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王郡王还有什么王 奕譞的儿子,清朝奕譞郡王的子女都有谁?
奕譞的儿子,清朝奕譞郡王的子女都有谁?
清朝奕譞郡王的子女都有谁?
长子:载瀚(夭折),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婉贞)出。百
次子:载湉(即光绪帝),叶赫那拉氏出。 三子:夭折,叶赫那拉氏出。 四子:载洸(3岁夭折),叶赫那拉氏出。 五子:载沣(宣统帝的生父,摄政王,袭醇亲王府。),侧福晋刘佳氏出。度 六子:载洵(清末海军大臣),侧福晋刘佳氏出。 七子:载涛(清末军咨府大臣),侧福晋刘佳氏出。 女一:六岁夭折,大福晋叶赫那拉氏出。 女二:二岁夭折,侧福晋刘佳氏出。 女三:侧福晋出 参考资料:《我的前半生》光绪帝是谁的儿子
爱新觉罗·奕譞(醇亲王)。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66303135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
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二十日,两宫皇太后懿旨载湉在太和殿举行即位大礼,并告祭天、地、庙、社。载湉继位后,到乾清宫向同治帝御容(画像)行礼,又到钟粹宫向慈安太后行礼,再到长春宫向慈禧太后行礼,复到储秀宫向孝哲毅皇后(同治皇后)行礼。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葬于清西陵之崇陵。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奕譞(1840年10月16日—1891年1月1日),字朴庵,号九思堂主人,又号退潜主人。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其大福晋为慈禧太后胞妹。晚清政治家,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
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为醇郡王。咸丰帝死后奕譞与恭亲王配合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所以慈禧太后开始重用奕譞。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加亲王衔。同治十一年(1872年)晋封亲王。光绪登基,他又被加封亲王世袭罔替。
光绪十年(1884年),恭亲王奕欣所带领的军机处被慈禧全班斥退,史称甲申易枢,奕譞开始以商办之名接掌政权。光绪十一年(1885年),总理海军衙门,任内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
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公历1891年1月1日),醇亲王奕譞薨于藩邸,时年51岁,谥号醇贤亲王。奕譞与侧福晋所生的五子载沣袭封醇亲王爵位,载沣的长子溥仪为清朝末代皇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湉
爱新觉罗·溥仪谁的儿子
爱新觉罗·溥仪是爱新觉罗·载沣的儿子。
爱新觉罗·载沣(1883—1951):满族,醇亲百王爱新觉罗.奕譞的第五子,清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之孙,清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之同父异母弟,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父。生于清光绪九年正月初五日(1883年2月12日)北京太平湖醇亲王府内。光绪十六年(1890年)袭王爵,成为第二代醇亲王。因义和团运动中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杀,他于1901年被委派充任头度等专使大臣赴德国道歉谢罪,拒绝德皇跪拜要求,坚持大义。光绪三十四年(问1908年)任军机大臣。同年11月其子溥仪入承大统,载沣任监国摄政王。次年代理陆海军大元帅。因此,在清朝的最后三年中(1909年—1911年),他是中国实际的统治者。宣统三年八月(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被迫辞去摄政王职,闭门家居,次年他被迫同意儿子溥仪退位。1928年,迁往天津幽居,后又去东北,拒绝日答本人劝降之要求,并怒斥其子溥仪投靠日本做汉奸,之后返回关内居住。解放后,载沣将醇王府贡献给人民政府以作公用。1951年初,因多年老病感受风寒,于2月3日病故。道光帝有几个儿子?
一共有9个儿子,分别是爱新觉罗·奕纬、爱新觉罗·奕纲、爱新觉罗·奕继、爱新觉罗·奕詝、爱新觉罗·奕誴、爱新觉罗·奕欣、爱新觉罗·奕譞、爱新觉罗·奕詥、爱新觉罗·奕譓。
1、爱新觉罗·奕纬
多罗隐志郡王爱新觉罗·奕纬(1808年—1831年),道光帝长子。嘉庆十三年戊辰四月二十一日未时生,母和妃那拉氏卿衔成文之女。嘉庆二十四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431336230年正月,嘉庆帝封其为多罗贝勒。
道光十一年辛卯四月十二日未时卒,谥“隐志”,终年二十四岁。咸丰即位后,追封多罗郡王。
2、爱新觉罗·奕纲
奕纲生于道光六年(1826年)十月廿三,生母是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奕䜣的亲生哥哥。奕纲只活了5个月,道光七年(1827年)二月初八,奕纲病死,咸丰帝即位后,追封哥哥为顺郡王,谥号和。
3、爱新觉罗·奕继
爱新觉罗·奕继(1829年―1829年),清朝道光帝第三子,出生后不久病死。咸丰帝即位后,追封为慧郡王,谥号质。
4、爱新觉罗·奕詝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
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生于北京圆明园,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为储君 。

奕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地对朝政改革。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
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同时,罢斥了道光朝军机大臣穆彰阿、耆英等。
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定陵,死后由其子载淳继位。
5、爱新觉罗·奕誴
爱新觉罗·奕誴(cóng)(1831年-1889年),道光帝五子,过继给惇恪亲王绵恺,为惇勤亲王,母祥妃钮祜禄氏。
生于道光十一年辛卯六月十五日辰时,仅比咸丰帝奕詝(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生)晚出生六天。京城民间称为小五爷。
同治四年,任宗人府宗令。光绪十五年正月十九卒,谥勤。清华大学驻地原是奕誴王府,民间称小五爷府。
6、爱新觉罗·奕欣
爱新觉罗·奕欣(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
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遗诏封“恭亲王”。咸丰年间,奕欣于咸丰三年(1853年)到咸丰五年(1855年)之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奕欣授命为全权钦差大臣,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且签订了《北京条约》。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驾崩,奕欣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被授予议政王之衔。
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到光绪十年(1884年),奕欣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期间虽在同治四年(1865年)遭慈禧太后猜忌被革除议政王头衔,但依旧身处权力中心。
光绪十年(1884年)终于因中法战争失利被罢黜,史称“甲申易枢”。一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善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才再度被起用。
从光绪二十年(1894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初十日(5月29日)逝世,谥号为“忠”。其孙溥伟袭封恭亲王爵位。
7、爱新觉罗·奕譞
爱新觉罗·奕譞(1840年10月16日—1891年1月1日),字朴庵,号九思堂主人,又号退潜主人。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其大福晋为慈禧太后胞妹。晚清政治家,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
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为醇郡王。咸丰帝死后奕譞与恭亲王配合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所以慈禧太后开始重用奕譞。
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加亲王衔。同治十一年(1872年)晋封亲王。光绪登基,他又被加封亲王世袭罔替。
光绪十年(1884年),恭亲王奕欣所带领的军机处被慈禧全班斥退,史称甲申易枢,奕譞开始以商办之名接掌政权。光绪十一年(1885年),总理海军衙门,任内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
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公历1891年1月1日),醇亲王奕譞薨于藩邸,时年51岁,谥号醇贤亲王。奕譞与侧福晋所生的五子载沣袭封醇亲王爵位,载沣的长子溥仪为清朝末代皇帝。
8、爱新觉罗·奕詥
奕诒,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八子,其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笔帖式灵寿女。道光二十四年生钟端亲王奕诒,时为琳妃。
生卒时间: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正月二十六日至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十一月初四日,享年25岁,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多罗钟郡王,卒后谥“端”,无子,奉旨以从子(载涛)为嗣。
与皇七子醇贤亲王奕譞、皇九子孚敬郡王奕譓,及皇九女寿庄固伦公主为一母所生。
9、爱新觉罗·奕譓
爱新觉罗·奕譓(huì),封孚敬郡王,道光帝第九子。生卒时间:道光二十五年(爱新觉罗·奕譓)十月十六日至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二月初八。
其母为道光帝庄顺皇贵妃,乌雅氏,笔帖式灵寿女。二十五年生皇九子孚敬郡王奕譓。与皇七子醇亲王奕譞、皇八子钟瑞郡王奕诒及皇九女寿庄固伦公主为亦母所生。
孚敬郡王奕譓,宣宗第九子。文宗即位,封孚郡王。穆宗即位,命免宴见叩拜、奏事书名。同治三年,分府,仍在内廷行走,命管乐部。
十一年,授内大臣,加亲王衔。德宗即位,复命免宴见叩拜、奏事书名。光绪三年二月,薨,谥曰敬。无子,以愉恪郡王允隅玄孙奕栋子载沛为后,袭贝勒。
卒,又以奕瞻子载澍为后,袭贝勒,坐事夺爵归宗;又以贝勒载瀛子溥伒为后,封贝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旻宁
光绪,宣统,是谁的儿子?和慈禧的关系
光绪e68a84e79fa5e9819331333366303733皇帝的父亲是道光帝第七子醇贤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
光绪皇帝称帝时由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在血缘上算慈禧的外甥。
宣统皇帝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宣统与光绪皇帝是叔侄关系。宣统是慈禧的侄外孙。
扩展资料:
1、光绪帝,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光绪十五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
2、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满洲国的傀儡皇帝。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7日,溥仪在沈阳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带到苏联。
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
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md的特赦令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溥仪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湉
慈禧太后为什么选择醇亲王的儿子当皇帝
原因有三:
1、同治皇帝死后,因为没有子嗣,所以由谁来继承大统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慈禧太后为了能操控朝政,主张立小屁孩为皇帝,这样她可以再度垂帘听政。醇亲王奕譞4岁的儿子载湉正合适。
3、按照辈分来讲,慈禧太后是既是载湉的姨妈,也是载湉的伯母,血缘关系十分亲近。
在御前会议上,当慈禧太后宣布立载湉为皇帝的话一出口,载湉的生父醇亲王奕譞立即吓的魂不附体,“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有人说这是醇亲王奕譞高兴之举,其实不然,原因很简单,醇亲王奕譞深知慈禧太后的为人,立自己儿子为皇帝,无非是送羊入虎口,充当傀儡皇帝罢了。
光绪皇帝载湉4岁当皇帝,在位34年,一生都是被慈禧太后操控的傀儡,而且慈禧太后在临死之前,还下令将其毒死,时年37岁,也没有留下任何子嗣。
扩展资料:
1871年8月14日,载湉在醇王府出生。1875年1月12日深夜,太平湖畔的醇亲王府突然喧闹异常。门前兵丁林立,仪仗庄严,王公大臣列队恭候;宅内灯火通明,气氛紧张,慌乱的家人把睡梦中的载湉叫醒,匆匆给他穿上从皇宫里送来的龙袍。
接着,他被人抱上早就停在府门外面的暖舆,就此糊里糊涂地永远离开了自己的家。
当年慈禧选光绪进宫的时候曾经假惺惺地立下诺言:“一俟皇帝典学有成,即行归政。”身为皇太后,说话总要算话。光绪十五年二月初三(公元1889年3月4日),亲政典礼如期举行。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廿一,即1908年11月14日,久病数月的慈禧突然召见军机大臣,宣称光绪病危,立即宣布由醇亲王之子、3岁的溥仪继承皇位———此“醇亲王”非“彼醇亲王”,光绪的父亲老醇亲王已经去世,由其子继承王位,因此这位“醇亲王”是光绪的弟弟载沣。
当日酉时光绪于瀛台涵元殿“驾崩”,溥仪当即由父亲抱着朝见重病中的慈禧,承继同治成为新的皇帝,定国号e68a84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6303831为“宣统”。
第二天,慈禧在仪鸾殿死去,终年74岁。3年后,清朝灭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光绪
堪称最窝囊的父亲,儿子贵为君王,为何他却每天担惊受怕?
这位堪称最窝囊的父亲是爱新觉罗·奕譞,他的儿子是著名的光绪帝,因为他的儿子是被慈禧太后带入宫中做了傀儡皇帝,实则掌权的是慈禧,所以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431376536他每天都谨言慎行,每天都担惊受怕。
光绪帝是奕譞的第二个儿子,第一个儿子是夭折了的,所以他十分珍惜这个儿子。奕譞和他的妻子非常喜欢小孩,但是第一个儿子过早地夭折了,好不容易过了好几年才有了光绪这个儿子,但是没想到却被慈禧带走了,去宫中当了傀儡皇帝,奕譞当然知道在宫中,他的儿子的处境有多难,所以他一直很害怕。
自己的儿子被带入了宫中去当了皇帝,自己却不是太上皇,奕譞还是很难过的,但是他最想的还是要让自己和家人要安安稳稳的。当时,权力最大的就是慈禧太后了,所以奕譞为了能过得比较好,就有去巴结慈禧,对此,慈禧还是挺喜欢他的,但是之后,光绪发动了政变,慈禧就对光绪和他的父亲奕譞都有了戒心。
之后,光绪病逝了,但是光绪没有孩子,所以慈禧又开始在那些后代中选皇帝了,最终选的是奕譞的孙子溥仪。本来,自己儿子在宫中,自己就每天担心受怕了,谁知道,光绪早早地就去世了,慈禧又选中了他的孙子溥仪,而且当时溥仪才3岁,奕譞很是担心,而且变得更小心翼翼了。
最后,慈禧在光绪帝去世后的第二天就去世了,奕譞终于是松了一口气了。慈禧在光绪帝的后一天去世了,我想对于奕譞来说,是他身上的枷锁没有了,而自己的孙子当上了皇帝,这也可以说是因祸得福了吧。
有谁(38)郡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