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英宗朱祁镇皇后 明英宗朱祁镇是一个怎样的人?情商极高的英宗
明英宗朱祁镇是一个怎样的人?情商极高的英宗 gt 明英宗是明朝一位情商极高的皇帝,也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身兼数个明朝第一: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第一个冲龄登基的幼年天子,第

明英宗朱祁镇是一个怎样的人?情商极高的英宗
> 明英宗是明朝一位情商极高的皇帝,也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身兼数个明朝第一: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第一个冲龄登基的幼年天子,第一个被俘又被释放的君主。这些大起大落的事件,伴随了英宗的一生。> > 1435年,宣宗带着辉煌的政绩走了,其子在大臣的簇拥下登上了皇位,亦即英宗。英宗即位时年仅9岁,还不能处理纷繁复杂的朝政。不过他大可不必 操心,父亲留下的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帝国。还留下了几位忠诚能干的老臣,杨士奇(时年70岁)、杨荣(时年64岁)、杨溥(时年63岁)。还有一位太皇太后 张氏。这位仁宗的皇后,一直在后台为明朝保驾护航。国事在“三杨”的运作下,前程一片光明。> > 但三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太,对于小皇帝的教 育却相当的失败。他们根本不顾及9岁孩童的感受,剥夺了他所有童年应该享受的快乐,每天只是要求他学习经典,学习如何处理朝政。从正统元年 (1436)二月开始,他们便为英宗设立了专门的课堂——经筵,为英宗讲解儒家经典。首先从《尚书》、《大学》开始,讲官把书中深奥的含义翻译成白话文, 告诉英宗书中所说的事情是什么样的,然后陈说大义,让英宗能够从中体会到治国的道理。10岁的英宗,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听到这些高深的道理,无异于 天方夜谭,根本不知所云。他们的教育方式,完全不能引起小皇帝的兴趣。而宫中太监王振却一面教英宗识字,一面和他玩耍,扮演着集师、友、仆于一身的角色。 他被英宗亲切地称作“王先生”,是小皇帝真正的知心人。他事实上弥补了英宗缺失的父爱。> > 与后世汪直、刘瑾、魏忠贤等专权太监不同,王 振是儒者出身;他参加过科举考试,虽未能高中,但凭借着自己的本事,他却充当了学官,负责教导其他儒生如何读书。永乐时期,王振不甘心如此平淡地过一辈 子,于是净身入宫,碰碰运气。事实证明王振没有选错,虽然他的文化水平在众多读书人中无法脱颖而出,但到了宫中却变成了鹤立鸡群。正是这相对不错的才学, 让他深得宣宗信任,命其为太子陪读,这成为王振梦想成真的起点。他作为英宗的启蒙老师,与太子朝夕相处。他使出浑身解数,以迎合少年太子的心意。太子对王 振自然也是尊重、爱戴,乃至于言听计从。两人终日形影不离。> > 英宗刚即位,王振身上便出现了专权的苗头。太皇太后张氏为了不让王振对英 宗产生恶劣影响,引导皇帝学坏,有一次险些处死王振。正统元年(1437)正月,张太后召集三杨,以及英国公张辅、尚书胡于便殿,郑重其事地对英宗说: “这五个人是国之重臣,你制定的任何一项政策,必须得到他们的认可,才可以实施。”接着又把王振叫来,怒斥道:“你一直在皇帝身边胡作非为,今天要赐死 你。”但这次小皇帝不惜帝王之躯,下跪为王振求情,苦苦哀求祖母不要杀王振。张太后不忍自己的爱孙伤心,便放了王振。由此可见,英宗对王振的感情非同一 般。后来,小皇帝还曾给王振一道敕书:“朕自在春宫,至登大位,二十几年。尔夙夜在侧,寝食弗违,保护赞辅,克尽乃心,裨益实多。”向世人宣告了王振几十 年如一日地侍奉皇帝,尽心尽力。这就是王振在英宗心目中的形象。> > 虽然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王振开创了明朝太监擅权的先例。利用英宗 对他的信任,王振毁坏了所立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祖训铁牌,干预朝政,公开纳贿,并对“土木堡之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英宗曾也因此一度失去 皇位。但英宗对王振却毫不记恨,反而在“夺门之变”后,在智化寺为王振举行了盛大的悼念活动,将其祠堂命为“精忠”。这一举措充分地表明,英宗根本不计较 个人得失,而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我们固然可以说英宗昏庸无能,不辨忠奸,不过又有几个人没有被亲近的人欺骗过?自幼生长在充斥着谎言的皇宫中,英宗又怎 能不上当?> > 英宗不仅对父亲一般的王振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感情,对于自己心仪的女人,也是感情真挚。正统七年(1442),英宗和比他小 一岁的钱氏结婚。并立其为皇后。英宗为人亲善,对妻子爱护有加,钱皇后也是对英宗情深意重。“土木堡之变”前,钱皇后百般劝说英宗不要亲征,但英宗没有听 从妻子的建议。结果土木堡之役中明军大败,数十万战士惨死沙场,英宗本人遭俘。消息传来,钱皇后悲痛欲绝。她拿出自己全部的财物凑够巨额赎金,请求瓦剌放 还英宗。> > 钱皇后的珠宝首饰送进了军营,但英宗却迟迟未归。软弱的钱皇后面对这样残酷的事实,只得为英宗哭泣、祈祷。日复一日,月复一 月,眼泪哭干了,一只眼睛竟然瞎了;长期卧地,双腿受寒,一条腿也瘸了。昔日的白天鹅,成为了丑小鸭。也许是她的真心感动了上天!一年后,在大臣等人 的努力下英宗被瓦剌放还。此后,英宗和钱皇后被幽禁在南宫。高大雄厚的宫墙、冰冷坚硬的铁锁、凄凉幽暗的房屋,伴随英宗夫妇度过了七年岁月。其间,钱皇后 坚贞不渝地守着英宗,百般劝解失意中的丈夫。钱皇后甚至用自己的针线手艺来为英宗改善生活。> > 景泰八年(1457),英宗通过“夺门之 变”重新登上了皇位。钱皇后没有能给英宗生下一男半女,可是英宗并没有嫌弃她。皇帝没有子嗣,关乎国本;皇后因此被废的例子,比比皆是。而朱祁镇的表现, 令人看到了古代帝王中少有的温情。驾崩前,英宗怕钱皇后受委屈,还留下遗命:“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 > “土木堡之变”虽令英 宗名声扫地,杀死功臣于谦的举措更为后世所唾弃,但英宗的所作所为,对得起恩师、妻子,可以说他是一个情商极高的人。临死前,英宗还下达了一道让天下人叹 服的诏令,禁止嫔妃殉葬。并且要求今后的历代子孙都要遵守。这一道谕旨,挽救了无数无辜女子的生命,简直是上苍赐给人间的福音。朱祁镇用这一“千古绝 唱”,谱写了自己的生命中最后的乐章。 很赞哦! (1069)