建立了面向和平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合作全面发展。同欧盟就加强战略合作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中欧领导人成功举行第八次会晤,启动中欧战略对话,中国与欧盟 在经贸、科技、文教、司法等各领域交流与合作稳步前进。今年中美领导人频繁会晤,战略对话形成机制,两国关系中的消极面受到制约,中美关系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在中日关系上,坚持原则,对小泉和日本右倾势力在历史等两国关系重大问题上的顽固立场进行了坚决斗争。
突出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基础地位。中国继续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双边合作,不断丰富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形式和内容,构筑长期稳定、平等互利、全面合作新型伙伴关系。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援助增加,经贸合作发展较快。积极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推进“中阿合作论坛”建设和“中非合作论坛”后续行动,提升同拉美区域组织的关系。
积极参与国际体系,多边外交活跃。中国支援支援联合国发挥其应有作用和影响,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坚持原则,起了重要作用。根据联合国宪章精神,积极参与联合国在维和、军控、反恐、发展、人权司法、环境等问题上的合作以及联合国各专门机构的活动。重视其他国际多边体制,推动国际军控和裁军,支援包括防扩散机制的建设的多边军控程序。在反恐、防扩散、人道主义援助、环境与气候、禽流感、跨国犯罪等方面支援多边务实合作。
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国家与公民的利益。在台湾问题上,围绕《反分裂国家法》全方位做国际社会工作,阐明我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立场。与格瑞那达、塞内加尔实现复交,连续第十三次打打掉台当局“参与”联合国提案,再次挫败台“参与”世界卫生大会的图谋。大力推进经济外交,与俄罗斯、哈萨克的能源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与中东、拉美、非洲等地区的能源、资源合作稳步推进,积极推动各种双边、区域和多边经济合作,为扩大开放和企业“走出去”服务。积极维护我公民和企业海外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各类领事保护案件。
加强外交软实力。中国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如: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求发展的观点;关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观点;关于包容互补、尊重文明多样性的观点、关于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为重要手段来保证国际安全的观点,关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广泛国际经济互利合作的观点。最近中国在总结上述理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口号。中国把这些理念体现在外交政策、外交实践和对外宣传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国际声望和国际地位、加强了对外影响力。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
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进一步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努力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积极参与多边外交,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及安理会的权威和主导作用,努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建立经济特区三十年来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方面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十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阶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资料,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政治制度基本上没怎么改,大同小异。
经济体制就是改计划为市场。。。该调控的不调控,不该调控的,瞎调控。。。
建国60年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所取得的成果
中国跨越——新中国60年八大历史性变迁
这是新华网上官方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